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漱完毕,王石安走到院中。
清晨的寒意让他精神一振,他深吸一口气,昨晚清晰的规划再次浮上心头。
与母亲通完电话后,目标更加明确:初五就去潭州看望生母田玉兰,然后便提前返校,继续完成自己的学业。
他需要尽快从过年的氛围中抽离,进入战斗状态。
午饭时,王石安将自己的计划告诉了王老实和李秀莲。
“爸,妈,我打算明天出发去潭州,看看我妈,然后就直接提前回学校了,我还是要先完成学业。”
李秀莲听了,虽然眼中有些不舍,但更多的是支持和理解:
“应该的,应该的!你玉兰妈妈肯定也想你了。回学校的事你自己定,学业要紧,家里你不用操心。”
王老实也点点头,沉声道:
“带些家里的腊肉和糍粑过去吧!等一下我把腊肉洗洗,帮你包好。”
王望祖在一旁听了,立刻凑热闹地插嘴:
“哥,也给我玉兰妈带个话,就说我下次到了潭州,想吃她做的红烧肉,让她下次多做点!”
他故意把“我妈”说成“我玉兰妈”,带着孩子气的亲昵和玩笑,逗得大家都笑了起来,冲淡了离别的伤感。
李秀莲笑着嗔怪道:
“你这孩子,没大没小!那是你哥的妈妈。”
王望祖满不在乎地咧嘴一笑:
“那咋了?那我妈他不是也喊了这么多年,我哥的妈就是我妈!对吧,哥?”
他转头看向王石安,眼神里是全然的亲近和依赖。
王石安被他的一句话给逗乐了:
“你说的都对!”
家人的通情达理和弟弟天真烂漫的插科打诨,让王石安心中暖融融的,也更坚定了要努力奋斗回报他们的决心。
饭后,一家人便一起动手为王石安准备带给田玉兰的礼物。
王老实认真地清洗、晾干腊肉,李秀莲细心地将糍粑分装进干净的食品袋里。
王望祖也没闲着,一会儿跑去给爸爸递绳子,一会儿又凑到妈妈身边“检查”糍粑包得严不严实,嘴里还不停地念叨:
“多包点,妈!让我玉兰妈也尝尝咱家最好的手艺!”
“爸,那块肉肥瘦均匀,给我哥装那块!”
他像只快乐的小蜜蜂,在父母和哥哥身边穿梭,用他特有的方式表达着对哥哥远行的不舍和对田玉兰的亲近。
王石安看着家人为他忙碌的身影,尤其是弟弟那充满活力的样子,冬日的阳光照进堂屋,心里那份离别的惆怅被这浓浓的、闹哄哄的暖意所包围。
接着,王石安先给楚薇发了条信息,告知了自己的行程安排:
“薇,我初五去潭州看我妈妈,然后就提前返校。一切都好,勿念。想你。”
给楚薇发完信息,定下行程,又给田玉兰发了信息:
“妈,我定好了,初五早上坐车去潭州。大概下午到。”
田玉兰几乎秒回:
“太好了儿子!妈等着你,路上小心!”
文字间洋溢着满满的期待和喜悦。
楚薇的消息接着来:
“好的石安,路上注意安全!到了报个平安,替我跟阿姨问好。想你。”
接下来的半天,王石安帮着家里做了些家务,也简单收拾了返校的行李。
他的行动有条不紊,心中那种因林晓梅事件而产生的混乱和沉重感,逐渐被一种清晰的、向前的目标感所取代。
他再次拿出那枚领带夹,在手中摩挲。冰凉的金属已被焐热。
它不再仅仅是一份礼物,更是一个象征,象征着他选择的方向、必须承担的责任以及值得期待的未来。
关于林晓梅,他心中仍有愧疚,但他明白,此刻最好的处理方式不是沉溺,而是努力活得更好,不辜负所有人的期望,也包括曾经那个真诚对待他的晓梅的期望。
傍晚,王石安站在院子里,望着夕阳下熟悉的村庄。
这里是他成长的根,而未来,他需要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这一次离开,与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他心中装着的不仅是家人的期盼,还有一份沉甸甸的爱和对自我的承诺。
新的征程,即将开始。
晚饭时,桌上的菜看起来比年夜饭还丰盛些,都是王石安爱吃的。
李秀莲不停地给他夹菜,王老实虽不说话,却也把好菜往他面前推。
王望祖更是叽叽喳喳地说着,哥哥去学校后他会如何“替”哥哥照顾好爸妈。
王石安看着这一幕,心里暖流涌动,也泛起一丝酸楚。
他放下筷子,目光扫过父母和弟弟,语气郑重而温暖:
“爸,妈,望祖!”
他开口道:
“我这次去学校,会抓紧学业,把以后的毕业设计和论文做好,找个好实习,争取毕业就能站稳脚跟。”
他先汇报了自己的决心,让家人安心。
接着,他话锋一转,充满了关切:
“家里的事,你们别太累着自己。爸,您腰不好,地里的重活等我回来干,或者花钱请人帮把手,别硬撑。妈,家务活让望祖多分担点,您也歇歇。”
最后,他看向弟弟,带着兄长的嘱托和一丝鼓励:
“望祖,你那边店里,打算几时开门营业?今年有什么新打算没有?”
顿了顿,接着说:
“哥不在家,店里和家里的事,你多上心。你现在也是当老板的人了,跟人合伙,账目要清爽,干活要细致,信誉是根本。家里爸妈这边,你多照应着点,有啥重活累活,搭把手。”
这一番话,不再是泛泛而谈的嘱咐,而是一个兄长对已开始独立谋生的弟弟既有肯定又有引导的务实交流。
他认可了王望祖“小老板”的身份,并将“家里顶梁柱”的责任具体化为对生意和家庭的双重担当。
李秀莲听得眼圈微红,连连点头:
“好,好,你哥说得在理,你在外头别惦记家。”
王老实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儿子能这样有条有理地嘱咐弟弟,让他觉得孩子真的长大了。
王望祖则收起了平时的嬉笑,挺起胸脯,用少有的认真态度保证道:
“哥,你放心吧!店里初八就开门,今年我打算再联系两家农机维修的长期客户。家里爸妈有我呢,保证不让你操心!”
饭后,王石安没有立刻回房,而是抢着收拾碗筷,打扫厨房。
李秀莲想拦他,他却说:
“妈,让我来吧,平时我也做得少。”
他动作利落,神情专注,仿佛想通过这点滴的劳动,为家里再多尽一份心。
收拾停当,他又检查了家里的电路和水龙头,把一些父母可能忽略的小隐患都处理好。
临睡前,他还特意把一笔自己平时省下的生活费塞给母亲:
“妈,这钱您拿着,家里应急用,别舍不得花。”
夜深人静,王石安躺在床上,心中感慨万千。
家人的爱是他最坚实的后盾,也是他必须努力奋斗的动力。
他不能再只是被动地接受付出,而要主动成为他们的依靠。
对楚薇的承诺,对未来的规划,都与这份对家庭的责任紧密相连。
这一次,他不是离家,而是为了更好地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