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官教导队的课堂,设在了一个宽敞的大地主院落里。
院子被清理得干干净净,黑板是用木炭涂黑的门板,讲台是几个叠起来的弹药箱。
条件虽然简陋,但气氛却异常严肃。
台下,坐着的是整个天堂寨根据地的军事精英。
从身经百战的团长,到刚刚提拔起来的排长,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讲台上那个年轻的身影上。
李云龙、丁伟、孔捷三人坐在第一排,脸上虽然还带着昨日比武留下的淤青,但那股桀骜不驯的劲头,已经被彻底打了下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夹杂着好奇和审视的复杂神情。
倒要看看,这位能把他们三个联手都轻松撂倒的旅长,到底能在嘴皮子上,讲出什么花来。
李逍遥没有拿任何讲稿。
站上讲台,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
“今天,是我们的第一堂课。”
开场白,简单直接。
“我不跟你们讲什么世界军事格局,也不跟你们谈什么大战略。今天,我们就讲点最基础,最实在的东西。”
拿起一根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六条战术原则。
“这是我们独立旅未来作战的六条基本原则,也是你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刻在骨子里的东西。”
李逍遥的手指,点在了第一条上。
“第一,一点两面。什么意思?就是在进攻时,要集中优势兵力,选择敌人防线最薄弱的一点,进行猛烈突击。撕开一个口子后,迅速向两翼扩展,而不是平均用力,处处开花。”
他看向台下的军官们。
“我们不是国军,没有那么多兵力去打什么堂堂正正的阵地战。我们的打法,就要像一把锥子,狠狠地扎进敌人的心脏!”
手指移到第二条。
“第二,三三制。这个是基础中的基础。以班为单位,化整为零,拆分成三个战斗小组。每个小组三人,互为犄角,互相掩护,形成一个最基本的火力单元。进攻时,小组交替掩护跃进。防守时,小组构成交叉火力网。这是我们所有战术的细胞,必须练到炉火纯青。”
“第三,四组一队。一个步兵班,除了三个战斗小组,还要有一个班长和副班长组成的指挥小组。战斗时,指挥组负责观察战场,下达命令,随时准备支援火力最需要的地方。”
“第四,四快一慢。快,指的是向敌前进要快,冲击要快,扩张战果要快,追击敌人要快。慢,指的是发起总攻前的准备工作要慢。要把侦察、部署、动员,所有工作都做到位,做到万无一失。宁可慢,不可错。”
“第五,三猛。猛打、猛冲、猛追。一旦抓住机会,就要像饿狼看到肉一样,用最凶狠的劲头,把敌人打垮,打残,打怕,不给敌人任何喘息的机会。”
“第六,三种情况三种打法。对付防御稳固的敌人,要先侦察,找到弱点再打。对付正在前进的敌人,要拦头、截尾、斩腰,打他个措手不及。对付快要崩溃的敌人,要大胆穿插,分割包围,猛追猛打,扩大战果。”
六条原则讲完,台下的军官们,有的若有所思,有的则是一脸茫然。
这些东西,听起来简单,但组合在一起,却构成了一套他们从未接触过的,全新的作战体系。
李逍遥没有急着解释理论。
走到旁边一个巨大的沙盘前,沙盘上,已经按照天堂寨周边的地形,制作出了一个微缩的攻防模型。
“在讲这些原则的具体应用之前,我们先来复盘一下,我们以前,是怎么打仗的。”
抓起一把代表着进攻方的红色小旗,随手插在了沙盘上的一处开阔地上。
那些红旗,插得密密麻麻,几乎挤成了一团。
“我们以前打冲锋,讲究的是什么?是气势!”
声音,陡然提高了几分。
“冲锋号一响,全军出击!排成密集队形,像潮水一样,一波接着一波,用人命,去填平敌人的防线!用我们的刺刀,去跟敌人的机枪阵地拼命!”
这番话,说得台下很多军官,都下意识地挺起了胸膛。
这正是他们最熟悉,也最引以为傲的作战方式。
“这种打法,勇则勇矣。”
李逍遥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沉重。
“但是,同志们,你们有没有想过,每一次冲锋,我们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多少好弟兄,还没冲到敌人跟前,就倒在了半路上?”
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这是勇敢吗?不,在很多时候,这叫愚蠢!这叫对自己弟兄的生命,不负责任!”
这句话,像一块石头,砸进了平静的湖面。
台下的军官们,一片哗然。
李云龙的眉头,也皱了起来。
觉得,旅长这话,说得太重了。
李逍遥没有理会他们的反应,而是开始在沙盘上进行推演。
没有空讲那些枯燥的理论,而是直接用最直观的方式,向所有人展示,新旧两种战术,在同一个攻坚场景下的,巨大差异。
沙盘上,模拟的是一个由日军小队防守的高地。
高地上,有一个机枪碉堡,和几个散兵坑。
“现在,我们用老办法来打。”
指挥着那片密密麻麻的红色旗帜,开始向高地发起冲锋。
“冲锋号吹响,一个排的兵力,五十多号人,从正面,向高地发起冲锋!”
