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清源不再耽搁,转身走向不远处已经发动待命的直升机。
螺旋桨卷起的强大气流吹乱了她的短发,她却浑然不觉。
登上直升机,系好安全带,随着机体拔地而起,紫竹苑和下面那片黑压压的人群迅速变小,最终化作模糊的背景。
顾清源透过舷窗望向那栋安静的7号楼,心中百感交集。
那里,坐着一位能轻易决定亿万生灵命运的存在,而他刚刚,向这个世界投下了一颗无声的惊雷。
飞行途中,顾清源的大脑一刻也没有停止运转。
她开始疯狂地构思汇报的措辞,梳理可能面临的质疑,设想高层可能的各种反应,以及华夏该如何应对这场剧变的初步思路。
机遇!一定要抓住机遇!
李秀提到了“故土”!这是华夏最大的优势!
必须立刻启动最高级别的秘密研究计划,重新审视所有异常报告,寻找灵气存在的科学证据(如果科学还能解释的话),研究修行体系的可行性,评估潜在的社会风险,制定应对各种超自然事件的预案……
军队、教育、医疗、经济……所有领域都可能需要重新规划!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一场关乎国运的豪赌!
直升机降落在京城某处戒备森严的军用机场时,已是黄昏。
顾清源没有片刻休息,乘坐早已等候的专车,一路风驰电掣,穿过一道道荷枪实弹的岗哨,最终驶入了一处看似寻常、实则守卫等级堪称国家之最的四合院。
在秘书的引领下,她穿过静谧的庭院,走进一间灯火通明的书房。
沉稳如山、此刻却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焦虑的秦老,正独自坐在红木书桌后等待着她。
显然,他已经通过其他渠道知晓了紫竹苑外骚乱未平,而顾清源却突然紧急返京,必有惊天动地的大事。
“清源同志,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秦老开门见山,声音低沉而严肃。
顾清源站得笔直,深吸一口气。
顾清源迎着秦老锐利如鹰隼的目光,用尽可能平稳的声音,说出了那句足以载入史册的话!
“秦老,仙人亲口证实……灵气复苏,已经开始了。”
话音落下。
书房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秦老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了。
他那双见证过无数大风大浪、早已波澜不惊的眼睛,此刻瞪得极大,瞳孔深处清晰地映照出难以置信的惊骇!
他握着茶杯的手猛地一颤,杯盖与杯身发出一声清脆的磕碰声,几滴滚烫的茶水溅到了他熨烫平整的袖口上,他却浑然不觉。
这位执掌国家战略安全数十载、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老人,失态了。
“你……你说什么?”
秦老的声音带着一种近乎失声的沙哑,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喉咙里艰难地挤出来的。
“灵……气复苏?他……亲口说的?”
顾清源重重地点头。
......
京城的天,说变就变。
方才还是暮色沉沉的黄昏,转眼间便乌云压顶,豆大的雨点毫无征兆地砸落下来,噼里啪啦地敲打着四合院古老的青砖灰瓦,也敲打在顾清源紧绷的心弦上。
雨水顺着屋檐汇聚成线,如同此刻她心中纷乱流淌的思绪。
书房内,灯火通明,与外界的风雨飘摇形成鲜明对比。
秦老没有再急于追问,而是先亲手给顾清源倒了一杯热茶,推到她面前。
“清源同志,先定定神。”
秦老声音沉稳,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但顾清源能清晰地看到他眼底深处那抹挥之不去的凝重。
顾清源双手接过茶杯,温热的触感稍稍驱散了些许指尖的冰凉。
她深吸一口带着墨香和旧书气息的空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秦老,我知道这件事听起来多么不可思议。”
她率先开口,声音还有些微哑。
“但请您相信我,每一个字,都是李秀亲口所言,我敢以我的党性、我的生命担保。”
秦老缓缓点头,目光如炬,紧紧盯着她:“我信。若非如此,你也不会如此失态,更不会紧急返京。”
“现在,把你从进入紫竹苑开始,到离开露台的整个过程,每一个细节,李秀说的每一句话,甚至他的语气、神态,任何你觉得不寻常的地方,都原原本本、一字不落地告诉我。”
“不要有任何遗漏,也不要加入任何你自己的主观揣测。”
顾清源放下茶杯,坐直身体,如同最严谨的情报员汇报般,开始叙述。
她从跟着刘虎踏入那片宁静得诡异的苑区开始,描述那不同于外界的清新空气和奇异馨香;
说到客厅里见到李小乐、璃儿、刘星雨等人时的观感,特别是面对神龙和剑仙时那种源自生命层次的压迫感;
再到踏上露台,面对李秀时那种如同面对浩瀚星空的渺小与敬畏。
她复述了李秀那句允许她问两个问题的开场白,以及她提出的两个问题和李秀的回答。
当说到“蝼蚁聚散,何须在意”、“跳梁者自有取祸之道”时,她注意到秦老的眉头微微蹙起,显然在品味这话中蕴含的漠然与警告。
当说到“此间乃吾故土,吾在此,便是态度”时,秦老的眼中有精光一闪而过,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了一下。
最后,她几乎是屏住呼吸,再次清晰地复述了那最核心的断言:
“他望着远处,说了那句:‘因吾归来,天地法则微澜,灵机渐复。尔等所谓灵气复苏,已然开始。’并解释灵气乃‘天地本源之气,万物造化之基’,会引发草木有灵、鸟兽开智、凡人觉醒机缘造化等变化。”
“我追问该如何应对,他只回了四个字:‘顺其自然’。”
说完这一切,顾清源感觉像是跑完了一场马拉松,浑身虚脱,后背已被冷汗浸湿。
秦老久久没有说话,书房里只剩下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
他手指无意识敲击扶手发出的极轻微的、却仿佛能敲打在人心上的声响。
他的目光投向窗外沉沉的雨幕,仿佛要穿透这夜色,看清那迷雾重重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