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遗迹”控制中枢内,时间在高效运转中平稳流逝了 标准时间三十六个周期。修复一新的“逐星者”号静静地停泊在 专用的船坞内,流线型的舰体在遗迹的人造天光下闪烁着幽蓝色的金属光泽,新增的武器模块和强化后的护甲接缝处 偶尔流淌过一丝 能量的辉光,彰显着 其内部蕴藏的强大力量。整个遗迹如同一台 彻底苏醒的精密仪器,在各系统的协同下,散发着蓬勃的生机。然而,一种难以言喻的 压抑感,却 如同无形的薄纱,笼罩在 每一位核心成员的心头——那源于 林凡此前发现的异常空间波动记录以及柳小雅感知到的深空中的“寂静观察者”。
签到的洞察:幽灵信号与量子回溯
新一天的签到,似乎感应到了林凡内心对未知威胁的迫切探查需求。
【叮!签到成功!恭喜宿主获得第4级(星系级)每日签到奖励:特殊技能【超远程微弱信号溯源与量子尺度信息残留回溯(宗师级)】。】
【技能说明:大幅提升宿主对极其微弱、超远距离(星际尺度)、且经过高度伪装或自然衰减的信息信号(如深空探测波、隐秘通讯余波、高等文明观测痕迹等)进行捕获、放大、滤波并逆向溯源发射源精确坐标(或潜在坐标范围)的能力。可对特定空间点进行量子尺度扫描,捕捉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取决于残留强度与环境干扰)曾发生过的信息交互所留下的极微弱“量子纠缠印记”或“时空褶皱”,从而回溯出该地点曾经接收或发送过的信息片段、能量特征或物体经过的痕迹。效果与信号强度、距离、伪装程度、时间流逝长度、量子退相干速率及宿主感知精度正相关。注:此技能对绝对静默或超光速通讯残留无效,溯源结果存在误差,回溯信息碎片化且模糊,对极高维信息加密破解能力有限,高强度使用消耗巨大。】
超远程微弱信号溯源与量子信息残留回溯!这技能如同为林凡配备了一台 能够监听宇宙背景噪音中窃窃私语的“超时空射电望远镜” 和 一台 能够从虚无中读取历史影像的“量子回放机”!
没有丝毫犹豫,林凡 立刻 将技能聚焦于 两个目标:一是 遗迹数据库中 记载的 那些周期性异常空间波动;二是 柳小雅指出的、深空中那个 可疑的“寂静点”。
过程 极其耗费心神。林凡 感觉自己 的意识 仿佛化作了 无数根 比蛛丝还要纤细的 感知触须,以遗迹为中心,向着 浩瀚的宇宙深空 无限延伸,仔细 筛检着 每一寸空间 中 可能存在的 信息涟漪。同时,他对准 那个遥远的“寂静点”,开始了 极其精细的 量子尺度“扫描”。
真相的涟漪与沉默的窥视者
数个小时的漫长等待后,一些 模糊但至关重要的信息,终于 被成功捕捉并解析出来!
* 关于异常空间波动:技能反馈确认,这些波动 确实 是某种 非自然产生的 超光速探测波束 掠过本星系时 产生的 余波。其技术特征 极其先进,能量利用效率 高得惊人,且 带有明显的 规避侦测的伪装特性。溯源结果显示,发射源 并非一个固定点,而是 在数个 位于 更遥远星域、彼此之间 有超空间链路连接的 中继节点之间 跳跃式发射,最终指向了一个 位于 银河系悬臂边缘 某个暗淡星云深处的 模糊坐标!更令人不安的是,波动中 携带的 极其微弱的 信息编码特征,经过初步破译,其底层逻辑 竟然 与“万物归一会”执行者单位 使用的 那种 绝对理性、 充满评估意味的 数据编码方式 有 高度相似性,但 更加古老、简洁,仿佛 是某种 … 原型机 或者 …… 更高层级的存在?
* 关于“寂静点”的量子回溯:当林凡的技能 深入扫描 那片 看似空无一物的虚空时,他“看”到了 令人脊背发凉的景象!在量子层面,那里 并非 绝对的空无,而是 残留着 一个 极其庞大、 结构复杂到无法理解的 隐形构造体的 “印记”!这个构造体 仿佛 由纯粹的能量和空间扭曲构成,完美地 融入了背景辐射。回溯显示,它 在至少 标准时间一年前 就已经 抵达并悬停于此,期间 只是 定期 向深空发射 极其短暂的、 包含大量观测数据的 量子信号,然后 便恢复 绝对的静默。它所观测的重点,赫然 正是 “晨曦遗迹”所在的星球,尤其是 … 之前“寂灭之种”爆发 以及 “文明余烬”炸弹引爆时 产生的 剧烈能量扰动!它 记录了一切,却 没有丝毫干预。就像一个 … 冰冷的、 毫无感情的 记录员。
“观察者”的阴影
综合这些信息,一个 令人毛骨悚然的结论 浮出水面:有一个 技术等级 极高,且 与“万物归一会” 可能同源 或 存在密切关联的 未知势力,早就在 暗中监视着 这片星域!它们 派出的 隐形观测站(那个“寂静点”)已经 在此 潜伏了至少一年,默默地 记录着 发生在这里的 一切——包括“逐星者”号的抵达、与“星火同盟”的接触、乃至 与“寂灭之种”的殊死搏斗!它们 对“收割者”的存在 心知肚明,却 袖手旁观。它们的目的 究竟是什么?评估? 等待? 还是 … 在等待 某个 特定的“结果”?
