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全力应对汹涌而来的文旅流量,袁泽丝毫没有放松对“村超”赛事本身运行的关注。这场狂欢的源头和核心,必须保持其健康、有序、充满活力的状态。
他通过设在省体育局的“村超”赛事运行指挥中心(Soc),密切关注着全省五十个赛点每一场比赛的脉搏跳动。
指挥中心内,巨大的电子屏幕被分割成数十个小块,实时显示着部分有条件接入视频信号的赛点现场画面。
更多信息则通过覆盖全省的专用通信网络,以文字、图片、语音的形式,从各赛点信息员、驻点督导员、县市联络员处源源不断地汇聚到中心平台。
“林州赛点报告:今日入场观众持续激增,根据电子围栏和人工估算,已突破5000人!远超场地安全承载能力(3000人)!
现场已启动三级分流预案,通过广播、志愿者引导,将部分游客疏导至附近3公里处的侗族文化生态博物馆和古法造纸体验园。博物馆反馈,客流已接近饱和,请求省厅协调是否启动备用分流点(xx梯田景区)……” 一个急促的声音从扩音器中传出。
“水乡赛点紧急报告:根据气象部门最新短临预报,原定下午3点开始的比赛区域,未来1-2小时内可能出现短时强降水并伴有雷电!滩涂场地将更加湿滑泥泞,且存在雷击风险!赛事组织方已收到预警,正在商讨应急方案,请求省中心指示!” 另一个声音带着明显的焦急。
“平原县赛点报告:刚才比赛中,清河镇队与大王庄队因一次禁区内的疑似手球判罚发生激烈争执!双方数名球员情绪激动,发生推搡和口角冲突!现场主裁判(本地体育老师)未能完全控制局面。
幸好事发地点靠近场边,双方村干部和驻点民警反应迅速,第一时间介入,将冲突双方隔开。目前事态暂时平息,但球员和部分观众情绪仍不稳定。比赛中断约15分钟,现已恢复。判罚维持原判(未判点球)。” 这条信息则透露出赛场管理的潜在风险。
各种或大或小的情况,如同细密的神经信号,源源不断地汇聚到指挥中心的中枢。袁泽坐镇Soc,通过专线电话和视频系统,不时发出清晰而及时的指令,他的声音通过设备传达到每一个赛点负责人的耳中:
“林州分流预案执行得不错,但备用分流点要立刻协调启用!通知xx梯田景区做好接待准备,文旅厅协调增派摆渡车!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场地承载红线绝不能突破!必要时,可以采取暂停售票、限制入场甚至延迟后续比赛等非常措施! 游客体验可以打折扣,安全底线必须死守!” 他对林州的情况迅速拍板。
“水乡赛点,安全第一!立刻通知赛事组织方,根据天气实况和预警级别,果断决策!如果雷电风险高,或短时雨强过大影响安全,必须立即暂停比赛,疏散观众和球员到安全场所避雨避雷!比赛可以择期补赛,人的安全不能等待!同时,协调当地交通部门,做好疏散车辆的保障。” 他的指令斩钉截铁。
“平原县赛点冲突,反映出基层裁判水平和赛风赛纪管理存在薄弱环节!省体育局,立刻从省足协、体院抽调资深裁判和赛事管理专家,组成3-5个巡回指导组,明天就下去!
任务:一是现场指导关键场次判罚,统一全省村超判罚尺度和标准,减少争议;二是对本地裁判进行快速、实用的业务培训;三是加强赛风赛纪宣讲教育,强调尊重裁判、尊重对手、文明参赛!冲突苗头要第一时间化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他敏锐地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并给出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袁泽对细节的掌控能力,在指挥中心的一次常规汇报中再次让所有人震撼。某位工作人员正在汇报清河镇队当日比赛情况:“……清河镇队今天表现神勇,尤其是前锋李大山,在下半场第65分钟,接队友传中,一记漂亮的凌空抽射,打入制胜一球……”
袁泽忽然抬手打断:“等等!你刚才说进球队员叫李大山?” 他微蹙眉头,目光锐利地扫向汇报者,“如果我没记错,首批试点名单里,清河镇报备的主力前锋,登记的名字是王磊。这个李大山是什么时候入选的?他的参赛资格是否符合规定?立刻核实!”
指挥中心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愣住了。汇报的工作人员更是额头冒汗,赶紧翻查手中的资料和后台数据库。几分钟后,他略带紧张地回复:“省长,核实了!清河镇队主力前锋王磊在三天前的训练中意外扭伤脚踝,无法出战。
他们按照《村超联赛球员临时替换细则》第三章第五条,在赛前24小时向县文体局和镇‘村超’组委会报备,由替补球员李大山顶替参赛。程序是合规的。” 他心中暗自惊叹,袁泽省长竟然连一个试点村报备的主力前锋名字都记得如此清楚!
袁泽听完,神色稍缓,但依旧严肃:“程序合规就好。但这类信息变更,指挥中心要及时掌握更新!球员是比赛的核心要素之一,资格问题容不得半点马虎。
要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也要防范可能出现的冒名顶替等风险。通知各赛点,球员临时替换信息必须第一时间同步到省指挥中心备案。”
袁泽这种过目不忘、对细微信息近乎苛刻的掌控能力,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笼罩着整个“村超”的运行,让指挥中心的每一位工作人员在震撼之余,更感到了沉甸甸的压力和敬畏。他们深知,任何疏漏都可能在这位省长的“火眼金睛”下无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