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一辆崭新的上海牌轿车在全村人羡慕的目光中开进了玩具厂。
车上下来一个穿着中山装,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一进门就点名要见厂长。
晏卫国闻讯,急急忙忙地从办公室跑出来,脸上的表情又激动又紧张。
“明洲!坏了,啊呸!是好事!县木材厂的李厂长来了!说是上次展销会后对咱们厂的管理模式特别感兴趣,点名要见你,说是来取经!这……这我该咋说啊?”
晏明洲放下手里的书,笑了笑。
“大伯,他要见的是安平玩具厂的厂长,对吧?”
“对啊!”
“那不就得了。”晏明洲指了指晏卫国胸前那支当装饰用的钢笔,“你现在就是安平玩具厂的代厂长,你去接待理所应当。”
“我?我不行啊!”晏卫国连连摆手,“我嘴笨又不懂那些大道理,万一说错丢了咱们厂的脸咋办?”
“怕什么。”晏明洲给他打气,“记住我之前跟你说的,别跟他摆什么官威,也别怕他是什么国营大厂的厂长,你就把他当成一个想来了解情况的普通客人,实话实说就行。”
“那……那我该说啥啊?”
“就说咱们是怎么让工人有干劲的,聊咱们的计件工资,聊咱们的奖惩制度,聊咱们食堂的王翠花是怎么抓浪费的,他问什么,你就答什么,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你不是在汇报工作,你是在分享经验。”晏明洲给他倒了杯茶,让他定定神,“你不是红旗大队的大队长了,你是安平玩具厂的厂长。”
晏卫国端着茶杯,手还有些抖,但听了晏明洲这番话,心里莫名地就有了些底气。
他一咬牙,整理了一下衣领,雄赳赳地就朝着会客室走去。
一个多小时后,晏卫国亲自把那位李厂长送到了厂门口。
李厂长的脸上,满是钦佩和感慨。
“卫国老哥!今天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我真是没想到,你们一个村办企业,在调动工人积极性这方面,竟然走到了我们这些国营大厂的前面!特别是你那个多劳多得,能者多上的计件制,太有魄力了!我回去一定要跟我们厂里的领导班子好好研究研究!”
“嗨,李厂长你太客气了,我们也就是瞎琢磨。”晏卫国嘴上谦虚着,脸上的笑容却怎么也藏不住,腰杆挺得笔直。
“以后,咱们就是兄弟单位了!”李厂长用力地握着他的手,“我跟你保证,以后我们木材厂的好料子,第一时间优先供给你们安平玩具厂!价格也给你们算最便宜的!”
送走了李厂长,晏卫国感觉自己整个人都还在飘。
他回到办公室,晏建军和晏建民正围着他,满脸的不可思议。
“爹!你可真行啊!”晏建军竖起了大拇指,“我刚才在门口听了一耳朵,那李厂长一个劲儿地夸你,说你的管理办法先进,他回去也要学呢!”
“是啊,爹!你刚才那派头,真跟个大企业家似的!”晏建民也跟着附和。
晏卫国听着儿子们的夸奖,心里美滋滋的,他看向坐在一旁含笑不语的晏明洲,由衷地感慨道:“明洲,你那招真管用!我一跟他聊咱们的计件工资,聊工人的干劲,他眼睛都亮了!根本不用我说什么大道理,他自己就想明白了!”
晏明洲笑了笑:“所以说,大伯你天生就是当厂长的料。”
这一次的成功,让晏卫国彻底摆脱了过去大队长的思维定式,他的自信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也真正开始有了几分企业家的雏形。
把厂子和家里的事情都安排妥当后,晏明洲终于抽出时间再次联系了苏晚晴。
这一次,他没有去她家,而是提前在县里一家看起来还算干净体面的国营饭店订了个小包间。
避免去她家可能引起的闲言碎语。
苏晚晴如约而至,她今天依然穿着一件干净的白衬衫,但整个人看起来比上次在家属院见面时多了一份干练和从容。
“苏同志,快坐。”晏明洲招呼道,“今天请你来,主要是想跟你聊聊面馆的具体计划。”
“晏厂长,您太客气了。”苏晚晴在他对面坐下,从随身的布包里拿出了一本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着一些东西。
晏明洲看在眼里,心里暗暗点头。
“苏同志,合同咱们已经签了,我这边的投资款随时可以到位,现在主要是有两个方向需要你来做决定。”晏明洲一边给她倒茶,一边说道。
“晏厂长,您说。”苏晚晴认真地听着。
“第一个是在县里开店。”晏明洲分析道,“好处是你在县里人熟地熟,启动快,风险小,而且你做面的手艺在县里已经小有名气,不愁没有客源,缺点是县城的市场终究有限,发展的天花板比较低。”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第二个是直接去市里开店。”
“去市里?”苏晚晴愣了一下。
“对。”晏明洲点了点头,“我过段时间就要把事业的重心转移到市里了,安平县这边以后可能回来的会比较少,市里的市场更大,机会更多,如果你的面馆能在市里站稳脚跟,那未来的发展不可限量。”
“当然,风险也更大,市里人生地不熟,房租人工成本都更高,竞争也更激烈。”
晏明洲将两个选择的利弊都清晰地摆在了她的面前。
“所以,苏同志你来选,是想求稳先在县里扎根?还是想跟我一起去市里闯一闯?”
苏晚晴没有立刻回答,她低着头,认真地思考了很久。
这是一个重大决定,关乎她整个人生的起点。
她想起了自己重生的那个夜晚,那种被家人逼迫的无力感和对未来的绝望。
是眼前这个男人,给了她一个新的选择,一个新的希望。
她不想再待在那个让她窒息的环境里了。
但她也清楚,自己现在羽翼未丰,贸然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大城市,风险太高。
许久,她才抬起头,眼神清澈而坚定。
“晏厂长,我想好了。”
“我想……先在县里开店,就像您说的,我需要先在这里,把流程口味还有店铺的管理都摸索熟练,我要先证明给自己看,我能行。”
“等你那边在市里稳定下来了,如果我县里的店也做得不错,我想到时候我们就可以考虑在市里开一家分店,甚至像您说的,做一些更大的跟食品相关的事业。”
晏明洲看着她,脸上露出了欣赏的笑容。
不卑不亢,思路清晰,规划长远。
这个苏晚晴,果然没有让他看错。
“好,就这么办。”晏明洲一锤定音,“你这个思路非常清晰,我很支持,县里开店的事,你放手去做,资金方面有任何困难随时来找我或者建军哥,我们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谢谢你,晏厂长。”苏晚晴由衷地说道。
两人吃完饭,又就店面选址和初步的菜单规划聊了一会儿,晏明洲才开车将她送回了家属院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