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念带来的消息像最后一块冰,投入林晚星早已寒彻的心湖。诋毁创作,这是顾言之迄今为止,最精准、也最恶毒的一击。它瞄准的不是她的生活,不是她的名誉,而是她存在的核心——她的艺术灵魂。工作室里一片死寂,只有电脑风扇运转的微弱嗡鸣,衬托着她内心震耳欲聋的寂静。
她没有哭,也没有愤怒地摔东西。极致的冰冷之后,是一种奇异的麻木。她走到窗边,看着楼下街道上如织的车流,那些移动的光点构成了一个与她无关的、喧嚣而有序的世界。而她,被隔离在这个安静的玻璃罩子里,连同她的画作,一起被宣判为“赝品”与“抄袭”。
加密通讯器屏幕亮起,是江辰。他的信息总是来得恰到好处,像精密仪器校准后的报时。
「舆情警报:新的不实指控已标记。溯源分析启动。物理安防已强化。建议:暂不回应,保持工作节奏。」
林晚星看着这条信息,嘴角牵动了一下,却扯不出一个像样的笑容。他总是这样,用数据和策略来应对风暴,试图将一切不可控的情感因素纳入可管理的范畴。若是平时,她或许会感到一丝隔阂,但在此刻,这种绝对的、不带任何情绪波动的理性,反而成了她混乱世界中唯一稳定的锚点。
她回复:「知道了。」
没有多余的话。因为她知道,任何感性的倾诉,在他那里都会被自动转码成需要处理的“问题参数”。
她转身,目光落在《深空低语06》那未完成的草图上。那脆弱的拓扑结构,在昏暗的光线下仿佛随时会消散。顾言之想用污秽的淤泥覆盖它,想用窃取的威胁玷污它。
不。
一个清晰的声音从她心底深处响起。
**你不能让他得逞。**
她不是那个只能躲在江辰构筑的坚固堡垒里,等待庇护的伤者。她是林晚星,是那个能用画笔捕捉混沌中秩序瞬间的艺术家。对抗污蔑最好的方式,从来不是辩解,而是创造。用更强大、更纯粹、更无可指摘的创造,去击碎一切谎言。
林晚星没有让自己沉溺在负面情绪中太久。她走到工作台前,打开了“混沌引擎”的交互界面,同时也翻开了江辰给她的那份厚厚的文献索引。这一次,她的目标不再是单纯捕捉“美”或“秩序”,而是要将那些试图摧毁她的“力量”本身,作为创作的养料。
顾言之的系统性打压,像不像一个试图维持自身平衡的封闭系统,对所有异己进行排斥和清除?那些网络攻击、数据爬虫,像不像信息洪流中的“噪声”与“干扰”,试图湮没真正的信号?
她的艺术,能否描绘这种“系统”的僵化与“噪声”的破坏性?能否在画布上,构建一个既能展现压力、又能体现反脆弱性的视觉模型?
这个念头让她兴奋起来,仿佛一个战士终于看清了战场的地形。她开始有目的地调整“混沌引擎”的初始参数,不再追求纯粹的随机与演化,而是引入了代表“压制力”的约束条件,和代表“抵抗与适应”的反馈算法。她将顾言之的行为模式,抽象成了一组冰冷的数学规则,注入到她感性的艺术创作中。
这是一种奇特的复仇。不是用拳头,也不是用言语,而是用她最擅长的、对宇宙底层逻辑的理解和转化。
同时,她给文景发去了一条信息:
「文先生,如果‘未名’方便,我希望准备一组新的作品。主题暂定为‘系统·噪声·飞地’。这或许是对当前环境最直接的回应。」
文景的回复很快,言简意赅:
「收到。空间随时为您准备。w表示期待。」
就在林晚星全身心投入新系列的构思时,江辰那边的工作也有了突破性进展。
深夜,林晚星被请求进行安全连接。视频接通后,屏幕上出现的是江辰略显疲惫但眼神锐利的面容,他身处“星宸科技”的核心数据中心,背景是巨大的、流淌着数据洪流的屏幕墙。
“溯源有了初步结果。”江辰没有寒暄,直接切入主题,“虽然对方使用了多层跳转和肉鸡网络,但我们通过分析攻击流量的细微时间戳异常和底层协议指纹,锁定了一个位于东欧的物理服务器机房。进一步的情报交叉验证显示,该机房的一个长期租户,是一家注册在开曼群岛的空壳公司,而这家公司近期的资金流向,与顾言之控股的一家离岸投资实体存在高度关联。”
他将一系列复杂的网络拓扑图、资金流向图和关联分析图谱展示给林晚星看。那些蜿蜒的线条和闪烁的光点,构成了一张指向清晰的罪恶之网。
“这些证据,虽然仍属于间接证据链,但足够向行业协会和部分关键媒体进行匿名披露,足以对顾言之的个人信誉和专业操守造成严重打击。”江辰冷静地分析,“此外,我们监控到,顾言之正在积极游说,试图拿下市美术馆新馆的数字化改造项目。这个项目对他巩固在传统艺术圈的话语权至关重要。”
林晚星看着屏幕上那些她并不完全理解的图表,但江辰话语中的意思她明白了。他找到了反击的武器,并且精准地找到了对手的命门。
“你打算怎么做?”
