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线:主宇宙,光之国早期
“碎星回廊”防线的激战,以“绝对一族”主力舰队在“星痕协议”带来的战术不确定性面前被迫放弃精确打击、转为强攻未果后主动撤退而告终。这场战役,虽未能全歼来犯之敌,却标志着光之圣煌帝国首次在与“绝对一族”主力军的正面碰撞中,凭借全新的战术体系成功抵御住了针对性的进攻,并迫使对方暴露了更多底牌。胜利的代价是惨重的,边疆堡垒伤痕累累,帝国将士血洒星海,但更重要的是,帝国终于验证了以“变”制“定”、以“不可预测性”对抗“绝对计算”的全新战争哲学的有效性。
然而,帝国的最高决策层并未沉浸在战术层面的短暂胜利中。帝穹奥特曼与四大执政官的目光,早已穿透硝烟,投向了这场战役所带来的、更深远的战略涟漪与潜在危机。敌人撤退得过于果断,其新型的“秩序稳定场”与“过载战术”虽被逼出,却更像是一种应急手段而非全力尽出。它们那冰冷高效的战争机器背后,必然隐藏着更深的图谋。
帝国元老院,战后战略评估会议。
巨大的“帝网天穹”光幕上,不仅回放着“碎星回廊”的战斗细节,更将视角拉升至宏观战略层面,显示着此战对周边星域、乃至更遥远宇宙空间产生的连锁反应。
皮特奥特曼正在做深度分析汇报:
“陛下,诸位元老。‘碎星回廊’战役数据分析完毕。核心结论如下:”
“一、‘星痕协议’实战效能显着。其带来的战术不可预测性,成功瓦解了敌方基于前期数据窃取建立的‘精准打击模型’,迫使其消耗更大资源进行强攻,为我方争取了主动权。然,敌方适应速度极快,其‘秩序稳定场’技术对我‘混沌镜像’系统存在克制效应,需优先研发反制手段。”
“二、敌方新型‘绝对秩序屏障’技术,经初步逆向工程分析,其能量结构高度凝聚,蕴含某种…一次性的、近乎‘法则固化’的特性,疑似动用了极其珍贵的战略储备资源或某种我们尚未理解的远古技术遗产。其出现,表明敌方为达成战略目的,不惜代价。”
“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皮特语气凝重,光幕上浮现出广阔的宇宙星图,其上标注着数十个此前被“深渊了望者”监测到的、能量反应异常的偏远区域,“‘碎星回廊’战役期间及之后,监测到宇宙中多个‘绝对秩序’能量异常区出现同步的能量波动峰值与模式切换。”
“其波动模式…与敌方舰队在战役中后期采取的‘强攻模式’及‘秩序稳定场’高度吻合!”
“推测: ‘碎星回廊’战役,可能本身也是一次…超大规模的、分布式的‘实战测试’!敌方以其主力舰队为诱饵与测试平台,在实战中检验其新型战术与技术在对抗我方‘星痕协议’时的实际效果,并将实时数据同步传输至其后方的各个实验场与生产基地,指导其进行同步的战术调整与技术迭代!”
“敌人的学习与进化循环…其速度与规模…远超想象!它们将整个战场,都视作了其巨大的实验室与数据库!”
此言一出,元老院内一片肃然。敌人不仅强大,更将其冷酷的理性与高效发挥到了极致,将每一次交锋都转化为自我完善的养分。
“此外,”皮特继续道,“‘深渊了望者’网络在追踪敌方撤退舰队的超维跳跃轨迹时,捕捉到其最终目的地并非单一据点,而是…分散汇入至少七个不同的、位于极度偏远且时空结构异常区域的超维信号盲区。”
“这些盲区…我们的探测手段难以深入,但其周边散逸的能量签名显示,内部可能存在超大型的、具备高度隐蔽性的‘绝对一族’前沿基地、资源采集点或…更可怕的‘战争工厂’。”
“敌方采取的是…高度分散化、网络化、去中心化的战略部署。摧毁其一支舰队,甚至几处基地,难以对其根本造成重创。”
帝穹的目光扫过星图上那一个个如同宇宙疮疤般的信号盲区,眼中星河流转,冰冷而锐利。
“敌以宇宙为皿,以战养战,化伤为茧。其势已成,根深蒂固,非拔除一二枝叶可撼。”
“然,帝国之光,亦非固步之刃。彼可学,朕亦可变。彼有网,朕…便织就更大的网。”
“传朕旨意:启动‘深空织网者’计划。”
“一、‘星痕协议’进入‘疾速迭代’模式。成立‘战时技术反应小组’,由皮特总领,诺亚、雷杰多、赛迦提供最高权限支持。所有实战数据,必须在最短时间内转化为技术升级,重点破解‘秩序稳定场’,优化‘混沌镜像’系统,开发针对敌方‘过载战术’的非对称反制手段(如能量引导过载、结构共振破坏等)。”
“二、‘深渊了望者’计划优先级提升至最高。调动诺亚执政官本体百分之三十的时空感知力,联合雷杰多执政官的平衡探测术、赛迦执政官的心感共鸣,对已锁定的七个‘绝对一族’战略盲区,进行不惜代价的、最深层次的‘超维探针’侦察。朕要知晓其内部结构、兵力部署、资源类型、乃至…其可能的弱点与连接节点。”
“三、‘帝网’防御范围主动前推。于七大盲区外围战略要冲,秘密筹建新一代‘幽灵前哨’。其不设固定堡垒,而是由搭载最新‘星痕隐匿模块’的机动舰队与隐形监测平台构成动态监控与快速反应网络,对敌形成战略压迫与情报封锁。”
“四、加强与非敌对高等文明的深度技术合作与情报共享。以‘宇宙安全共识’为纽带,换取其独有的超维探测技术、稀有资源或关于那些‘盲区’的历史记载与传说信息。”
“五、授权德拉西翁,扩大其监控范围,将‘绝对一族’的战略资源调动、大规模能量传输、以及其对宇宙法则的篡改行为,纳入其最高优先级审判评估清单。一旦发现其行为触及‘文明寂灭’红线,无需朕之授权,可依宇宙根本法,予以先行裁决干预!”
