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了吗?原来释戒大师私底下生活非常不检点。身为出家人,居然有三名小妾和多名私生子女,这也太匪夷所思了”!
“是啊,据说是因为小妾分赃的时候闹起来了,这才被朝廷发觉。查出来的白银足足有几十万呢”!
“几十万?他们哪来的这么多钱”?
“你说呢?当然是我们去寺庙拜佛舔的香油钱呗”!
“没想到啊,我曾经在寺庙许的愿全被释戒这个老秃驴给实现了”!
“谁说不是呢?我真是瞎了眼,之前居然还以为释戒老秃驴是个佛法无边的大师呢!没想到人面兽心,私底下居然是这种人?”
“我呸!还大师?真丢佛家的脸,要我说,朝廷真应该管管这些寺庙了。不然没有约束,这样的事情还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
……
老百姓看着释戒的小妾与孩子游街,都纷纷义愤填膺地指责她们。
乾清宫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启禀皇上,微臣有事启奏”!
嘉庆帝的大太监赵德禄话音刚落,富察松毓就站了出来。他们上朝之前就说好了,由富察松毓挑起话题,然后让百官商议,嘉庆帝则最后拍板。
“富察爱卿请讲”!
“皇上,今日京城大街的囚车游行的事,想必您也听说了。原雍亲王府寺庙方丈释戒藏污纳垢,暗中纳了三名小妾,还生了多名私生子女,严重违反佛家所说的戒律清规,请皇上重重惩治!以安百姓之心呐”!
奏报的同时,富察松毓内心暗自吐槽:这释戒老秃驴还是个时间管理大师啊!白日里在寺庙主持日常工作,晚上就与小妾私底下偷偷生孩子,短短几年就五六个。
都四五十岁的高龄了,还如此地有活力,肾可不是一般的好啊!他思索着要不要偷偷找老秃驴要个配方!
“常言道,律治不清则法治不明,法治不明则纲纪不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奴才建议朝廷成立佛教协会,管理大清朝境内所有的寺庙”。
和珅也合时宜地站出来提出他们早已商量好的计划,这些和尚朝廷早就想管理了,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如今把柄终于被他们抓到了,岂能不好好利用?
“启禀皇上,这恐怕有些不妥吧?寺庙的和尚拥有的信徒众多。朝廷这样做会不会引起他们的反抗,从而导致百姓信仰佛教的百姓造反”?
嘉庆帝就知道肯定会有人站出来替那些和尚说话,因此他早就准备好说辞。
“爱卿此言差矣,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清的所有山川地峦,都不是某座寺庙所私有的,那都是朝廷公有财产。再说了,那些和尚整日里除了诵经念佛,有为百姓做过一件事吗?地是他们的多,赋税是一文也不交!河南水灾、旱灾的时候,他们在哪里?是!朕不否认有个别寺庙的和尚出来济世度人。可对于全国上千座寺庙来说,站出来的甚至百不存一。说到这里,朕就不得不夸赞一下道家,人家在各种方面就远胜佛家。不管你们如何看,至少在朕看来,事实就是如此”!
身为佛门领袖,居然带头触犯他们的戒律清规,这难道也是佛祖教于他们的?可见佛门从头到尾已经烂得不成样子了。
嘉庆帝也不是对佛门有偏见,可所见所闻确实给不了他好印象,没见人家道家的炼丹师如今还在工部为朝廷效力吗?
“皇上圣明!微臣附议!这佛教协会必须成立!不仅要将寺庙和尚全部登记造册,还要将寺庙所辖的土地、建筑、财产逐一记账,由户部统一安排专人管理”。
只一家寺庙的方丈,就查出几十万两白银。小的寺庙忽略不计,大清也足足有上千座寺庙。
真是佛可敌国的财富啊,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嘉庆帝打算成立佛教协会后,将佛门查抄出来的钱财专款专用,专门用来赈济灾民。
“皇上,这样做的话,那些寺庙的和尚必定不会让朝廷顺利接管寺庙管理的”!
“这好办!在每座寺庙门前贴上告示,就说朝廷承认佛门的正统性。但为了让寺庙更好地为百姓服务,朝廷特地派专人管理。如此一来,有了朝廷的支持,大家就可以放心地求香拜佛。如果查出来有和尚违规,不管他是小秃驴,还是老秃驴。事情调查清楚后,朝廷一定会为民做主”。
要放到以前,老百姓还真不一定会信任朝廷管理寺庙,可随着嘉庆帝颁布的一系列举措,让大家对朝廷的认同感逐渐增强。
所以让朝廷来管理寺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值得信任的。相信有了朝廷的约束,寺庙的和尚就不会再颐指气使,目中无人了!
借着这件事情,让富察松毓他们宣扬至整个大清朝,然后再派人伪装成受害者的百姓站出来请朝廷管一管这些寺庙的和尚!完美!
不过这件事情不能拿到明面上说,想到这里,嘉庆帝说道:“成立佛教协会的事就这样决定了,具体如何操作?朕会给你们答复的,退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养心殿
“富察爱卿,和爱卿还有王爱卿,朕是这样打算的……”!
随后,嘉庆帝便将自己心中的想法意简言赅地说了一遍。
“皇上圣明!由百姓起头,朝廷再出面管理。这样朝廷的可操作空间就很大,也不会被有心之人说是霸占寺庙财产等”。
“微臣附议,和大人言之有理”!
……
“好,既然你们都同意,那就下去抓紧办理吧!朕在皇宫等你们的好消息”!
嘉庆帝只是提了一个大概的方向,具体如何操作,还要让他们几个人商议。
“微臣领旨”!
……
和珅与王杰他们在军机处商议一下后,决定让富察松毓派粘杆处的人伪装成受害者站出来。
他们有些原本就是江湖之人,不容易被别人察觉是伪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