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三天两夜的内测体验圆满结束。返程的飞机上,季晨熙没有了来时的紧张和严肃,小脸上带着满足的疲惫和兴奋的红晕。他系好安全带,却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睡着或看窗外的云,而是迫不及待地掏出他的“侦察笔记本”和铅笔,小眉头微蹙,开始在上面写写画画。
楚颜没有打扰他,只是帮他调整好小桌板,递上一瓶水。她看着儿子专注的侧脸,阳光透过舷窗洒在他茸茸的短发上,心里一片柔软。这次旅行,与其说是工作,不如说是一次高质量的亲子陪伴,她看到了儿子在陌生环境中的适应、观察和思考,远比任何项目报告都更让她欣慰。
季晨熙的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他先画了一个简单的流程图,记录了“徽墨制作”的关键步骤,旁边用拼音标注着“揉搓要慢”、“晾干要久”。然后又画了一张简易的“古村探秘地图”,标注了他发现的几个“关键点”和“难点”。最后,他在一页空白处,工工整整地写下了几个词:“开心”、“学到本领”、“帮助了林叔叔”、“妈妈陪我”,还在旁边画了一个大大的笑脸。
写完这些,他好像完成了一项重大任务,长长地舒了口气,小心地收好本子,这才靠向椅背,眼皮开始打架。没过几分钟,就握着铅笔,歪着小脑袋,在引擎的嗡鸣中沉沉睡去。
楚颜轻轻取下他手里的铅笔,为他盖好毛毯,看着他熟睡中犹带笑意的嘴角,心里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幸福感。她拿出手机,对着儿子恬静的睡颜拍了一张照片,然后也闭上眼睛休息。工作的疲惫被这次短暂出行带来的温暖冲淡了许多。
飞机落地,回到熟悉的城市,已是华灯初上。王奶奶早已准备好了清淡可口的家常菜等着他们。一进门,饭菜的香气和家的温暖瞬间包裹了旅途的疲惫。
“奶奶!我们回来啦!”季晨熙像只归巢的小燕子,扑进王奶奶怀里,叽叽喳喳地开始讲述徽州的见闻,“我们自己做墨了!我还帮林叔叔找到了地图上的秘密符号!那里的房子可高了,楼梯嘎吱响……”
王奶奶乐呵呵地听着,不时发出惊叹,配合着他的兴奋。楚颜看着这一老一少,觉得这才是生活最踏实的样子。
晚饭后,季晨熙的第一件事,不是去玩玩具,而是直奔阳台!三天不见,他的“绿色补给基地”怎么样了?
当他推开阳台门,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喜地叫出了声:“哇——!”
只见那几株番茄苗上,赫然挂上了几个红绿相间、小巧玲珑的果实!虽然还很小,但那抹红色在绿叶间格外显眼。生菜已经长得郁郁葱葱,可以采摘了。草莓也开出了更多白色的小花。整个阳台角落生机勃勃。
“妈妈!奶奶!快来看!番茄结果了!我的‘番茄士兵’结果实了!”季晨熙激动得小脸通红,围着花盆转来转去,想摸又不敢摸,生怕碰坏了。
楚颜和王奶奶闻声过来,看到这丰收在望的景象,也都又惊又喜。王奶奶笑着说:“哎哟,我们的小园丁真厉害!这番茄长得真好!再过几天就能摘下来尝鲜啦!”
季晨熙立刻拿出他的“战地日志”,趴在小板凳上,开始认真记录:“x月x日,晴。‘番茄先遣队’成功挂果,共计5枚,状态良好。‘生菜主力’已可收割。‘草莓部队’花期正盛。一切正常,丰收在望!”记录完,他还小心翼翼地给每个小番茄拍了“特写”,存在妈妈的手机里。
洗完澡,睡前故事时间。楚颜拿出新买的绘本,季晨熙却摇摇头,从自己的小书架上拿出一本关于植物生长的科普图画书,翻到番茄的那一页,指着图片和文字,对楚颜说:“妈妈,今天我们不讲故事了,你帮我看看,我的番茄接下来该怎么照顾?要不要施肥?要不要疏果?(他听到了王奶奶之前的闲聊)”
楚颜有些惊讶于儿子的“学术”转向,但她很高兴。她接过书,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耐心地给他讲解番茄生长后期的养护要点。季晨熙听得极其认真,不时提问,小脑袋一点一点的,那专注劲儿,仿佛在聆听最重要的军事部署。
临睡前,季晨熙照例要和他的“铁皮盒子”说晚安。他打开盒子,看着爸爸的照片,小声而清晰地汇报:“爸爸,我和妈妈从徽州侦察回来了。任务完成得很好,林叔叔还表扬我了。还有,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咱们的‘阳台基地’大丰收了!番茄结果了!等你回来,就能吃到咱们自己种的番茄了!可甜了!”他的语气里充满了自豪和期待,仿佛那小小的果实是送给爸爸最棒的礼物。
楚颜在门口听着,眼眶微微发热。孩子正在用他自己的方式,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与远方的父亲分享,将思念化作努力成长的动力,将收获的喜悦预留一份给最重要的那个人。
这一夜,季晨熙睡得格外香甜。梦里,有徽州的老巷和墨香,有阳台上的红番茄,还有爸爸归来时品尝番茄的笑容。
楚颜坐在床边,看着儿子带着笑意入睡的小脸,又看了看窗外阳台上那几点在夜色中若隐若现的红色,心中充满了平静而强大的力量。归途的疲惫已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家的温暖和希望带来的充盈。生活就是这样,有出发,有归来,有等待,有收获。而爱,是贯穿始终的那根最坚韧的线,连接着远方与眼前,守护着成长与期盼。
明天,又将是无缝切换、忙碌而充实的一天。但此刻,夜色温柔,收获在望,家,是心灵最安然的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