“臣等领旨!”四大执政官与元老院齐声应命,帝国的战争机器再次以更高速度、更深远布局运转起来。
帝国疆域,进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高速运转的“战时科研与战略渗透”状态。
皮特研究院内,无数实验室灯火通明。科学家们以“星痕协议”为核心,疯狂地推演、实验、优化。基于“碎星回廊”战役数据的新型“反秩序稳定场干扰器”原型机开始测试;能够模拟敌方过载能量特征并诱导其自毁的“共振瓦解导弹”进入实弹验证阶段;“超维变量加密核心”开始生成第二序列、复杂度提升十倍的动态密钥。
诺亚的真身于源律之殿深处,分离出部分意志,化为无数极其细微、几乎不可探测的“时空感知触须”,跨越无尽星海,小心翼翼地探向那七个遥远的信号盲区,试图穿透其外围的超维迷雾。
雷杰多则调控着帝国的能量洪流,确保诺亚的探测与“幽灵前哨”的建设有充足的能源支持,同时以其平衡之力,尝试感知那些盲区内可能存在的、大规模能量循环系统的“韵律”与“破绽”。
赛迦的信念网络则更加活跃,其温暖的光辉不仅抚慰着将士与民众,更化为无形的纽带,加强与盟族的心灵连接,传递着帝国的诚意与共同的危机感,换取着宝贵的信任与情报。
一支支经过严格选拔、搭载了最新“星痕隐匿技术”的特种侦察舰队,如同无声的幽灵,悄然驶出帝国疆域,奔赴遥远的战略要地,开始编织那张巨大的、无形的监控网络。
然而,帝国的主动出击与深度侦察,很快便触碰到了“绝对一族”那严密而危险的防御网络。
一支代号“暗影”的幽灵侦察分队,在试图接近编号“德尔塔-7”的信号盲区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他们并未遭遇舰队拦截,而是…触发了某种极其隐蔽的、基于“超秩序能量”与“扭曲时空”复合而成的…“法则陷阱”!
整个分队瞬间被拖入一个不断变幻物理规则、充斥着逻辑悖论与时空错乱的“超维迷宫”之中!导航系统完全失效,通讯被扭曲成无法理解的杂音,甚至连舰船的结构都开始受到不同物理法则区域的撕扯!
“报告…遭遇未知…时空异常…法则…混乱…请求…诺亚执政官…指引…”断断续续的求救信号在彻底消失前,传回了最近的幽灵前哨。
诺亚的时空触须第一时间试图进行干预,却发现那迷宫的结构极其复杂且具备强大的自适应性与排异性,短时间内难以破解!
最终,在损失了两艘侦察舰后,剩余舰船在诺亚的全力引导下,才侥幸逃脱那片死亡空域。带回的数据极少,却足以证明“绝对一族”对其核心区域的防护,已经到了何等变态与精密的程度。
另一处,由德拉西翁监控网络发现,一处位于偏远星系的、刚刚开始原始智慧生命萌芽的星球,突然遭到了来源不明、但能量签名与“绝对一族”高度相似的“生态改造光束”袭击!其目标,并非毁灭,而是试图强行将该星球的生态环境改造为某种高度标准化、单一化的“秩序模板”,以适配某种未知的后续计划!其行为,已触及德拉西翁的裁决红线!
德拉西翁的净化之光瞬间降临,中断了改造过程,但该星球的原始生态已遭受不可逆的损伤。敌人行动之隐秘、之迅速,令人发指。
皇座之间。
最新的挫折与情报不断汇总而至。
“陛下,‘幽灵前哨’计划遭遇阻力,敌方防御体系超乎预期的严密与诡异。”
“德拉西翁拦截一起‘生态改造’事件,但其背后主谋难以追踪。”
“敌方似乎…在多点、多维度、同时推进其战略,其资源调动能力与执行力…深不可测。”
帝穹的目光依旧平静,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切。
“网已撒下,触其鳞角,方知深浅。敌之壁垒森严,早非奇事。”
“然,朕织网,非为即刻捕鲸,乃为…感知其动,压缩其势,迫其显形。”
“传朕旨意:”
“一、‘幽灵前哨’行动转为更谨慎的长期渗透与监控,以‘存在’与‘威慑’为主,非必要不进行高风险抵近侦察。”
“二、加强德拉西翁对偏远星系的巡逻与保护力度,对任何‘秩序改造’企图,一经发现,即刻裁决,无需警告。”
“三、加速‘疾速迭代’进程,朕需要更多、更有效的‘破壁’利器。”
“四、诺亚,集中精力,优先破解‘德尔塔-7’盲区外围迷宫之一种‘法则陷阱’模式,以此为突破口,徐徐图之。”
“敌之疆域广阔,根深蒂固,此非速战可决之局。帝国…需有万里深空布网,千年星海逐敌之耐心与决心。”
“星海虽广,帝网所向,黑暗…终无遁形之所。”
帝国的战略,从初期的遭遇战、防御战,正式转向了旷日持久的、覆盖全宇宙的、融合了技术竞赛、情报斗争、战略压迫与法则守护的超级博弈。帝心如渊,深谋远虑,正为那潜藏于无尽深空中的黑暗巨兽,缓缓织就一张无处可逃的罗天星网。光芒所向,虽远必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