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馆谈判因陆寒琛的介入不欢而散,表面上的僵持之下,暗流愈发汹涌。周慕深看似暂时退让,但苏晚晴和陆寒琛都清楚,这条毒蛇绝不会轻易放弃到嘴边的肥肉,他必然在酝酿新的、更隐蔽的攻势。
陆寒琛离开前那句“小心他可能从你身边的人下手”的警告,如同警钟在苏晚晴心中长鸣。她立刻下令,将父母以及几位核心元老(如福伯)的安保等级提升至最高,并进行了临时的、隐秘的转移。苏氏集团内部也进行了一轮低调但彻底的人员背景复查,尤其是可能接触到核心机密的中高层。
然而,攻击来得比她预想的更快,方向也更为刁钻。
首先发难的并非周慕深直接掌控的力量,而是几家看似与周氏毫无关联的海外离岸基金。它们在同一时间,通过复杂的交叉持股和匿名账户,开始在二级市场上悄无声息地、小批量地吸纳苏氏集团的散股。动作极其隐蔽,若非影梭一直监控着苏氏股票的异常资金流向,几乎难以察觉。
这并非为了恶意收购(持股比例远未达到),更像是一种试探,一种对苏氏股价和股东信心的压力测试。同时,几家与苏氏有长期合作关系的供应商和渠道商,开始以各种“不可抗力”为由,要求重新谈判合作条款,条件变得苛刻,其中两家甚至提出了提前结算大额应收账款的要求。
资金链,这个企业的命脉,开始感受到外来的压力。周慕深没有选择正面强攻,而是采用了更阴险的、釜底抽薪的策略,试图从外围削弱苏晚晴的根基,让她在后续关于“熔炉”的谈判中,因后方不稳而被迫让步。
与此同时,周慕深对“熔炉”技术本身的觊觎也未曾停歇。他麾下的研究团队在分析了苏晚晴提供的那份“研究副本”后,虽然获得了一些关于能量约束和稳定化的前沿理论,但在最关键的、如何与那被约束的能量本源建立安全连接并进行有效控制的环节上,却遇到了无法逾越的障碍。
那份副本,苏晚晴刻意隐去了基于父亲星图核心模块的“意识锚点”认证部分。没有这个独一无二的“钥匙”,任何试图直接接触或深度控制能量本源的行为,都会引发能量场的剧烈排斥,轻则设备损毁,重则引发难以预料的能量反噬。
周慕深尝试了数次,损失了数台昂贵的探测设备后,终于意识到自己被耍了。苏晚晴给他的,是一块能看到却吃不到的“画饼”。这让他更加确信,必须将苏晚晴本人,或者至少是那个真正的“钥匙”,掌控在自己手中。
面对周慕深双管齐下的逼迫,苏晚晴并未慌乱。商业上的挤压,她早已预料,并提前做了部分准备。她一方面指示集团财务和法务部门,稳妥应对供应商和渠道商的发难,必要时可以牺牲部分短期利益换取时间,同时启动了几个隐藏的备用资金池,确保集团运营不受影响。
另一方面,对于股市上的暗流,她并未采取直接护盘的动作,以免暴露实力和引起市场恐慌。反而授意影梭,反向追踪那些离岸基金的最终资金来源,试图找到与周慕深直接关联的证据。
至于“熔炉”的技术壁垒,这正是她刻意营造的局面。她就是要让周慕深看得见,摸不着,心急如焚。
“是时候,给他一点真正的‘惊喜’了。”苏晚晴对叶深说道,眼中闪过一丝冷光。周慕深想从她身边的人下手,想从商业上挤压她,那她就让他也尝尝,后院起火的滋味。
她拿起加密通讯器,联系了白鸦。
“之前让你准备的,关于周氏旗下‘星海生物’那份见不得光的‘特殊营养剂’人体试验数据,可以‘不小心’泄露给一直盯着他们的那家海外公益组织了。记住,要看起来像是一次意外的内部人员爆料。”
釜底抽薪?她也会。而且,她会挑对方最痛的地方下手。这场博弈,从来就不是只有周慕深会出招。苏晚晴的反击,悄然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