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三十二年的初夏,渤海湾风平浪静。天津大沽口外,望楼上的哨兵例行公事地眺望着海天一色的远方。突然,他的目光凝固了——海平线上,先是出现了几个模糊的黑点,随即,黑点越来越多,连成一片,帆影幢幢,如同凭空生长出来的一片移动森林!
“船!好多船!”哨兵失声惊呼,揉了揉眼睛,确认自己没看错。那庞大的舰队阵容,远超寻常的商船队或水师巡逻编队。
随着舰队逐渐靠近,了望塔上的官兵们终于看清了那猎猎飘扬的旗帜——大明龙旗!以及代表钦差和神机营的特殊旌旗!
“是……是沈钦差的舰队!他们回来了!”消息像野火一样瞬间传遍了整个大沽口守军营地,随即以最快的速度向天津卫城、向北京飞报!
整个天津卫,乃至周边区域,都为之轰动!人们纷纷涌向海岸,翘首以盼。自从去年冬沈惊鸿率军南下,关于这支远征军的各种猜测和传言就从未停止过。有人担心他们葬身鱼腹,有人猜测他们铩羽而归,但更多的人,在心中期盼着胜利的消息。
当舰队缓缓驶入港湾,人们清晰地看到了那如山般庞大的福船船体,甲板上林立的身着红色战袄、持着奇特火铳的士兵,以及……那被押解在几艘特定船只上、垂头丧气、金发碧眼的西班牙俘虏!尤其是那个被单独看管、衣着仍显华丽却狼狈不堪的总督阿尔塞罗,更是引起了围观百姓的指点和议论。
“看!那就是红毛鬼的头子!”
“真的被抓回来了!沈钦差真的打赢了!”
“天兵威武!扬我国威!”
欢呼声、惊叹声,如同海潮般一波波响起。而当后续船只开始卸下那沉甸甸、封装严实,却依然能从木箱缝隙中隐约看到金银光泽的缴获财物时,整个港口更是陷入了沸腾!一箱箱,一担担,仿佛无穷无尽,在精锐士兵的严密护卫下,被小心翼翼地搬运上岸,装上早已准备好的骡马大车。那庞大的数量,在阳光下反射出的诱人光芒,让所有目睹者都感到窒息般的震撼。
“这得有多少银子啊……”
“怕是把红毛鬼的老巢都搬空了吧!”
天津的官员们早已得到快马通报,仓促间组织起盛大的迎接仪式。当沈惊鸿一身风尘仆仆却难掩锐气的戎装,出现在舷梯上时,所有迎接的官员,无论内心作何想法,此刻都不得不躬身行礼,表达对这位凯旋英雄的敬意。他们看着这个年仅十五岁的少年钦差,眼神复杂无比,有钦佩,有敬畏,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嫉妒。
沈惊鸿没有在天津过多停留。他下令由副将统领大队人马,押送俘虏和大部分财宝,按正常速度随后行进。而他本人,则只带着一小队最精锐的骑兵护卫,押解着西班牙总督阿尔塞罗等几名最重要的俘虏,以及装载着部分最精美、最具代表性财宝(如大型金器、宝石、宗教艺术品等)的几辆快车,辞别天津官员,跨上快马,朝着北京城方向,疾驰而去!
他要用最快的速度,将胜利的消息和最具冲击力的战利品,呈报给皇帝和太子!
沈惊鸿一行,如同旋风般掠过华北平原。他们日夜兼程,换马不换人,沿途所经州县,无不引起巨大轰动。
消息总是比马腿跑得更快。“沈钦差大胜归来,俘获西夷酋首,缴获金山银海!”的传闻,早已先于沈惊鸿的队伍,传遍了沿途城乡。当百姓们真的看到那风驰电掣的马队,看到被捆绑在马背上、形容狼狈的西洋贵人,看到护卫骑兵们身后车辆上那些即便蒙着布也难掩其华贵与沉重的箱笼时,那种亲眼所见的震撼,远非言语可以形容。
“快看!那就是被俘的红毛夷酋!”
“好家伙,瞧那箱子沉的,怕是都是金子吧!”
