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辉夜协助陆压推动妖族化形改革的同时,云清也将一部分精力,投入到了另一项更为艰难、也更为惊世骇俗的研究之中——巫族肉身再造,乃至祖巫复活的可行性探讨。
巫族,乃盘古精血混合大地浊气所化,不修元神,只练肉身,血脉之力强大无比。十二祖巫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各自掌控一种天地法则,肉身之强横,几近不死不灭。然而,巫妖量劫惨烈,十二祖巫相继陨落,大多真灵溃散,肉身崩毁,巫族也因此元气大伤,退出洪荒主角舞台。
玄旻作为身负祖巫玄冥本源的巫族少年,虽投身医道,但内心深处,未尝没有对族群往昔辉煌的追忆与对祖巫们的一丝怀念。他曾向云清提及,是否有可能,以医道手段,尝试再造巫族强横肉身,甚至……汇聚祖巫残留于世间的血脉信息与法则碎片,尝试“复活”祖巫?
这个想法,堪称逆天。祖巫陨落,乃天道定数,其真灵大多已彻底消散于天地间,复活谈何容易?即便只是再造一具拥有祖巫级肉身的躯壳,也是难如登天。
但云清却并未直接否定。他深思良久,回想起自己以功德补天、凝聚医道印记、乃至改良轮回的种种经历。天道定数,并非绝对不可易。关键在于,方法是否契合“道”,力量是否足够。
“祖巫虽陨,其道犹存。”云清对玄旻说道,“风雨雷电,时间空间,金木水火土……这些他们曾执掌的法则,依旧在洪荒运转。他们的血脉信息,也并未彻底消失,而是散落于幸存的巫族血脉中,乃至烙印在天地间的某些特定区域。”
他的思路,与复活一个拥有完整记忆和意识的祖巫不同,那几乎不可能。他设想的是另一种形式的“复活”——汇聚散落的祖巫本源与法则碎片,以无上医道与造化之功,重塑一具能够承载并重新执掌相应法则的“祖巫之躯”,并点化其灵性,使其成为该法则的新一代化身或守护者。
这具新的祖巫之躯,可能没有前世的记忆,但拥有纯粹的血脉力量和法则权柄,其存在的意义,便是为了平衡天地法则,守护洪荒。这更像是一种“传承”与“新生”,而非简单的死而复生。
要实现这一构想,需要解决几个核心难题:
第一,血脉与法则碎片的收集与提纯。祖巫本源散落天地,极其稀薄且混杂。云清计划,一方面由玄旻带领巫族弟子,前往各处巫族圣地、古战场,以自身血脉共鸣,收集残留的祖巫气息与精血烙印;另一方面,他亲自出手,以神农鼎巡游洪荒,鼎身之上的造化纹路对高等生命本源有着特殊感应,可辅助搜寻和吸引那些无主的祖巫法则碎片。同时,还需解析玄旻体内的玄冥本源,作为模板和参照第二,肉身胚体的打造。祖巫肉身强横,寻常材料根本无法承载其力量。云清将主意打到了不周山本身!不周山乃盘古脊梁所化,蕴含最原始的盘古之力与大地浊气,正是打造祖巫肉身的最佳材料。他计划截取部分不周山核心之石,辅以混沌泉眼的本源生机、以及收集来的祖巫精血烙印,以神农鼎为炉,进行长时间的淬炼与雕琢,塑造出最初的肉身胚体。这个过程,需要极其精妙的能量控制和造化之功,稍有不慎,便会前功尽弃。
第三,灵性的点化与法则的赋予。这是最关键,也最依赖云清医道境界的一步。塑造出的肉身胚体,最初只是死物。需要云清引动医道天道印,沟通洪荒对应的天地法则(例如,若要重塑雨之祖巫玄冥的躯体,便需引动洪荒水之法则与寒冰法则),将法则之力与收集提纯后的祖巫本源一起,如同“绘制经络”般,小心翼翼地“写入”肉身胚体的每一个微粒之中。同时,以自身蕴含无限生机与造化意念的天医元炁,混合一丝功德金光,点化这具法则之躯,催生其最原始的、与对应法则共鸣的“灵性”。这种灵性最初可能如同初生的婴儿,纯粹而空白,但其成长潜力巨大,未来将成为该法则的守护者。
这是一个庞大而长期的工程,甚至可以说是在挑战造物的权柄。云清深知其艰难,但他愿意尝试。这不仅是为了完成玄旻的心愿,更是对自身医道的一次终极考验,也是为洪荒找回部分失衡的古老力量,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大危机(如无量量劫、混沌魔神)。
他在天医门最深处,专门开辟了一处禁地,名为“造化庐”,开始着手进行前期的研究与准备工作。收集祖巫气息、解析玄冥本源、淬炼不周山石……每一步都需耗费无数心力与资源。
玄旻全程参与,他既是研究的助手,也是重要的血脉模板提供者。看着师尊为了巫族的希望而殚精竭虑,他心中充满了感激与崇敬,修行也更加刻苦。
当云清正式启动对第一具祖巫肉身胚体(以玄冥为模板)的淬炼时,造化庐内,神农鼎轰鸣,混沌之气缭绕,不周山石在鼎内沉浮,与玄冥本源气息相互交融,隐隐散发出令人心悸的古老波动……
巫族肉身再造,祖巫复活方案,这堪称逆天而行的医道壮举,就在这不周山深处,悄然拉开了序幕。其成败,不仅关乎巫族未来,更将深远地影响整个洪荒的格局与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