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县城药铺开设培训,分享经验
盛夏的午后,县城清禾药铺分店的后院里,摆着几十张小板凳,坐满了前来听课的百姓。院子中央的石桌上,整齐摆放着薄荷、金银花、甘草等常用草药,陆清穿着素色长衫,正耐心地为大家讲解着每一味草药的功效与用法——这是她开设的“草药知识小课堂”,每周三下午开课,免费教百姓辨识草药、熬制简单汤药,至今已举办了近十期。
开设小课堂的想法,源于一次问诊。之前有位村民因误将断肠草当作金银花泡水喝,险些中毒,虽经陆清及时救治脱离危险,却让她意识到,普通百姓对草药知识的匮乏,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从那时起,她便决定开设免费课堂,普及基础医药知识,让百姓既能学会辨别常用草药,也能掌握一些简单的自我调理方法。
“大家看,这是金银花,花瓣细长,颜色呈黄白相间,闻着有淡淡的清香,能清热解毒,夏天用来泡水喝,能预防中暑;而和它长得有些像的断肠草,花瓣较宽,颜色偏深,闻着有股异味,含有剧毒,误食会危及生命。”陆清拿起两株草药,放在百姓面前对比,“辨别它们,关键看花瓣形状和气味,千万不能混淆。”
百姓们纷纷凑上前,仔细观察着两株草药的区别,有的还拿出纸笔,认真记录着陆清说的每一句话。一位中年妇人一边记笔记,一边感慨:“以前我总觉得草药看着都一样,听陆大夫这么一说,才知道里面有这么多学问,以后再也不敢随便采草药泡水喝了。”
讲解完草药辨识,陆清又教大家熬制简单的“清热解暑汤”。她将金银花、菊花、甘草按比例放入陶罐,加入适量清水,用文火慢熬,一边熬制一边讲解:“熬制汤药时,火候很关键,这种清热的汤药要用文火,熬煮半个时辰即可,时间太长会破坏药效。”
陆月和徒弟周明则在一旁帮忙,为百姓分发提前准备好的草药包,里面装着熬制清热解暑汤所需的药材,方便大家回家后自己尝试。“大家回去后,按照师父教的方法熬制,每天喝一碗,能有效预防中暑。”陆月笑着对百姓说。
课堂上,百姓们踊跃提问,陆清都耐心一一解答。有位大爷问:“陆大夫,我家孙子总爱咳嗽,有没有什么简单的草药能缓解?”
陆清笑着回答:“大爷,您可以用川贝和梨一起蒸,川贝能止咳化痰,梨能润肺生津,对小儿咳嗽很有帮助。蒸的时候要把梨核挖掉,放入川贝和少量冰糖,蒸半个时辰即可。”
大爷连忙记下,高兴地说:“太好了!回去我就给孙子试试,谢谢陆大夫!”
“草药知识小课堂”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县城,每次开课,后院都座无虚席,不仅有普通百姓,还有不少药铺的学徒和小贩前来听课。大家都觉得这样的课堂既实用又贴心,能学到很多平时接触不到的医药知识。
有一次,课堂上来了一位特殊的听众——仁安堂的掌柜李三石。自从上次陆清帮他渡过难关后,他便一心想提升自己的医药知识,得知清禾药铺开设免费课堂,特意前来学习。课堂上,他听得格外认真,笔记记了厚厚的一页,遇到不懂的问题,还主动向陆清请教。
“陆大夫,您刚才说的辨别黄芪品质的方法,我还是不太明白,您能再讲一遍吗?”课后,李三石拿着笔记,恭敬地问。
陆清笑着点头,拿起一株黄芪,再次讲解:“辨别黄芪,要看表皮的纹路和断面的‘菊花心’,表皮纹路清晰、断面菊花心明显、质地紧实的就是优质黄芪。你看这株,纹路模糊,断面松散,品质就差一些。”
李三石恍然大悟,对着陆清连连道谢:“谢谢陆大夫,您这么一说我就懂了。以后我一定常来听课,多学些医药知识,好好经营药铺。”
随着“草药知识小课堂”的持续举办,清禾药铺的口碑也进一步提升。百姓们不仅认可陆清的医术,更敬佩她的仁心——愿意免费分享医药知识,只为让大家少受病痛折磨。越来越多的人将清禾药铺称为“良心药铺”,无论是看病抓药,还是购买护肤品、香包,都会第一时间想到清禾药铺。
甚至有周边县城的百姓,特意趁着周三下午赶来听课,听完课后再顺便抓些药、买些特色产品。一位从邻县赶来的大妈说:“我听亲戚说清禾药铺的陆大夫开了免费课堂,特意来学习。陆大夫讲得太好懂了,还免费送草药包,真是个好人!”
看着课堂上百姓们认真的神情和课后满意的笑容,陆清心里满是温暖。她知道,开设小课堂虽然会占用自己不少时间和精力,却能真正帮到百姓,让大家掌握基础的医药知识,学会自我调理,减少因知识匮乏而导致的病痛。这不仅是医者的责任,也是清禾药铺“仁心济世”理念的体现。
这天晚上,陆清和陆墨、陆月坐在院子里,聊起小课堂的事。陆墨笑着说:“姐,现在咱们的小课堂越来越火了,每次都有新面孔来听课,还有不少人听完课后成为药铺的老顾客,真是一举两得。”
陆月也点头说:“是啊姐,每次看到大家学到知识后开心的样子,我就觉得特别有意义。以后我也要跟着你一起讲课,帮你分担。”
陆清摸了摸陆月的头,眼里满是欣慰:“好啊,以后你就当我的小助手,咱们一起把小课堂办得更好。只要能帮到大家,就算再辛苦也值得。”
月光洒在院子里,温柔而明亮。陆清知道,“草药知识小课堂”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她还会继续用自己的方式,传递医药知识,践行医者仁心,让清禾药铺不仅是一家治病救人的药铺,更成为百姓心中值得信赖的“健康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