“沈青天!沈英雄!”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顿时,道路两旁的人群中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欢呼声。
许多地方官员也早早守候在官道旁,想要一睹这位传奇少年的风采,并试图邀请他入城歇息。但沈惊鸿只是于马上匆匆还礼,言明“圣命在身,不敢耽搁”,便继续策马扬鞭,绝尘而去,只留给众人一个坚定而神秘的背影。
这种高效率、近乎不近人情的赶路方式,以及那被严密看管却依然引人注目的俘虏和财宝,使得这场凯旋,本身就成了一场流动的、极具冲击力的胜利宣言。每一处经过的地方,都在狂热地议论着吕宋的大胜,议论着沈惊鸿的年轻有为,议论着天朝重新振作的赫赫武功。
北京城,早已得到了确切的讯息。整个京城都陷入了一种节庆般的躁动与期待中。太子朱常洛更是兴奋难耐,连续多日召集近臣商议迎接及献俘仪典事宜。皇帝万历虽然依旧深居简出,但也特意派人询问了数次。
六月十五,清晨。北京永定门外,旌旗招展,仪仗森严。太子朱常洛身着冕服,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出城十里,迎接凯旋的沈惊鸿!这是极高的礼遇,彰显着朝廷对此次大胜的无比重视。
成千上万的京城百姓,早已将官道两侧围得水泄不通,翘首以盼。
巳时刚过,远方尘土扬起,蹄声如雷。很快,一支精悍的骑兵队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为首一骑,正是沈惊鸿!他依旧穿着那身沾染征尘的戎装,腰挎父亲所赠战刀,虽然面带疲惫,但身姿挺拔如松,眼神明亮如星,顾盼之间,自有一般渊渟岳峙的气度。
“来了!来了!”人群顿时骚动起来。
沈惊鸿远远看见太子的仪仗,立即勒住战马,翻身而下,快步上前,于道旁单膝跪地,声音洪亮:“臣,钦差巡海宣慰使沈惊鸿,奉旨巡海宣慰,今已克竟全功,扬威域外,俘获夷酋,缴获贼赃,特回京复命!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的声音清晰地传遍了寂静的现场。
朱常洛激动地上前,亲手扶起沈惊鸿,仔细端详着他黝黑了些却更显刚毅的面庞,连声道:“沈卿辛苦了!快快请起!此战扬我国威,雪我国耻,卿之功绩,彪炳史册!”
这时,人们的目光都投向了沈惊鸿身后的俘虏和车辆。当西班牙总督阿尔塞罗及其主要部下被押解上前时,看着那些高鼻深目、神色惶恐的“红毛夷酋”,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巨大的欢呼和议论声。这些曾经遥不可及、凶残强大的西洋殖民者头目,如今却成了大明的阶下囚,这种视觉冲击力无比强烈。
而当士兵们将那几个特制的箱子打开,露出里面金光闪闪、宝光缭绕的珍品时——包括镶嵌着巨大宝石的黄金十字架、精雕细琢的黄金圣母像、成堆的未经打磨的各色宝石、以及许多叫不出名字但一看就价值连城的异域奇珍——整个迎接现场陷入了一片死寂,随即爆发出更加狂热的惊叹声!
阳光照射在这些财宝上,反射出令人眩晕的光芒。那庞大的体积,那纯粹的质地,那异域的风格,无不冲击着在场每一个人的感官。许多官员看得眼睛发直,呼吸急促。他们知道缴获甚丰,但绝没想到竟是如此惊人!这还仅仅是沈惊鸿先行带回的一部分!
“天佑大明!天佑大明啊!”一些老臣激动得热泪盈眶。
朱常洛看着这些财宝,也是心潮澎湃。他知道,这笔巨大的财富,对于如今国库空虚的大明意味着什么!这不仅仅是钱,更是沈惊鸿能力的证明,是他太子识人之明的体现,也是大明国运中兴的吉兆!
“好!好!好!”朱常洛连说三个好字,用力握着沈惊鸿的手,“沈卿,你不仅带回了胜利,更带回了希望!随孤入城,献俘阙下,陛下已在宫中等候!”
盛大的凯旋仪式开始了。沈惊鸿骑上高头大马,行走在队伍的最前列,太子仪仗随后,接着是被严密看押的西班牙俘虏队伍,最后则是那引人注目的财宝车辆。队伍浩浩荡荡,在京城百万士民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中,穿过永定门,沿着笔直的御道,向着皇城缓缓行进。
街道两旁,人头攒动,万头攒动。“沈青天!”“大明万胜!”的欢呼声此起彼伏,鲜花和彩带如同雨点般抛向队伍。许多百姓甚至激动地跪地叩拜,感谢沈惊鸿为他们死难的同胞报仇雪恨,扬眉吐气。
这场面,远比任何一场科举放榜或节日庆典都要热烈、都要疯狂!沈惊鸿的名字,在这一天,真正达到了如日中天的地步!他不仅是大明的英雄,更是无数普通百姓心中的守护神。
队伍最终抵达承天门外。接下来,将是在皇极殿前举行的盛大献俘仪式,万历皇帝将亲自接受献俘,并犒赏有功将士。
沈惊鸿抬头,望着那巍峨的宫门,深深吸了一口气。他知道,宫门之后,等待他的不仅是无上的荣耀,或许还有更加复杂的朝局和未来的重重挑战。但此刻,他心中充满了平静与坚定。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穿越者的价值,也为这个古老的帝国,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属于他的时代,正伴随着这凯旋的号角,正式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