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建国缓缓开口。
“这孩子来了咱家这么久,和咱们早就是一家人了,收养她,我没意见。”
得到父亲的支持,陆明远心里更有底了。
显然王桂芝和陆建国早就商量过了,所以陆建国回答的这么干脆。
王桂芝笑着对陆明远说道。
“你老妹子都不用问,她不是连小麦的名字都想好了吗?”
“陆明春,春天多好啊,这名字我也喜欢,要是真养着了,我们就用这个名字吧?你觉得咋样?”
陆明远看着老妈这么兴致勃勃的样子,点了点头。
“好好好,你们说了算,叫什么都行。”
“你们兄妹几个的名字就明香的名字是我们俩起的,你跟老大的名字是你们爷爷起的,我觉得还挺好的。”
陆明远也点了点头。
他以前听陆建国说过,光辉灿烂,前程远大。
所以他们哥俩的名字一个叫辉,一个叫远。
“爷爷取的名字确实挺好的,现在咱们给小麦也定了名字,有了名字,小麦就不是孤单单的一个人了。”
王桂芝点了点头,接着说。
“收养了小麦,以后家里开销又要多一些了,不过咱也不怕,咱家这日子是越过越好了,你爹这腿这两天也见好了。”
陆建国应了一声。
“我这腿自从开了春,就再也没疼过,看来去打针还是有点用的。”
“这日子肯定越过越好,养小麦也不用你们操心,我跟你妈就当自己的孩子养了,钱什么的也够。”
陆明远就这样应了下来。
三天的考试时间过得很快。
陆明香在考场奋笔疾书,陆家人在家里紧张的很。
每天早晨一起来就面朝东方双手合十,估计要把自己知道的神仙都拜遍了。
陆明远每天看着好气又好笑。
好不容易等到考试结束那天下午。
王桂芝一早就让陆建国去赶集,买了好多陆明香爱吃的菜。
下午,陆明远刚要出门。
结果就被急匆匆找来的刘大勇给拦住了。
“陆哥!陆哥!”
陆明远停下脚步,疑惑地看着刘大勇。
“大勇,你这是咋啦,这么着急?”
刘大勇气喘吁吁地说:“幸好你没走,我这是紧赶慢赶,幸好赶上了。”
陆明远看着刘大勇脸上表情凝重,目光带着焦急之色,就觉得有些不对劲儿,忙问。
“咋了?是不是山上出事了?”
“对!”
两人一边往山上走,陆明远一边听刘大勇说话。
“今天早晨我跟王大叔一起去山上,照例检查这些药材有没有问题,上午检查的那片还没事儿,结果下午的时候,发现好几十亩地的柴胡都出了问题。”
“什么?详细点说。”
“我看叶片有些发黄,我一开始以为没什么事儿,可能是土地肥力没跟上,但是再一检查,应该根腐病。”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刘大勇解释道:“这柴胡的根腐病是由一种真菌引起的,一旦发病,柴胡的根部会逐渐腐烂,植株就会慢慢枯死。”
“要是不及时控制,咱们种的柴胡可能都得遭殃。”
陆明远问道:“现在有多少亩地已经染上了?是你那片套种地有问题,还是那些单独的也有问题。”
“差不多三四十亩,两种地都有问题,王大叔想办法把这一片隔离开呢。”
陆明远听后,心里一紧,加快了脚步。
到了山上那片柴胡地,他蹲下仔细查看病株,幸好不是非常严重,也就是叶片边缘有些发黄。
幸好这两人勤快,每天都仔细检查。
要是发现的晚,那可真就麻烦了。
陆明远眉头紧锁,然后对刘大勇说道:“得赶紧想办法控制住,不然损失就大了,你有什么招吗?”
刘大勇这时候有些磨磨唧唧起来。
陆明远抬起头看着他,这时候他吞吞吐吐的说道。
“我,其实我还真不知道,因为当时种的不是柴胡,所以我……”
刘大勇有些紧张,他生怕陆明远因为这件事,对他产生什么想法,但事情已经是这样了,他也没有推卸责任。
“对不起陆哥,我确实缺乏这方面的经验,我回去翻翻书,你放心,一定找出个办法来。”
陆明远点了点头,站起身来,伸手拍了拍刘大勇的肩膀。
“没事儿,你也刚毕业,又有一段时间没接触过这些了,忘了,不知道也都正常,咱们慢慢来,都学着点儿。”
刘大勇没有想到,陆明远竟然会这么说。
他一时间激动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刘大勇眼眶微微泛红。
“哥!我一定,我一定想办法!你放心,这些柴胡肯定能保住!”
陆明远也郑重的点了点头,他说道。
“你先去我家,跟我妈说我有事不能去城里接我妹了,先告诉她一声,免得她以为我去了。”
“然后你再让我妈给我找一本书,应该在我床头上,皮儿好像是绿色的,拿来给我,这有大用。”
刘大勇也是心急如焚,应了一声就赶紧去了。
陆明远之所以要找这本书,是因为这本书是去农科院买种子的时候。
那个负责卖种子的女主任给他的,说是里面是一些很实用的心得。
陆明远想起这本书里,他曾经看到过治疗柴胡根腐病的方法。
这时候,远处的王进才回来了。
他看到了陆明远一个人站在这儿,就急忙说道。
“我已经检查了一个遍,受害的应该是37亩地,其余的没事儿,我准备待会儿撒点儿生石灰,做个隔离带。”
“干得好。”陆明远肯定道:“王叔,你有啥好办法?”
王进才说道:“有的,不用太担心,这其实都是小病。”
“我那会儿都用生石灰和多菌灵,我记得用这两种东西按比例调配成溶液灌根,能抑制病情蔓延。”
“可就是有一条。”
王进才挠了挠头,说道。
“就是有点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