代表日军机枪的那个模型,开始“开火”。
李逍遥的手,如同无情的判官,将冲在最前面的十几面红旗,一把扫进了旁边一个写着“阵亡”的盒子里。
“弟兄们冲到半山腰,伤亡过半,但凭借着一股血勇,终于冲到了碉堡下面!”
“然后呢?机枪碉堡的射击死角,是我们的机会,也是敌人的陷阱!他们会扔手榴弹!”
抓起几粒代表手榴弹的小石子,扔进了挤在碉堡下的红旗堆里。
随后,又是十几面红旗,被他扫进了“阵亡”的盒子里。
“最后,剩下的弟兄,用身体,用炸药包,终于端掉了这个碉堡。但是,一个排,五十多号人,打下来,还剩下几个?”
沙盘上,只剩下了寥寥无几的几面红旗,孤零零地插在高地上。
整个课堂,一片死寂。
所有军官,都看得心头发沉。
这个场景,他们太熟悉了。
打的每一场仗,几乎都是这样,用巨大的伤亡,去换取一个微不足道的胜利。
“现在,我们换一种打法。”
李逍遥将沙盘清理干净,然后,只拿起了三面蓝色的小旗。
代表着一个战斗小组。
“同样是这个高地,我们,只用一个战斗小组,三个人,来打。”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觉得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三个人,去攻击一个有机枪碉堡的,由十几个人防守的高地?
推演,开始了。
“进攻开始。首先,我们需要确定敌人的主火力点位置。A组员,负责火力侦察。”
一面蓝旗,利用地形掩护,迅速移动到一个有利位置,对着高地开了几枪,然后立刻转移。
高地上的机枪,立刻开火,暴露了自己的位置。
“很好,敌人的机枪位置已经确定。b组员,机枪手,负责火力压制。”
第二面蓝旗,在侧翼一个更隐蔽的位置,架起了机枪,对着那个碉堡的射击孔,进行长点射压制。
哒哒哒……
代表日军的机枪,瞬间哑火。
“c组员,利用机枪压制的窗口期,从另一侧,向前跃进,寻找新的攻击位置。”
第三面蓝旗,如同猎豹一般,利用一个个弹坑和土坎作为掩护,飞快地运动到了距离碉堡只有五十米的一处死角。
“现在,c组员投掷手榴弹,清除碉堡。”
一枚代表手榴弹的小石子,被精准地扔进了碉堡的模型里。
轰!
代表机枪碉堡的模型,被拿掉了。
“敌人的主火力点已被摧毁。现在,A、b组员交替掩护,c组员作为尖刀,三人协同,清剿残敌。”
三面蓝色的旗帜,如同三把锋利的匕首,以一种行云流水般的配合,从不同的方向,切上了高地。
不到五分钟,高地上所有代表敌人的模型,都被清理干净。
而那三面蓝色的旗帜,一面不少,稳稳地插在了高地的顶端。
沙盘推演结束。
整个课堂,依旧是一片死寂。
但这一次,不再是沉重,而是震撼。
一种被颠覆了认知的,无以复加的巨大震撼。
在场的所有军官,都像是石化了一样,死死地盯着那个沙盘。
脑子里,一片轰鸣。
原来……仗,还可以这么打?
许久,一个激动的声音,打破了沉寂。
“他娘的!”
李云龙猛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两眼放光,指着那个沙盘,声音都在发抖。
“他娘的!这玩意儿要是早点教给老子,上次打山崎大队,老子能少死一半的弟兄!”
他的话,说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那种用人命去填的打法,和眼前这种用脑子,用战术去打的仗,简直就是两个世界的东西。
这已经不是战术上的优劣了。
这是一种降维打击!
课堂的气氛,从最初的不屑,到震惊,再到此刻,已经彻底变成了兴奋和狂热。
所有人的眼神里,都燃烧起了熊熊的火焰。
像是发现了一个新世界的孩子,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探索,去学习。
李逍遥看着台下那一张张激动的脸,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知道,思想的种子,已经种下去了。
“理论课,今天就到这里。”
他宣布道。
“明天,进行实战对抗演习。”
目光,落在了李云龙和丁伟的身上。
“由李云龙,指挥他的一团,作为蓝军。由丁伟,带领用新战术,临时武装起来的民团改编部队,作为红军。”
“我倒要看看,是你们的老经验厉害,还是我们的新战术,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