“它们不是‘收割者’,”林凡在紧急召开的核心会议上 沉声说道,脸色凝重,“但 它们给我的感觉,比‘收割者’ 更加…… 深邃和可怕。‘收割者’是明处的刀,它们 … 更像是 隐藏在幕后的 执棋者。我们之前所有的挣扎,可能 都在 它们的观察之下。”
柳小雅:遗迹的共鸣与远古的记忆碎片
就在林凡 揭示这一惊人发现的同时,一直 静坐于遗迹能量节点上的柳小雅,突然 发出了 一声 轻微的闷哼。她额头的Ω印记 光芒 急促地闪烁了几下,眉头 微微蹙起。
“小雅,怎么了?”林凡立刻关切地问道。
“我…… 我好像…… ‘看’到了一些…… 破碎的画面……” 柳小雅缓缓睁开双眼,眼眸中 闪过一丝 迷茫与困惑。她 通过与遗迹的深度连接,似乎 也 被动地 接收到了 林凡技能探查时 引发的 某种 信息涟漪,或者说 … 触动了遗迹深处 某些 与之相关的 古老记忆封存。
“是…… 很多…… 冰冷的‘眼睛’…… 在黑暗中…… 注视着…… 很多…… 燃烧的星辰…… 还有…… 一种…… 无法形容的…… 悲伤和…… 决绝?” 她断断续续地 描述着,“遗迹…… 好像…… 对那种探测波动…… 有反应…… 很微弱…… 但…… 是厌恶?还有…… 一丝…… 恐惧?”
柳小雅感受到的“厌恶”与“恐惧”,与林凡判断的“观察者”的冰冷,形成了 残酷的印证。这伙“观察者”,绝非善类,而且 很可能 与“晨曦遗迹”的建造者 星芒族,在远古时期 就有过 不愉快的接触。
抉择:主动出击还是静观其变?
面对这个 隐藏在黑暗中的、 实力未知的 巨大威胁,团队内部 产生了分歧。
“我们应该主动出击!派一艘隐形侦察舰,靠近那个观测点,弄清楚它到底是什么!总不能一直被人当猴子看!” 水鬼主张强硬。
“太冒险了!” 影虎立刻反对,“对方的技术水平明显高于我们,连‘晨曦遗迹’的防御系统 都未能发现它的存在。贸然靠近,无异于送死,还会彻底暴露我们 已经察觉的事实。”
“或许…… 我们可以尝试伪装?” 一位技术官提议,“利用遗迹的技术,模拟一种自然现象,或者制造一个假目标,试探它的反应?”
“或者,我们是否可以考虑…… 与‘星火同盟’联系?” 另一位成员提出,“他们或许知道更多关于这些‘观察者’的信息。”
众人的目光 再次聚焦于林凡。这个决定,关乎 整个团队 未来的生存策略。
林凡沉默良久,目光 扫过 全息星图上 那个 被标记出来的 遥远的“寂静点”。
“暂时保持静默,最高级别的隐匿状态。”林凡最终做出了 一个 看似保守、却 极为谨慎的决定,“对方在暗处,我们在明处,实力对比不明。主动挑衅 是下策。但我们 不能 坐以待毙。”
“第一,全力提升‘逐星者’号的战斗和隐匿性能,做好随时撤离或战斗的准备。第二,利用遗迹的资源,加快对星芒族数据库的破解,尤其是关于上古势力关系和这种探测波动的记录,寻找对方的弱点和目的。第三,柳小雅,你继续尝试与遗迹深层意识沟通,看能否获取更多关于这些‘观察者’的记忆碎片。第四,技术团队,尝试研发一种能够屏蔽或干扰这种深度探测的技术,哪怕只是暂时的。”
“我们要在对方做出下一步动作之前,尽可能多地 积累筹码,并 挖好 防御的壕沟。”林凡的声音 冷静而坚定,“既然它们喜欢‘观察’,那就让它们 好好看看,我们 是如何 在这片废土上 … 扎根生存,并 最终 长出 足以刺破黑暗的 利刺的。”
深空之眼,依旧 无声地 凝视着。但 这一次,被凝视者 已经 察觉到了 它的存在。一场 隐藏在寂静下的 无形较量,已经 悄然拉开序幕。真正的危险,往往 不在于 明处的獠牙,而在于 黑暗中 那未知的 意图与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