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之国与地球同盟提出的、以模拟宇宙法则波动为“门铃”、尝试与未知高维侦察者建立沟通的大胆设想,如同一柄双刃剑,悬于决策者的心头。执行,可能打开潘多拉魔盒,引发不可控的后果;放弃,则意味着在日益紧迫的威胁面前坐以待毙。当理论的推演进入实质性的筹备阶段,无数技术、伦理与战略上的难题便接踵而至。而这一切计划的核心——沉睡中与地球深度共生的早田进,其胸口的“心光之种”虽与法则涟漪共鸣,却仍处于不可控的自然孕育状态。这枚维系着两个文明希望的种子,能否被安全地“引导”,成为敲响星门的第一声叩响?星海彼端的沉默观察者,会对这声试探性的叩问,作出何种回应?
光之国,最高战略议会厅,关于“模拟法则波动”计划的可行性论证会,已持续了数个标准地球日,气氛凝重得仿佛能凝结出水滴。
巨大的全息星图悬浮在中央,上面标注着太阳系内已被未知侦察者“标记”或干预过的地点:木卫二冰层下的异常区、小行星带c-1274星体的几何刻印、以及火星轨道附近数次短暂的空间褶皱点。而计划的潜在实验场——木卫二,被一个醒目的红色光圈环绕着。
“技术层面的风险是前所未有的,”首席能源科学家指着复杂的能量模型,“模拟特定的法则波动,意味着我们要在极小的范围内,短暂地扭曲空间织构、改变局部物理常数。这需要近乎创世级别的能量控制精度。任何微小的偏差,都可能不是‘敲门’,而是……‘炸门’。甚至可能在我们所在的宇宙膜上撕开一个无法愈合的伤口,导致局部空间的彻底崩解或高维能量的倒灌。”
安全部门负责人 的担忧则更为直接:“即便技术成功,我们如何确保吸引来的是‘沟通’而非‘剿灭’?对方的技术层级明显高于我们。这声‘敲门’,在对方听来,可能如同蝼蚁的嘶鸣般微不足道,也可能被视为极具威胁的挑衅,招致立刻的、毁灭性的打击。我们这是在拿整个太阳系的安危做赌注。”
伦理委员会的成员 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质疑:“早田进队员目前的状态,是一种与地球共生的、自然的、甚至是神圣的进化过程。我们为了战略目的,去主动‘引导’甚至‘利用’他体内那枚尚未完全成型的‘心光之种’,这是否违背了守护生命的初衷?是否会对他未来的进化产生不可逆的干扰或伤害?我们有权替他做出这个决定吗?”
支持者则强调了迫在眉睫的危机。情报部门展示了最新的分析数据:未知侦察者的活动频率和范围正在稳步提升,其干预行为从最初的“观察”和“标记”,逐渐显示出某种“测试”和“采样”的迹象。一种主流的分析认为,对方可能在评估太阳系,尤其是地球的“价值”和“威胁等级”,为其最终的决策(是接触、无视还是清除)收集数据。被动等待,无异于坐视对方完成评估,将自身的命运完全交予未知。
“我们需要主动权,哪怕只是一丝。”佐菲奥特曼(本体)沉声道,“一次可控的、有限的接触尝试,至少能让我们窥见对方意图的冰山一角。总比在完全无知的情况下,迎接对方的‘最终判决’要好。”
诺亚的空灵之声为讨论注入了定力:“风险确实存在,但并非不可控。我们可以将实验规模控制在最小限度,选择相对隔离的木卫二作为场地,并做好多重应急封印准备。至于早田队员……他的意识虽在沉睡,但其本质与地球生命网络一体。若此计划能增加地球存续的希望,或许……这本就是他潜意识深处的意愿。关键在于‘引导’的方式,必须绝对温和,以‘共鸣’和‘请求’为主,而非‘抽取’或‘驱动’。”
经过反复的激烈辩论和风险评估,最终,奥特之父健摄政王(健) 做出了艰难但果断的决策:
“批准‘星门试叩’计划第一阶段:可行性验证与安全准备。目标:在木卫二基地,制造一次持续时间为普朗克时间量级、强度为理论推算最小阈值的‘空间曲率谐振波’(模拟特定法则涟漪)。能量源:优先尝试利用木星引力场共振放大自然能量;备用方案:在绝对安全措施下,极小功率激活‘心光之种’共鸣作为引导和稳定器。整个实验过程,由诺亚、雷杰多两位大人的意志投影亲自监控,随时准备中断并封印空间。同时,启动‘方舟协议’最低限度预备,确保在发生最坏情况时,能第一时间将地球核心生命信息转移。”
命令下达,整个光之国和地球同盟的顶尖力量,开始围绕这个前所未有的计划高速运转起来。
地球,西藏“世界轴心”遗迹,“心渊观测站”成为了“星门试叩”计划在地球侧的核心。
研究的重点,自然落在了早田进和他胸口的“心光之种”上。如何在不惊扰其沉睡、不损害其进化进程的前提下,与之建立更深入的“引导性”连接,成为摆在尤莉安公主(能量分身)、玛丽亚医官和众多顶尖科学家面前的最大难题。
他们撤走了所有可能带有强制性的探测设备,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精密的、非侵入式的环境能量场监测仪和超敏感的心灵共鸣器。研究人员试图通过调节遗迹周围的自然能量流(如地脉波动、日月精华的聚焦),营造出不同的能量“氛围”,观察“心光之种”的细微反应。
结果令人惊喜且困惑。
当环境能量场趋于平和、充满生机时,那“心光之种”的脉动会变得更加稳定、温润,仿佛在惬意地“呼吸”。
而当研究人员小心翼翼地引入极其微弱的、模拟远方法则涟漪特定频率的“背景噪音”时,那“心光之种”会立刻产生反应——不是排斥,而是一种……“好奇”般的微微加速脉动,甚至偶尔会引动早田进周身那温润微光,泛起极其细微的、对应频率的涟漪!
