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家那轮近乎狗急跳墙的反扑,在林凡精准而强硬的反击下,如同撞上礁石的浪花,迅速消散,只留下些许浑浊的泡沫。然而,林凡深知,这短暂的退却意味着更猛烈的风暴正在酝酿。真正的威胁,来自那个始终隐于幕后、操控着韩家这枚棋子的“青云投资”。而对方的手段,显然比韩家更加高明和难以防范。
果然,短暂的平静之后,新一轮的攻击以更隐蔽、更致命的方式袭来,焦点集中在了丹尼尔·陈博士身上。
那家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的调查委员会,在沉寂数周后,突然发布了一份初步调查结论公告。公告措辞谨慎,但核心意思却对丹尼尔·陈极为不利:认为其被举报论文中的部分辅助数据“存在无法合理解释的异常”,虽未直接认定“学术不端”,但要求作者在限定时间内提供“更具说服力的原始数据和实验记录”进行复核,否则将考虑启动更严厉的调查程序,甚至可能撤稿。
这份公告一出,立刻在相关学术圈内引起了轩然大波。虽然只是初步结论,但来自如此权威期刊的“质疑”,对一位顶尖学者的声誉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之前一些持观望态度的同行,态度开始变得暧昧;原本有几个意向邀请丹尼尔·陈进行学术交流的国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所,也纷纷发来邮件表示“暂缓”或“需要进一步评估”;甚至磐石资本内部,一些不太了解内情的研发人员,也私下里开始流传起疑虑的言论。
丹尼尔·陈博士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把自己关在临时实验室里,一遍遍核对数据,脸色憔悴,眼神中充满了愤怒和委屈。他坚信自己的清白,但面对期刊方那种看似客观实则刁难的要求,以及外界无形的质疑,他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林总,他们这是故意的!”丹尼尔·陈在视频通话中,声音沙哑,带着压抑的怒火,“那些所谓的‘异常’数据,根本不影响论文的核心结论,甚至可能是测量误差或统计波动!他们要求提供的‘原始数据’,有些涉及未公开的商业机密技术细节,根本不可能全部提供!这是在逼我屈服,或者拖延时间,拖垮我和磐石资本!”
林凡看着屏幕那端这位才华横溢的专家备受煎熬,心中怒火升腾,但面色却异常平静。“丹尼尔,我相信你。这绝不是简单的学术争议,这是一场针对你、更是针对磐石资本的阴谋。期刊方很可能受到了来自某些势力的不当影响。”
他清楚地看到,这是“青云投资”的毒计。通过操控学术话语权,从根子上否定磐石资本引入的核心人才的技术权威性和诚信度,从而动摇整个技术团队的信心,阻碍关键技术的研发进程。这一招,比韩家那种粗鄙的舆论攻击狠辣十倍!
“我们必须反击!”林凡斩钉截铁地说,“但不能掉入他们的陷阱,去进行无休止的、不对等的所谓‘数据澄清’。我们要找到问题的根源,揭露背后的黑手。”
他立刻做出部署:
“耗子,集中所有资源,深挖这次期刊调查委员会的成员背景,特别是那位主导提出‘数据异常’结论的委员,查清他过往的学术立场、利益关联,以及最近是否与‘青云投资’或其关联方(比如那家瑞士私人银行、或者某些特定的基金会)有过任何形式的接触或利益输送!”
“明白!重点排查学术圈与资本圈的隐秘勾连!”张浩领命,他知道这需要入侵一些高度加密的学术机构和私人银行的通讯记录,难度极大,但必须一试。
“凯子,动用我们在国际学术界所有的人脉资源,寻找愿意秉持公正、敢于发声的权威学者,特别是那些与那位主导委员有过学术争论或者对其学术操守有质疑的学者,争取他们的支持,形成学术界的理性声音。”
“好的,凡哥!我马上去联系我们在欧美的几位合作教授!”
安排完外部反击,林凡深知,更重要的是稳定内部军心,尤其是丹尼尔·陈博士的情绪。
他亲自飞到丹尼尔·陈所在的临时实验室,与他进行了长达数小时的深入交谈。林凡没有空谈信任,而是与他一起,运用自己【技术真伪洞察】的技能,再次仔细审视那份被质疑的论文和被指为“异常”的数据点。
“你看这里,”林凡指着一个数据分布图,“这个离散点,如果结合你当时实验环境记录的温度微小波动来看,完全在合理误差范围内。期刊方的质疑,是脱离了具体实验条件的吹毛求疵。” 林凡精准的分析,让丹尼尔·陈倍感惊讶,也更加信服。
“林总,您……您对技术细节的理解如此深刻!”丹尼尔·陈惊叹道。
林凡笑了笑,没有解释技能的来源,只是说:“我相信科学,相信逻辑。你是清白的,这一点我从不怀疑。磐石资本会全力支持你,无论付出多大代价。你现在要做的,不是沉浸在愤怒中,而是带领团队,继续推进你的研究,用更多、更扎实的成果,来回击所有的质疑!临港新区的超净实验室正在加紧建设,那里将是你大展拳脚的舞台!”
