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吻,如同在江辰精密运转的宇宙中投入了一颗奇点。它没有引发崩溃,反而促成了某种更高维度的秩序重构。自那晚之后,他看待林晚星的方式,以及对待他们之间关系的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不可逆的转变。
“公理”不再只是一个冰冷的逻辑概念,它开始衍生出无数具体的“定理”与“推论”,渗透进生活的每一个缝隙。
他会在她清晨醒来时,精准地递上一杯温度符合她生理节律的温水,并在她接过时,自然而然地在她额角印下一个轻吻,如同系统启动后的自检完成提示。他会在她专注于画布时,从身后拥住她,下颌轻抵她的发顶,沉默地陪伴,不再需要任何“接触测试”的理由。他的拥抱强势而稳定,带着一种宣告所有权般的笃定,却又因为那份绝对的专注而显得无比珍视。
语言上,他依然保留着独特的“江辰风格”,但内核已截然不同。
“监测到你的体表温度下降1.2摄氏度,”他会一边为她披上毯子,一边陈述,“接近舒适区间下限。需要维持核心温度。”
或者说:“你瞳孔收缩频率在观看这幅画作时提升了18%,伴随内分泌指标变化。确认该作品引发强烈积极情绪反馈。”
这些数据化的描述,不再是为了分析和疏离,而是成了他表达关心与共享喜悦的独特方式。林晚星逐渐学会了解读这套“江辰密码”,并从中品尝到一种别样的、只属于他们之间的甜蜜。
他甚至开始尝试进行一些简单的、非功能性的“索取”。
“根据能量消耗模型,你需要补充碳水化合物和特定氨基酸。”他会指着盘中的食物,然后看着她,眼神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我希望你优先食用这个。”
与其说是要求,不如说是一种带着笨拙温柔的关心,用一种近乎命令的形式表达出来。
林晚星全盘接受。她欣然饮用他递来的水,沉浸于他的拥抱,顺从他的“饮食建议”,并在他每一次用数据表达关心时,回报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带着温度和爱意的亲吻。她在用行动告诉他,她接受并爱着这个将“爱她”视为公理的、独一无二的他。
这种内在的紧密联结,并未让他们彻底与世隔绝。文景和陆衍的通讯依旧定期传来,只是江辰处理它们的方式更加高效和超然。
“星火共识”在社区内部持续引发着蓬勃的进化,各种基于该框架的创新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社区的创造力和韧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外界的声音也悄然转变,从质疑和审视,逐渐变为研究和学习。“黑曜石画廊”联盟的舆论攻势,在这样强大的内生力量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最终偃旗息鼓。
欧盟议会那边,关于严格监管AI艺术的提案,因缺乏足够的共识和迫切的现实需求,被无限期搁置。一种更加开放、鼓励探索与伦理自省的氛围,开始在相关领域占据上风。
他们赢得了这场战争,不是通过正面对抗,而是通过创造一个更具生命力的未来图景。
一天,陆衍在通讯中提到了江瀚川。这位强势的父亲在江辰彻底放弃星宸科技、并展现出在另一个维度上更强大的影响力后,似乎终于选择了暂时的沉默。商业帝国的逻辑,在超越商业的创造物面前,失去了着力点。
“他发送了一份简短的讯息,”陆衍的语气有些微妙,“内容是:‘知道了。保重。’”
没有评价,没有指示,只有这三个字。这对于江瀚川而言,几乎等同于某种形式的认可,或者说,是无奈的放手。
江辰听完,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仿佛听到的是一个与己无关的消息。他此刻的全部重心,早已牢牢锚定在身边的林晚星和他们共同构建的、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未来之上。
随着外部危机的彻底解除,一个新的问题自然而然地浮出水面:接下来,去哪里?做什么?
他们不可能永远滞留在这座希腊小岛上。世界很大,而他们的故事,才刚刚进入新的篇章。
傍晚,两人坐在露台上,面前放着那台显示着全球动态信息流的工作站。屏幕上滚动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邀请:顶尖大学的讲座、前沿科技论坛的主题演讲、国际双年展的策展邀约、甚至有几个小国政府发来的,关于智慧城市与数字文化建设的咨询请求。
“数据库中存在1734个潜在目的地的评估报告,”江辰操作着界面,数据以三维星图的形式呈现,每一个光点代表一个机会,旁边标注着复杂的参数,“基于气候、文化适配度、科研资源、艺术生态、安全系数等37个维度进行加权计算。”
林晚星靠在他身边,看着那片令人眼花缭乱的“机会星海”,忽然伸出手,指向了星图边缘一个并不起眼的光点。
“这里呢?”她问。
江辰放大那个区域。那是一个位于北欧的、人口不足百万的小国,以高度的社会信任、先进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蓬勃的独立艺术场景着称。它在综合排名上并非最高,但各项指标均衡,且有一种独特的宁静气质。
“评分并非最优,”江辰客观地分析,“但‘宁静指数’和‘社区创新潜力’两项参数突出。缺点是冬季光照不足,可能影响你的户外创作情绪。”
“但那里有极光。”林晚星看着资料上那片舞动的绿色光幕,眼中闪着光,“而且,一个安静、信任度高的地方,或许正是‘星火之窗’下一步进行更深层次社会实验的理想土壤。”
江辰沉默了片刻,快速调取了该国关于数字公民、开放数据和社区支持艺术的详细政策条文,进行了秒级的深度分析。
“逻辑成立。”他得出结论,然后关掉了整个星图界面,只留下那个北欧小国的资料在屏幕上熠熠生辉,“根据公理,你的偏好权重为最高优先级。目的地确认。”
他没有陷入无尽的数据比较,因为她一个指向,就做出了决定。这是一种绝对的信任,也是他践行“公理”最直接的方式。
决定之后,行动变得异常高效。江辰迅速安排了行程,处理了岛上的琐事。离开的前一晚,两人最后一次坐在星空下。
那个带着裂痕的赭红色陶杯被小心地包装好,准备一同带走。它不再是一件简单的器物,而是承载着一段重要蜕变的信物。
“我会想念这里的星空。”林晚星依偎在江辰怀里,轻声说。
江辰的手臂环着她,闻言,他低头看了看她,又抬头望向璀璨的银河。
“星空数据已完成百分百采集存档。”他陈述道,然后话锋一转,语气里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意味,“但根据我的计算,在任何观测地点,只要你在视野范围内,该地点的观测价值即为最大值。”
林晚星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忍不住笑出声,心里甜得发胀。这大概是她能听到的、最“江辰式”的情话了。
他不再纠结于情感的延迟,不再困惑于感觉的定义。他将爱她设定为不证自明的公理,然后,用他强大的逻辑和执行力,围绕着这个核心,构建起一个只属于他们两人的、稳定而充满惊喜的宇宙。
爱是起点,是基石。
而他们即将共同前往的北欧,以及未来无数个未知的站点,都将是这条公理之下,无限衍生的、等待被探索的壮丽推论。
世界的回响已然平息,而他们的共振,正向着更深、更远的时空,坚定地传播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