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阳光斜斜地照进“建国建材零售店”,把货架上的浅灰色瓷砖映得发亮。李建国正蹲在地上整理一箱水泥钉,指尖沾了点灰白色的粉末,他随手在围裙上擦了擦——这条藏青色围裙是妻子王秀兰去年给他做的,口袋上还绣了个小小的“建”字,边角已经洗得有些软,却比以前穿的西装更让他自在。
店里很安静,只有挂在墙上的石英钟“滴答”作响,钟旁边就是他去年写的“不赌、稳赚”四个字,用红色马克笔写在白色木板上,字体算不上好看,却笔笔用力。货架最上层摆着几箱样品瓷砖,是他精挑细选的,性价比高,适合县城里的自建房住户;下层则是水泥、沙子、五金件,码得整整齐齐,每样东西的价格都用红色标签标好,一目了然——不像以前开建材厂时,账本上满是应收未收的工程款,看得人心里发慌。
“老李,电话!儿子打来的!”王秀兰从里屋走出来,手里拿着老年机,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雀跃。她穿着一件碎花衬衫,头发用发绳简单束在脑后,手里还拿着本记账本,上面记着这月的零售流水——每月赚3万多,不多,却够一家人开销,还能存下点给儿子当学费。
李建国连忙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快步走过去接电话。“爸!我考上研究生了!学校刚出的拟录取名单,我在第一栏!”电话那头,儿子李阳的声音又亮又脆,像初秋的阳光一样让人舒心。李建国的手顿了顿,指节微微发颤,他张了张嘴,好半天才说出话:“好……好!阳阳,你真棒!啥时候回家?爸给你做你爱吃的红烧肉。”
“下个月放暑假就回,到时候帮你看店!”李阳笑着说,“对了爸,我妈说你最近不熬夜算账了?挺好,别太累。”
“不累,现在店里事儿少,你妈跟我搭把手,轻松着呢。”李建国说着,看了一眼王秀兰,她正站在旁边笑,眼里亮晶晶的。挂了电话,李建国还没回过神,王秀兰就递过来一杯温水:“看你,手都抖了。”
“这小子,没白疼。”李建国喝了口温水,心里暖得发烫。他想起儿子高中时,自己忙着跑工程,每天早出晚归,儿子放学回家连口热饭都吃不上,只能泡方便面;有次儿子发烧,王秀兰给他打电话,他正在外地催工程款,只能让邻居帮忙送医院。那时候总想着“等赚了大钱,就好好陪家人”,却没想到,赚大钱的执念没实现,反而把家里的日子过得鸡飞狗跳——建材厂亏损时,家里连买菜都要算着花,王秀兰偷偷抹眼泪,儿子也变得沉默寡言。
“晚上请你那些老伙计来家里吃饭吧,庆祝一下。”王秀兰一边收拾记账本,一边说,“你跟老张他们也有阵子没聚了。”
李建国点头:“行,我下午早点关店,去菜市场买块五花肉,再买点阳阳爱吃的虾。”
傍晚时分,老张几个老伙计如约来家里。客厅里摆了张折叠桌,桌上摆着红烧肉、油焖大虾、凉拌黄瓜,还有一瓶二锅头。老张是以前建材厂的老客户,知道李建国以前的难处,举起酒杯说:“老李,恭喜啊!阳阳考上研究生,你这日子算是熬出头了!”
李建国笑着举杯,喝了口酒,酒液辛辣,却暖到心里:“啥熬出头,现在这样就挺好。以前总想着扩厂子、接大工程,赚大钱,结果呢?钱没赚到,还把家里人晾在一边。现在开个小店,每天守着你嫂子,等阳阳放假回来,踏实。”
“可不是嘛!”旁边的老王也附和,“以前你天天跑工地,跟我们喝酒都心不在焉,总想着工程款。现在你看你,话都多了。”
李建国夹了块红烧肉放进嘴里,肉质软烂,是王秀兰的手艺。他想起以前忙工程时,王秀兰也总给他做红烧肉,可他要么在工地吃盒饭,要么陪客户喝酒,很少能在家好好吃一顿。有次王秀兰把红烧肉装进保温桶送到工地,他正跟包工头吵工程款的事,没顾上吃,后来肉凉了,王秀兰默默把保温桶拿回去,没说一句话——现在想起来,心里还挺不是滋味。
“对了老李,前段时间我好像看到林晟了,在建材市场帮人搬货。”老张突然提起林晟,语气里带着点试探。
李建国手里的筷子顿了一下,随即又夹了口黄瓜,淡淡道:“哦,见过一次,打了个招呼。”他没再多说,也没提以前林晟欠他钱的事——那些事像落在身后的灰尘,风一吹,就散了。以前他还会怨林晟,觉得是林晟把他的建材厂拖垮,现在却觉得,要不是那段日子,他也不会明白“稳”的重要,也不会有现在的安稳日子。
“不提他了,”老张连忙岔开话题,笑着说,“来,老李,再喝一杯!祝你儿子前程似锦,你这小店生意越来越红火!”
“好,喝!”李建国举起酒杯,跟老张碰了一下,酒液下肚,暖得他心里熨帖。
送走朋友,李建国回到建材店。王秀兰已经把店里收拾好了,货架上的东西摆得整整齐齐,记账本放在收银台的抽屉里,上面夹着一支铅笔。墙上的家人照片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温馨——照片是去年春节拍的,儿子站在中间,他和王秀兰站在两边,每个人都笑得眉眼弯弯。这张照片是他特意放大的,挂在店里最显眼的位置,每次整理货架时看到,心里就满是踏实。
“在想啥呢?”王秀兰走过来,递给他一杯热茶。
李建国接过茶,看着照片,轻声说:“以前总觉得,赚大钱、开大厂才叫成功,现在才知道,一家人平平安安,每天能一起吃饭、说话,才是真的好。这辈子这样,我满足了。”
王秀兰笑了,拍了拍他的胳膊:“可不是嘛!以前你天天在外头跑,家里像没你这个人似的。现在好了,你守着店,我帮你算账,阳阳放假回来还能搭把手,这样的日子,比啥都强。”
李建国点点头,喝了口热茶。窗外的夜色渐浓,县城里的路灯亮了起来,透过玻璃照进店里,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光影。他看着货架上的瓷砖、墙上的照片、还有王秀兰忙碌的身影,心里突然涌起一股从未有过的平静——以前追逐的“大钱”“大生意”,像握不住的沙子,越用力越容易漏;而现在手里的安稳,像这杯热茶,温温的,却能暖到心里。
他再也没提过以前的建材厂,没提过工程垫资的事,那些过去的焦虑和执念,都被店里的烟火气慢慢抚平了。现在的他,每天早上开门整理货架,中午和王秀兰一起吃午饭,晚上关店后散散步,偶尔和朋友喝喝酒,等着儿子放假回家——这样的日子,没有大起大落,却满是幸福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