“它……它能识别这种波动!”一位能量学家激动地记录着数据,“而且表现出一种……低级的‘兴趣’或‘亲和性’!这证明我们的方向是对的!‘心光之种’的本质,确实与宇宙底层的法则存在某种深层次的联系!”
然而,当尝试将这种“背景噪音”的强度稍微提升,试图进行更明确的“引导”时,情况发生了变化。“心光之种”的脉动会变得紊乱,早田进平稳的生命体征也会出现短暂的波动,仿佛在承受某种无形的压力。一旦噪音强度超过某个极其敏感的阈值,那“心光之种”便会立刻“缩回”早田进胸口光痕的深邃之处,脉动变得极其微弱,进入一种完全的“防御状态”。
“它很‘敏感’,也很‘脆弱’,”尤莉安公主总结道,神色凝重,“我们可以通过营造合适的‘环境’, gently地 ‘邀请’它进行共鸣,但绝不能‘命令’或‘驱动’它。任何过度的刺激,都可能导致它封闭,甚至……可能对早田队员的进化进程造成干扰。”
基于这些发现,地球侧制定了极其保守的“引导方案”:在木卫二实验时,不在早田进身上直接进行任何操作,而是在“世界轴心”遗迹,通过精确控制环境能量场,模拟出与木卫二实验同步的、极其温和的法则涟漪“背景音”。期望通过这种间接的、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心光之种”自发地、微弱地“响应”远方的波动,从而可能起到某种意想不到的“稳定”或“调和”作用。这更像是一种心理上的慰藉和战术上的铺垫,而非将其作为主要能量源。
富士明子 日夜守候在早田进身边,感知着这些细微的变化。她心中充满了担忧,但更多的是信任。她相信进,也相信那些为了守护家园而努力的同伴。她轻轻握着他的手,低语道:“进,如果你能听到……请指引我们,告诉我们该怎么做……”
与此同时,在太阳系另一端,木星轨道,木卫二基地的准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阻碍。
由赛文奥特曼(诸星团)和杰克奥特曼(乡秀树)带领的光之国先遣工程队,在木卫二冰层下建立的临时前哨站,最近几天频繁报告异常情况。
首先是基地的能量供应系统出现了不明原因的波动,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汲取”能量,但又无法定位源头。
接着,安置在冰层深处、用于监测木卫二内部海洋和地质活动的探测器,传回了一些断断续续的、充满干扰的信号。信号中似乎夹杂着一种……非自然的、有规律的脉冲,像是在尝试“解读”或“模仿”探测器的通讯协议。
最令人不安的是,一名负责外部冰层巡查的队员,报告称在厚厚的冰层中,看到了转瞬即逝的、如同极光般流动的、无法解释的几何光纹。当其他人赶到时,冰层完好如初,没有任何异常能量残留。
“我们可能……已经被‘它’盯上了。”赛文通过加密频道向光之国总部汇报,他的语气十分严肃,“对方似乎对我们的活动了如指掌,并且……开始在我们的设备上进行某种‘互动’或‘测试’。基地的安保等级已经提升至最高,但我担心,在实验正式开始前,这里就可能发生我们无法预料的变故。”
这个消息让本就紧张的筹备工作蒙上了一层更深的阴影。未知的侦察者,显然并不只是一个被动的观察者。它似乎对光之国和地球同盟的一举一动都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并且开始采取更加主动的、带有试探性质的互动。
这更像是一场……在实验开始前就已经悄然开始的、无声的博弈。
光之国总部在收到赛文的报告后,立刻调整了计划。
“实验必须提前!”健摄政王果断下令,“不能再给对手更多准备和观察的时间。通知各方,‘星门试叩’第一阶段实验,将在二十四标准地球时后启动!所有单位进入最终准备阶段!”
诺亚和雷杰多的意志投影,开始向木卫二方向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任何突发状况。
地球方面,“心渊观测站”也开始按照预定方案,调整遗迹能量场,进入“预备共鸣”状态。
遗迹祭坛上,沉睡的早田进,依旧安详。但他胸口那深邃的光痕中,那枚“心光之种”的脉动,在周围能量场开始微妙变化后,似乎……比平时稍稍活跃了一丝。仿佛一颗沉睡的星辰,感应到了遥远星海传来的、即将发生的引力潮汐,本能地调整着自己的韵律。
星门之前,风起云涌。
试叩的手指已然抬起,门后的存在,目光莫测。
心种微澜,是福是祸?
答案,即将在木卫二的冰封世界之下,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