“双线进行。”江辰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快速操作,调出两份行动计划书,“一,匿名向行业伦理委员会和几家以调查报道着称的媒体,泄露部分技术证据和资金关联,制造内部审查和舆论压力,打乱他的阵脚。二,星宸科技,正式参与市美术馆新馆项目的竞标。”
林晚星愣住了。星宸科技的主营业务是高科技制造和算法服务,从未涉足过艺术场馆改造。
“你们……竞标美术馆项目?”
“是的。”江辰点头,语气没有任何波动,“基于几个理由:第一,该项目要求极高的科技融合度,这正是星宸的核心竞争力。第二,公开竞标可以创造一个与顾言之正面交锋的合法战场。第三,”他顿了顿,目光透过屏幕看向林晚星,“赢得项目,意味着掌握定义‘未来艺术展示标准’的话语权。这比在旧体系内与他缠斗,更有效率。”
林晚星瞬间明白了。江辰不仅仅是在防御,他是在构筑一个新的战场,一个用他制定的规则、他擅长的科技来定义的战场。他要的不是在顾言之的游戏中赢回一局,而是要颠覆整个游戏。
江辰的计划悄然启动。
几天后,艺术圈内部开始流传一些关于“着名策展人利用技术手段打压异己”的模糊传闻,伴随着一些难以核实、但细节惊人的技术分析片段。虽然公众层面依旧风平浪静,但在特定的圈层里,已足够引发窃窃私语和警惕的目光。顾言之那边似乎有所察觉,针对林晚星的网络攻击和舆论抹黑出现了一段时间的停滞,仿佛在重新评估风险。
与此同时,“星宸科技宣布参与市美术馆新馆数字化项目竞标”的消息,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引起了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议论。一家科技巨头跨界竞标艺术项目,这本身就充满了话题性。媒体开始挖掘星宸科技在“科技+艺术”领域的布局,自然而然地,之前与星宸有过合作、并且作品极具科技感的林晚星,以及她那充满争议的《深空低语》系列,再次被提及。但这一次,话题的焦点,开始从花边八卦和抄袭指控,微妙地转向了对作品本身理念和技术的探讨。
顾言之试图将林晚星隔绝在公众视野之外的努力,正在被江辰用另一种方式打破。
林晚星没有过多关注外界的纷扰,她完全沉浸在新系列“系统·噪声·飞地”的创作中。她将江辰提供的部分网络攻击数据流可视化,转化为画布上狂暴而混乱的“噪声”背景;她用冰冷、僵硬的几何色块,象征顾言之构建的那个排斥异己的“系统”;而在画面的某些角落,或者色彩交织的缝隙处,她用极其精细的笔触,描绘出一些微小却坚韧的、散发着微光的“飞地”——那是对“未名”空间的隐喻,也是对她自己内心不屈创作意志的写照。
这些画作,比《深空低语》系列更具对抗性,更冷峻,也更充满力量。它们不再是向深空发出的低语,而是面对压迫时,清晰而坚定的宣言。
在又一次前往“未名”空间,与文景讨论新作展示方案后,林晚星回到红坊路17号。她收到了一条意想不到的加密信息。来源经过多次加密中转,无法追踪。
信息内容很短:
「林小姐,你的‘飞地’系列初稿概念,很有意思。小心,猎犬感到威胁时,会更加疯狂。保持创作。」
落款处,只有一个字母:「w」。
林晚星看着这条信息,心脏猛地一跳。w……他终于直接与她对话了。而且,他不仅知道“未名”空间里发生的事,似乎还知晓她正在进行中的、从未对外透露的新系列创作。
这个神秘而强大的w,究竟是谁?他似乎在暗中注视着一切,并在关键时刻,给予她最关键的认可和警告。
猎犬感到威胁时,会更加疯狂。
顾言之的反扑,恐怕才刚刚开始。但林晚星握紧了手中的炭笔,眼神不再有丝毫迷茫。
她已找到自己的战场,握紧了自己的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