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春日研学热南坡 账本故事入课堂
春分刚过,南坡地的紫云英开得满地紫艳,田埂上却比往日热闹了许多——来自文山县城三所小学的两百多名师生,正排着队参观“生态账本”实践基地,这是县里首次把生态种植课搬到田间地头。
“大家看,这块田种的是轮作三七,旁边的是油菜,它们就像‘好邻居’,能互相帮着改良土壤。”老周站在田埂上,手里举着账本的电子屏,给孩子们展示土壤数据对比图,“两年前这块土的有机质含量只有1.2%,按账本里的方法种了紫云英和三叶草,现在已经升到2.5%了。”
小张则带着师生们来到检测区,现场演示作物营养检测:“这个仪器能测出油菜的维生素含量,数据会直接传到账本里,等油菜成熟了,上海的采购商就能看到这些数据,知道咱们的菜有多好。”孩子们围着仪器,好奇地伸着脖子,有个小男孩还举起手问:“张哥哥,能不能测测我带的小番茄,看看它够不够健康?”小张笑着答应,当场帮他检测,屏幕上的数值一出来,孩子们都兴奋地欢呼起来。
王大叔也赶来当“讲解员”,他拉着孩子们的手,蹲在三七田里:“以前我种三七,不懂怎么护土,产量一年比一年低。后来用了‘生态账本’,记着啥时候种紫云英,啥时候放瓢虫防虫,去年亩产比前年多了两成,卖的价钱也高了!”他还从口袋里掏出晒干的三七,分给孩子们观察,有个小女孩捧着三七,认真地说:“原来好庄稼是‘记’出来的,以后我也要记观察日记!”
最热闹的是“小观察员”们的互动环节。朵朵和小宇带着同学们参观他们的“生态小屋”,屋里摆满了观察日记、手绘的作物生长图,还有用黏土做的土壤样本模型。“这是我记的瓢虫日记,你们看,这一页画的是瓢虫产卵,过几天就能孵出小瓢虫吃蚜虫啦!”小宇指着日记,给同学们讲解,朵朵则打开“生态账本”的交流板块,展示其他地区小朋友分享的观察内容:“四川的小朋友还拍了青蛙护苗的视频,咱们以后也能跟他们一起学!”
活动结束时,县城小学的李老师找到老周,递上一份合作申请:“我们想把‘生态账本’纳入课外实践课,每个月带学生来南坡地学习,还想请你们去学校做讲座,让更多孩子了解生态种植。”老周立刻答应下来,小张还现场帮学校注册了“研学账号”,设置专属的实践任务:“孩子们可以在账本上记录校园小菜园的种植情况,我们会在线指导。”
夕阳西下,孩子们排着队离开,不少人还回头望着南坡地的农田。老周看着他们的背影,对小张说:“这账本不仅帮农户增收,还能让孩子们爱上土地,懂得保护环境,这才是最珍贵的收获。”
小张点点头,更新了账本的最新动态:“今日接待研学团队3批,与2所学校达成合作,新增‘研学账号’5个,累计带动超1000名学生参与生态实践。”朵朵和小宇趴在田埂上,看着天边的晚霞,小宇笑着说:“以后肯定会有更多小朋友来这里,咱们的‘生态故事’会越来越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