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军坐在办公桌前,面前摊开着几份当天的报纸,头版头条无一例外地指向山河集团的融资危机。他面色沉静,眼神却锐利如鹰。舆论已经发酵到位,公众的关注度被提到了最高,压力如同实质般笼罩在北林市上空。
是时候了。
他拿起内线电话,声音沉稳有力:“通知经侦支队、扫黑办相关负责人,半小时后到小会议室开会。”
半小时后,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气氛凝重。王建军将一份整理好的材料推到会议桌中央。
“各位,山河集团非法集资案,立案条件已经成熟。”他开门见山,没有半句废话,“这是初步收集的证据,包括他们面向不特定公众发行的‘内部融资券’样本、承诺高额回报的宣传材料,以及目前无法兑付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事实。其行为,已涉嫌触犯《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每个人的脸。
“此案并非孤立的经济案件。根据我们长期调查,山河集团及其核心控制人陈山河,与多起已查实的暴力犯罪、寻衅滋事、强迫交易等案件存在密切关联,其组织特征符合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定义。因此,我建议,将此案与我们正在侦办的陈山河团伙涉黑案并案处理,成立专案组,由我牵头,立即展开全面侦查!”
他的话音落下,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只有纸张翻动的声音。有人兴奋,有人凝重,也有人带着一丝疑虑。
“王队,舆论正热,现在立案,会不会被认为是受到舆论影响?”一位老成持重的副队长提出疑问。
王建军看向他,眼神坚定:“舆论是催化剂,但不是依据。我们依据的是法律和事实。现在立案,恰恰是回应公众关切,展现我们依法打击犯罪、维护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决心。更重要的是,”他声音压低了几分,“必须趁此机会,打掉这个盘踞北林多年的毒瘤!”
他拿起一份名单:“现在,分配任务。一组,立即依法对山河集团总部、陈山河及其核心成员住所、相关财务场所进行搜查,冻结涉案资产。二组,传唤、控制山河集团财务负责人及主要销售人员。三组,梳理资金流向,追查赃款去向。行动必须快、准、狠,不给对方喘息和转移资产的机会!”
“是!”众人齐声应道,迅速起身离开会议室,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而有序。
几乎在警方会议结束的同时,陈山河接到了第一个报警电话。
“山河,不好了!老周(财务总监)被警察带走了!”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惊恐。
陈山河握着话筒的手指猛地收紧,指节泛白。他还没来得说话,另一个手机又响了起来,是刘卫东打来的。
“山河,出事了!公司楼下和几个分公司都被警察围了,他们在贴封条,冻结账户!”刘卫东的声音依旧保持着镇定,但语速比平时快了许多,“他们动手了,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快。”
陈山河缓缓放下座机听筒,走到窗边。楼下,隐约可见闪烁的警灯,像嗜血的萤火虫,包围了他的帝国。
“知道了。”他对着手机,只说了三个字,声音沙哑而疲惫。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而且来得如此迅猛,如此彻底。
办公室里,耿大壮急得如同困兽,来回踱步:“妈的!跟他们拼了!想抓我们,没那么容易!”
“拼?拿什么拼?”刘卫东厉声喝止他,“现在动手,就是暴力抗法,罪加一等!我们之前所有的准备,都白费了!”
“那怎么办?就这么等着他们来抓?”耿大壮红着眼吼道。
陈山河转过身,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眼底深处翻涌着巨大的风暴。他看着自己最信任的两个兄弟,一个暴躁,一个冷静,如同他性格的两面。
“卫东,启动应急方案,能保多少是多少。”他先对刘卫东说,然后看向耿大壮,“大壮,让你手下所有的人,都给我安分待着,谁也不准轻举妄动!”
他的命令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耿大壮张了张嘴,最终颓然低下头,狠狠一拳砸在墙上。
就在这时,陈山河的私人手机再次响起,是一个陌生的固定电话号码。他盯着那串号码看了几秒,仿佛预感到是谁,缓缓按下了接听键。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沉稳而熟悉的声音,是王建军。
“陈山河,”王建军的声音透过电波,清晰传来,“北林市公安局已正式对你及山河集团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一案立案侦查。希望你能主动配合调查。”
陈山河沉默着,听着听筒里传来的,仿佛是命运敲响的钟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