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沉思片刻,心中有了主意。蓝树萃取液效果显着,但产量有限;沈昭阳的手镯能量虽强,却不能过度使用。
不如将少量蓝树萃取液与普通金疮药混合,制成“改良金疮药”,再借助沈昭阳手镯的能量进行辅助治疗,这样既能扩大治疗范围,又能节省萃取液和昭阳的精力。
两人立刻行动起来。姜临月从空间中取出更多蓝树果实,快速提取萃取液,与带来的金疮药混合均匀,制成了一批淡蓝色的改良金疮药;
沈昭阳则休息片刻,恢复精力,准备为下一批伤员治疗。
消息很快传遍了伤兵营,伤员们纷纷挣扎着想要接受治疗。
姜临月与沈昭阳分工合作。
姜临月负责为伤员清理伤口、涂抹改良金疮药,沈昭阳则用手镯能量进行辅助中和。
萧清霁与谢流云也赶来帮忙,维持秩序、协助护理,伤兵营内的气氛渐渐从绝望转为希望。
一名断了手臂的年轻士兵,伤口已经溃烂到可见骨头,原本已经放弃了希望,在接受治疗后,伤口的疼痛迅速缓解,青黑色渐渐褪去。
他看着姜临月与沈昭阳,眼中满是感激,挣扎着想要磕头:
“多谢郡主!多谢长公主!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好好养伤,等伤好了,还要为国效力。”
姜临月轻声说道,心中满是欣慰。
忙碌了整整一日,两人终于为伤兵营中所有重伤员都进行了治疗。
看着伤员们脸上渐渐恢复的血色,听着他们感激的话语,姜临月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成就感。
她走到一旁,见沈昭阳正靠在柱子上休息,脸色有些苍白,便递过一杯温水:
“辛苦了,消耗了这么多能量,好好歇歇。”
“能救这么多人,再辛苦也值得。”
沈昭阳接过水杯,小口喝着。
“只是改良金疮药也快用完了,我们带来的金疮药不多了。”
姜临月点头:
“我已经想好了,把改良金疮药的配方留下来,让父亲安排人批量制作。
另外,北诏的武器太过凶猛,我们的士兵装备不足,我这里还有一份强弩的设计图,比现在军中使用的弩箭射程更远、威力更大,或许能派上用场。”
她从行囊中取出一张折叠好的图纸,这是她根据这个时代的工艺水平,设计的一款强弩,既不超出时代认知,又能有效提升战斗力。
两人带着改良金疮药和强弩设计图,来到了城主府的书房。
姜巍正在查看军情,见两人进来,连忙放下手中的卷宗:
“怎么样?伤兵营的情况如何?”
“父亲,我们成功了!”
姜临月将改良金疮药递给他。
“这是我们特制的改良金疮药,里面添加了一种特殊的草药成分,能有效中和陨铁武器残留的能量,促进伤口愈合。
今日我们已经用它治疗了所有重伤员,效果显着。”
她又将强弩设计图展开:
“这是我与昭阳平日研究兵器时画的强弩设计图,射程比军中现有弩箭远五十步,威力也更大,适合在守城时使用,父亲可以安排工匠批量打造。”
姜巍拿起改良金疮药,打开瓷瓶,一股清新的草药味扑面而来。
他想起之前见过的诡异伤口,心中半信半疑,立刻让人去伤兵营叫来一名刚接受治疗的伤员。
当看到伤员原本溃烂发黑的伤口已经褪去青黑,露出新鲜的肉芽时,姜巍眼中满是震惊。
“这……这是真的?”
姜巍难以置信地看着女儿。
“这种药,真的能治好陨铁武器造成的伤?”
“是的父亲。”
姜临月点头,“这种草药是我偶然发现的,与昭阳研究了很久,才配制成这种金疮药。
至于强弩设计图,也是我们结合军中现有武器改良的,父亲可以放心使用。”
她没有提及蓝树来自空间,也没有说明手镯的特殊能力,只是用“偶然发现”“共同研究”轻轻带过。
有些秘密,暂时还不能暴露。
姜巍看着手中的改良金疮药和强弩设计图,又看向眼前的女儿,心中百感交集。
曾几何时,他还把她当作需要庇护的小丫头,可如今,她不仅能在战场上救人,还能设计兵器、为国分忧。
她的成长,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好!好!”姜巍一连说了两个“好”字,眼中满是骄傲与不可思议。
“有了这改良金疮药,伤兵营的兄弟们就有救了!有了这强弩,我们守城的胜算也能大增!临月,你真是我们姜家的骄傲,是大晟的功臣!”
他立刻下令,让人将改良金疮药的配方送往军中药坊,批量制作;
同时召集城中最好的工匠,按照强弩设计图连夜赶制。消息传到伤兵营,伤员们欢呼雀跃,脸上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他们知道,有了郡主和长公主带来的“神药”,他们不仅能保住性命,还能重新站起来,重返战场,保卫家园。
夜色渐深,朔风城的灯火依旧明亮。城主府的书房里,姜巍还在与萧清霁、谢流云商议着后续的作战计划,时不时看向女儿的目光,满是欣慰与自豪。
姜临月与沈昭阳并肩站在窗前,看着城中渐渐亮起的灯火,听着远处传来的零星欢呼,心中满是安宁。
“我们做到了。”
沈昭阳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骄傲。
姜临月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这只是开始。接下来,我们还要找到大哥,揭开瑶光阁的秘密,彻底击退北诏大军。
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没有做不到的事。”
窗外的朔风依旧凛冽,却吹不散城中的希望之光。伤兵营里的伤员们渐渐进入了安稳的梦乡,他们梦见自己伤口愈合,重返战场,与战友们一起击退了北诏侵略者,守护了家园。
而这一切的希望,都源于那瓶小小的改良金疮药,源于两位女子的智慧与勇气,更源于那份跨越生死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