林凡的信任和支持,如同雪中送炭,极大地鼓舞了丹尼尔·陈。他重新振作起来,将精力投入到研发中。
然而,学术圈的斗争远比商业竞争更加复杂和漫长。张浩和赵凯那边的进展并不顺利。调查委员会的背景盘根错节,短时间内难以找到确凿的把柄;而国际学术界的反应也多是观望,鲜有人愿意轻易卷入这种充满争议的纠纷。
就在局面似乎陷入僵局之时,转机意外地出现了,而这转机,竟然与苏晚晴有关。
苏晚晴一直密切关注着这件事,她利用自己在龙国大学的关系和苏家的背景,悄悄进行着打听和斡旋。一天晚上,她带来一个关键信息。
“林凡,我通过我导师的关系,联系上了一位在国外那家期刊编委会任职的华裔资深编委。他私下表示,他对这次调查的某些做法也感到困惑,认为有些吹毛求疵。但他也暗示,调查委员会内部受到了一股‘非学术因素’的压力,这股压力可能来自一个资助了大量基础科学研究的‘私人慈善基金会’。”
“基金会?叫什么名字?”林凡立刻追问。
“叫‘普罗米修斯全球科学基金会’。”苏晚晴说出一个名字。
林凡眼中精光一闪!张浩之前调查“青云投资”时,隐约提到过这个基金会与那家瑞士私人银行有关联!
“太好了!晚晴,你这个信息太重要了!”林凡激动地握住她的手。
“能帮到你就好。”苏晚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这位编委还表示,如果能有更具说服力的、第三方独立实验室对论文核心结论的验证数据,他可以在编委会内部帮忙推动重新审议。”
第三方验证!这无疑是一个破局的方向!但寻找合适且愿意蹚这浑水的国际顶级独立实验室,谈何容易?而且时间紧迫。
就在林凡苦苦思索之际,他意识沉入系统,进行了新一天的签到。此刻,他无比需要一种能打破僵局的力量。
【签到成功!恭喜宿主获得今日奖励!】
【奖励:特殊人脉线索【国际独立科研验证机构“真理之盾”首席科学官的联系方式与近期关注点】!】
“真理之盾”!林凡心中狂震!这是一家在国际上以严谨、公正、独立着称的顶尖科研验证机构,其出具的验证报告在学术界具有极高的权威性!系统竟然直接提供了其首席科学官的线索!
他立刻查看详情,线索中不仅提供了联系方式,还指出这位首席科学官近期正关注“新型材料在极端环境下的性能表征”这一领域,而这恰好与丹尼尔·陈博士论文的核心创新点高度相关!
天赐良机!林凡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让赵凯以磐石资本和丹尼尔·陈博士的名义,起草了一封措辞严谨、充满诚意的合作邀请函,重点突出了论文成果在该领域的潜在价值,以及愿意接受最严格第三方验证的开放态度,并通过线索提供的渠道发送了出去。
接下来是焦灼的等待。三天后,就在期刊方规定的最后期限即将到来之际,“真理之盾”机构回复了!表示对这项研究“很感兴趣”,愿意在签订保密协议的前提下,对论文的核心实验结论进行快速验证评估,但需要磐石资本支付一笔高昂的费用,并提供完整的实验样本和参数。
“答应他们!所有条件都答应!”林凡毫不犹豫!钱不是问题,时间和清白才是关键!
在林凡的全力推动下,样本和数据被以最快速度送往海外。“真理之盾”展现了其高效的专业素养,一周后,一份初步的验证报告出炉了!报告明确结论:丹尼尔·陈博士论文的核心实验数据和结论,经独立验证,完全成立,且具有显着创新性!报告还委婉地指出,期刊方之前质疑的所谓“异常”数据点,并不影响整体结论的有效性。
这份来自权威第三方的报告,如同一道强烈的阳光,瞬间驱散了笼罩在丹尼尔·陈博士头上的阴云!林凡立刻让律师团队将报告全文提交给期刊编委会,并抄送了所有编委。
在铁一般的证据面前,在“真理之盾”的权威背书下,期刊方之前的“质疑”显得如此苍白和站不住脚。那位受到苏晚晴联系的华裔编委趁机发力,联合其他几位秉持公正的编委,强力要求重新审议调查结论。
又过了几天,期刊方终于顶不住压力,撤回了之前的初步公告,并发布新的声明,宣布经过进一步核实(包括参考独立第三方报告),确认丹尼尔·陈博士的论文不存在学术不端问题,予以正式发表!
消息传来,磐石资本内部一片欢腾!丹尼尔·陈博士激动得热泪盈眶,对林凡的感激和忠诚达到了顶点。这场由“青云投资”精心策划的学术风暴,在林凡借助系统线索和苏晚晴的帮助,以及“真理之盾”的权威验证下,被成功化解!
然而,林凡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知道,这只是一场局部的胜利。“青云投资”通过学术圈进行打压的企图受挫,但其在资本、供应链等层面的围剿仍在继续。而且,对方这次失败后,下一次的攻击,只会更加凶狠和难以预料。
但无论如何,磐石资本成功扞卫了核心人才的声誉,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也向外界展示了其强大的危机应对能力和对技术的坚定追求。一道阻碍前进的坚冰,被成功破开。林凡站在新的起点上,目光投向远方那更加汹涌的暗流。接下来的航程,注定不会平静,但他手中的罗盘,已然指向了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