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小试身手:灯面初成,书签添香
小虎盯着桌上的兔子灯骨架,手指捏着细竹篾,迟迟没敢往下编——这是他第一次独立负责灯面,之前要么编小月亮,要么只帮老陈固定骨架,看着老陈编灯面时“压一挑一”的动作轻松,到自己手里,竹篾却像不听使唤。
“别慌,跟编小月亮一样,先找好起始点。”老陈编着另一盏兔子灯,余光瞥见他的模样,指了指骨架最中间的竹条,“从这里开始,第一根竹篾顺着骨架绕,每碰到一根竖条就压下去,再挑起来,慢点儿没关系,别漏了。”
小虎深吸一口气,把竹篾的一端固定在骨架底部,按照老陈说的,慢慢往下编。刚开始还顺利,编到兔子肚子的弧度处,竹篾又开始往一边歪,他想起编小月亮时用的纸板,刚要去拿,就听见老陈说:“试试不用纸板,手轻轻扶着弧度,跟着骨架的形状走,竹篾能感觉到劲儿。”
他试着放松手指,不再硬拽竹篾,而是顺着骨架的弯曲度轻轻调整力度。编到第三圈时,竹篾果然不歪了,虽然速度慢,每编一根都要对照老陈的灯面看一眼,但指尖的动作越来越顺。等编完最后一根竹篾,他往后退了半步,盯着自己编的灯面,忍不住喊:“老陈爷爷!我编完了!虽然有点稀,但没歪!”
老陈走过来,伸手摸了摸灯面,笑着点头:“第一次编灯面,这样已经很好了。你看,这里再补一根竹篾,肚子就更结实,挂灯串的时候也不会晃。”说着,他递过一根细竹篾,手把手教小虎补编,“挑两根竹条中间的缝隙,插进去,压一挑一,跟周围的纹路对齐就行。”
小虎照着补完,再看灯面,果然规整了不少。他小心翼翼地把晓晓剪好的粉色兔子眼贴上去,又用红绳在兔子耳朵顶端系了个小结,瞬间,原本朴素的竹篾兔子灯,就多了几分灵气。“太好看了!”他举着灯,凑到窗边对着光看,竹篾的缝隙里漏进阳光,连眼睛的弧线都透着亮。
另一边,晓晓正对着荷花书签琢磨——李大爷要在书签上加桂花,可书签就巴掌大,放多了显挤,放少了又不显眼。她先拿了张废纸板,比着书签的尺寸剪了个模型,又把小女孩编的迷你桂花摆上去试:先把桂花放在书签顶端,觉得太靠上;挪到中间,又遮住了一半荷花纹;最后试着放在书签右下角,旁边再编一根细细的花茎,刚好和荷花的花茎呼应。
“你看这样行不行?”晓晓把纸板模型递给小女孩,“桂花在这儿,既不挡荷花,又能借着花茎连起来,看着不突兀。”小女孩凑过来,用指尖碰了碰纸板上的桂花,轻声说:“再把花茎编得弯一点,像绕着荷花茎长的,会更自然。”
两人商量着,很快定好了样式。晓晓拿起一张编好的荷花书签,小女孩则递过淡黄色的竹丝,晓晓先在书签右下角编出一段弯弯的花茎,编到顶端时,停下手里的动作,让小女孩把迷你桂花粘上去——胶水不能多,只沾了一点点,轻轻按在花茎顶端,稍等片刻,桂花就稳稳地固定住了。
“哇,这书签也太精致了!”小虎举着兔子灯凑过来,眼睛都看直了,“荷花是浅的,桂花是黄的,还有细细的花茎,送朋友肯定特别有心意。”晓晓笑着把书签放在通风处晾干:“等胶水干了,再刷一层清漆,桂花就不会掉,还能保持这个颜色。”
正说着,活动室的门被轻轻推开,羊角辫小姑娘探着脑袋进来,手里攥着一个纸折的小兔子:“姐姐,我来看看,你们的兔子灯做好了吗?”她刚走进来,就看见小虎手里的兔子灯,眼睛一下子亮了,挣脱妈妈的手跑过来,“这个兔子灯好可爱!是哥哥编的吗?”
“对呀!”小虎得意地扬了扬手里的灯,“你要不要试试?等下次编迷你玉兔,我教你编耳朵。”小姑娘用力点头,把纸兔子递过去:“这个送给哥哥,下次我要编个竹篾兔子,比这个还好看!”
老陈看着孩子们的互动,手里的动作没停,很快,第二盏兔子灯的灯面也编好了。他把两盏兔子灯并放在桌上,一盏灯面细密规整,一盏稍显稀疏却透着认真,再配上粉色的兔子眼和红色的小绳,看着格外讨喜。“等刷完清漆,装上新的灯串,晚上一亮,肯定比展台上的还好看。”老陈说。
晓晓把晾干的桂花书签收起来,放进专门的纸盒里,又在订单本上打了个勾:“荷花书签的样式定好了,明天就能批量编;兔子灯再刷层漆,周末就能给阿姨送过去。”小虎则拉着小姑娘,指着桌上的竹篾,开始讲怎么编兔子耳朵,小姑娘听得认真,时不时点头,小手还跟着比划。
阳光慢慢移到桌角,照在两盏兔子灯上,照在带着桂花的书签上,也照在凑在一起说话的孩子们身上。活动室里的竹篾声、笑声混在一起,没有展日的热闹,却多了几分踏实的暖意——每一件手作的完成,每一个小小的约定,都在这些细碎的时光里,慢慢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