季诚的离开,像潮水退去,在季晨熙的生活里留下了一片需要重新适应的沙滩。但这一次,沙滩上并非空无一物,而是布满了父亲留下的独特“宝藏”——那些硬核的“军事术语”、那份沉甸甸的“守护任务”,还有那个装满“战备物资”的铁盒子。
周二的幼儿园,上午是自由活动课。孩子们在操场上嬉戏玩闹,声音嘈杂。季晨熙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追逐跑跳,而是独自一人搬了个小木墩,坐在操场边一棵大梧桐树的树荫下。他手里拿着他的小本子和一支短铅笔,眉头微蹙,表情严肃地观察着操场上的情景,时不时低头写写画画。
李老师注意到了他的异常。平时,季晨熙虽然不像王皓那样是“孩子王”,但也活泼好动,今天这样安静的“沉思”状态很少见。她好奇地走过去,弯下腰,柔声问:“晨熙,怎么一个人坐在这里呀?不和小伙伴一起去玩滑梯吗?”
季晨熙抬起头,见是李老师,小脸上一本正经:“报告李老师,我在执行‘定点观察’任务。”
“定点观察?”李老师被这个新鲜的词逗乐了,“观察什么呀?”
“观察‘敌情’……哦不,是观察‘活动态势’!”季晨熙差点说漏嘴,赶紧改正,指着操场上乱跑的小朋友,“爸爸说,侦察兵要善于观察,发现规律。我在看,哪个区域最受欢迎(他指着滑梯和沙坑),哪个玩具容易引发‘争夺’(他指着秋千),还有小朋友们最喜欢的游戏模式是什么。”
李老师惊讶地睁大了眼睛。一个五岁多的孩子,竟然能用如此清晰的逻辑来描述他的行为?这观察角度,也太独特了!
“那你观察出什么结果了?”李老师饶有兴致地在他身边坐下。
“初步判断,”季晨熙指着本子上歪歪扭扭的符号和拼音,“滑梯南侧日照强,排队人数少于北侧。沙坑东部工具齐全,但西部靠近水源,更受欢迎。秋千……是战略要地,容易爆发‘冲突’。”他用的词让李老师忍俊不禁。
就在这时,操场中央果然传来一阵哭声和争吵声。是王皓和另一个小男孩刘星为了谁先玩那个新的扭扭车争抢起来,互不相让,眼看就要动手推搡。
李老师正要起身去调解,季晨熙却拉住了她的衣角,小脸上露出一种“果然如此”的表情,然后,他做出了一个让李老师意想不到的举动。
他没有像以前那样冲上去帮王皓,或者害怕地躲开,而是合上小本子,从木墩上跳下来,迈着坚定的步子(努力模仿爸爸的沉稳)走向“事发现场”。
李老师好奇地跟在后面,想看看这个小“观察员”要做什么。
季晨熙走到正在互相瞪眼、气喘吁吁的王皓和刘星面前,没有劝架,而是先看了看扭扭车,然后用一种模仿爸爸的、尽量平静的语气开口:“王皓同志,刘星同志,发生‘阵地’争夺了?”
王皓一看是季晨熙,像是看到了援军,立刻告状:“是我先看到的!他非要抢!”
刘星也不甘示弱:“你玩了那么久了!该轮到我了!”
季晨熙没有评判谁对谁错,而是指了指扭扭车,开始“分析”:“根据我的观察,这个‘载具’续航能力有限(电池可能不够玩很久),硬性争夺可能导致‘装备损坏’(车弄坏)和‘人员伤亡’(打架受伤),属于非理智行为。”
王皓和刘星被这一串“专业术语”说懵了,暂时忘了争吵。
季晨熙继续“部署”:“我建议,采取‘轮流警戒’方案。王皓同志,你已完成第一轮‘巡逻’(玩了一会儿),现由刘星同志接替,进行十分钟的‘区域侦察’。十分钟后,再进行轮换。这样可以保证‘装备’完好,双方都能体验。是否同意?”
王皓和刘星互相看了一眼,又看看一脸严肃、说得头头是道的季晨熙,觉得这个办法好像……挺公平?而且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
“同……同意。”王皓先点了头。
“我也同意。”刘星也松开了手。
“好!”季晨熙像个小指挥官一样,拿出他的儿童手表(带计时功能),煞有介事地设定好十分钟倒计时,“现在,刘星同志接岗!王皓同志,随我至‘观察点’(指那个木墩)休息待命!”
一场小小的冲突,竟然被季晨熙用这种奇特的方式化解了!李老师在旁边看得目瞪口呆,随即涌起一阵巨大的惊喜和欣慰。这孩子,不仅观察力强,还活学活用,把从爸爸那里听来的东西,用在了解决实际矛盾上!这不仅仅是聪明,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领导力的萌芽!
接下来的十分钟,季晨熙真的带着王皓坐在木墩上“待命”,还拿出小本子跟他分享自己的“观察记录”。刘星则心满意足地玩着扭扭车。十分钟一到,季晨熙的手表响起,他立刻走过去,严格执行“换岗”。整个交接过程井然有序,再没发生争吵。
自由活动结束时,李老师特意表扬了季晨熙:“今天晨熙小朋友表现特别棒,像个小侦探一样善于观察,还像个小法官一样帮大家解决了矛盾,真是我们班的‘智慧小参谋’!”
小朋友们也纷纷用崇拜的眼神看着季晨熙。王皓更是搂着他的肩膀,骄傲地说:“那当然!他爸爸是特种兵!他将来也要当指挥官的!”
季晨熙的小脸兴奋得通红,胸脯挺得高高的。他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不是因为打架厉害,而是因为用“智慧”解决了问题,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这种感觉,比得到任何玩具都更让他开心。
放学时,李老师特意把这件事告诉了来接孩子的楚颜。楚颜听着老师的描述,看着儿子那双亮得惊人的、充满自信的眼睛,心里像是被温暖的阳光填满了。
回家的路上,季晨熙迫不及待地、绘声绘色地向妈妈描述了他是如何“运用战略战术”成功调解矛盾的。楚颜没有打断他,认真地听着,不时给予肯定。
“妈妈,”季晨熙最后总结道,“爸爸教的方法真管用!观察、分析、然后制定方案!比光靠力气有用多了!”
“是啊,”楚颜牵紧他的小手,柔声说,“真正的力量,来自于这里。”她指了指儿子的脑袋,“爸爸教你的,是世界上最宝贵的本领之一。”
夕阳下,母子俩的身影被拉得很长。楚颜看着身边这个仿佛一夜之间又长大了许多的儿子,心中充满了感慨。父亲的短暂回归,留下的不仅是思念,更是一颗智慧的种子,已经在孩子的心中悄然发芽、生根。他开始学着用父亲的视角去观察世界,用父亲传授的逻辑去解决问题。
这种跨越时空的传承与影响,或许就是父爱最深沉、最有力的表达方式。而她的晨熙,正在这条独特的成长道路上,一步步走得更加坚实、更加闪亮。家的航船,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传承,而充满了驶向更广阔未来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