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辉和陈松林拿着那份沉甸甸的任命书,手指都在微微颤抖,眼眶也有些发红,这份信任比任何金钱都更让他们动容。
“晏先生…… 您放心!” 陈松林的声音都在发颤,他紧紧攥着任命书,“我就是拼了这条老命也一定把联盟给您守好,绝不让人动咱们联盟一根手指头!”
梁家辉也重重地点了点头,语气坚定:“明洲,等你回来我保证让你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寰宇,不仅影院数量翻倍,还要拿到至少三部好莱坞大片的港城发行权!”
第二天上午,香江新院线联盟第一期管理人才培训班,在观塘工业区的一家旧厂房里正式开班。
这间厂房刚被简单改造过,墙面刷了层白漆,地上铺了廉价的塑料地板,几十张折叠桌拼成临时的课桌,近百名来自三十家联盟院线的骨干员工挤在这间略显简陋的教室里,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丝迷茫和期待,他们大多是影院的售票员、放映员、保洁主管,一辈子没受过专业培训,突然被抽调到这里心里满是忐忑。
晏明洲亲自出席了开班仪式,他没有穿平时常穿的西装,换了一身休闲的夹克,他走到了学员们的中间,弯腰坐在一张折叠椅上和大家平视。
他没有讲什么大道理,只是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旧报纸,上面刊登着一个月前的新闻,《港城中小影院生存艰难,半数面临倒闭危机》。
“一个月前,在座的很多人可能还在为影院的租金发愁,在为下个月的薪水担忧,我们被嘉禾、新艺城这些主流院线看不起,被当成可以随意拿捏的蝼蚁,他们想抢我们的排片就抢,想压我们的分成就压。”
学员们的头渐渐低了下去,有人悄悄攥紧了拳头,这些都是他们亲身经历的委屈。
“但今天我们打赢了!” 晏明洲突然提高声音,将报纸重重拍在桌上,“我们不仅活了下来,还把曾经看不起我们的人狠狠地踩在了脚下!山田财团那么大的势力不也被我们打垮了吗?”
学员们的眼睛瞬间亮了,有人抬起头眼里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但这还不够!” 晏明洲走到一名年轻的放映员面前,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打败一个山田还会有下一个山田,我们要做的不是守住眼前这点胜利果实,而是要让我们的联盟成为一个谁也无法撼动的存在!我们要让全港城的人都知道,中小影院也能崛起,也能做出一番大事业!”
“而你们,”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张年轻而充满渴望的脸,语气里带着极强的感染力,“就是这个联盟的未来!是这个新时代的基石!我向你们保证,从这个培训班走出去的每一个人,未来都将是这个行业的翘楚!你们的薪水会比现在翻三倍、五倍,你们的地位会从普通员工变成影院经理、区域主管,甚至是联盟的核心管理层!你们会让那些曾经看不起你们的人抬头仰望你们!”
一番话彻底点燃了在场所有人的激情,掌声如同雷鸣般响起,有人激动地站起来欢呼,有人红着眼眶抹眼泪,他们这辈子第一次觉得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
稳住了港城的后方,晏明洲并没有停下脚步。
当天下午,他将自己关在了交易室里,只留下了马克一个人。
“老板,这是您让我关注的几家美国公司的资料。” 马克递上一份厚厚的文件,上面贴着几张打印出来的公司 logo,分别是微软、苹果和思科,这几家公司在当下的港城几乎没人听说过,只是华尔街资本市场里毫不起眼的小角色。
“按照您的吩咐,我们已经动用了瑞士的不记名账户,开始在纳斯达克市场上少量持续地吸纳这几家公司的股票。” 马克补充道,语气里带着一丝疑惑,“不过老板,这几家公司目前的业绩并不突出,尤其是苹果,去年还差点破产,您为什么这么看重它们?”
“因为它们代表未来。” 晏明洲接过文件,眼神里带着一丝旁人看不懂的远见。他利用系统的【资本嗅觉】早已 “看” 到了未来几十年那场将席卷全球的科技浪潮,微软会成为操作系统的巨头,苹果会重新崛起改变手机行业,思科会在互联网领域占据半壁江山。现在播下的这些火种,未来将为他带来难以想象的回报。
“继续吸筹,不要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晏明洲将文件放在桌上,对马克吩咐道,“每次买入的量不要太大,分批次操作,把时间线拉长,至少持续半年。另外帮我关注这几家公司的创始人动态,有任何重要决策第一时间告诉我。”
“明白!” 马克虽然不完全理解,但还是立刻点头应下,他知道老板的眼光从来不会出错。
傍晚,晏明洲在自己的办公室秘密约见了一个人,《明报》的王牌记者,刘姐。
刘姐来的时候手里还提着一个采访包,显得有些拘谨,她跟晏明洲只打过一次交道,还是在寰宇对抗山田财团的发布会上,她没想到这位刚刚在金融市场掀起滔天巨浪的年轻人会主动约见自己,更不知道他找自己到底有什么事。
晏明洲没有跟她谈钱,也没有提任何关于股市和商业合作的话题。他亲自从茶柜里拿出一罐上好的西湖龙井,用热水仔细冲泡,茶香很快弥漫了整个办公室。
然后,他坐在刘姐对面跟她聊起了 “文化”。
“刘姐,您觉得我们中华的传统文化最珍贵的是什么?” 晏明洲将一杯热茶推到刘姐面前,语气平和地问道。
刘姐愣了一下,这个问题让她有些猝不及防。
她思索了片刻,不确定地回答:“是…… 是唐诗宋词?还是故宫、长城这些历史遗迹?”
晏明洲摇了摇头,起身走到书架前,从里面拿出几样东西,一块散发着墨香的安徽徽墨,一方色泽温润的甘肃洮砚,一叠质地细腻的浙江手工宣纸。
他将这些东西轻轻放在桌上,指尖摩挲着宣纸的纹理,语气里带着一丝惋惜:“是这些,这些传承了上千年的手工艺是我们民族的根。但现在它们正在慢慢地消失,年轻人不愿意学,觉得赚不到钱,老师傅养不活自己只能转行,再过几十年,可能我们的后代就再也看不到也用不上这些真正的好东西了。”
“所以,我想成立一个基金会。” 晏明洲看着刘姐,眼神里满是真诚,“一个专门用来扶持复兴这些濒危传统手工艺的基金会,我希望能用我们在商业上赚来的钱为我们的民族留下一点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而不是只追求冷冰冰的利润。”
他的这番话没有丝毫商业算计,只有一份纯粹真诚的文化情怀。
刘姐被深深地打动了,她看着眼前这个年轻得过分的男人,第一次感觉到自己之前对他的认知太过片面,他不仅是一个精通资本运作的商人,更是一个有情怀有担当的华人。
“所以,” 晏明洲看着她,语气诚恳,“我希望您能帮我准备一篇稿子,一篇关于海外华人资本如何反哺民族文化的深度报道,不用写我的名字,重点突出基金会的理念和计划。现在不用发表,等我从京城回来等我的指令。”
刘姐没有丝毫犹豫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神里带着一丝敬佩:“晏先生,您放心,这篇报道我一定用心写,绝不会辜负您的这份心意。”
就在这时,晏明洲办公桌上的内线电话响了,是陈默打来的。
“晏总,汇丰银行那边匿名账户已经设立完毕。” 陈默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一丝兴奋,“我们这次所有的盈利,以及联盟成员追加的资金,扣除所有成本和预留的运营资金后共计五亿一千万美金,已经全部安全到账没有引起任何监管注意。”
“好。” 晏明洲的声音依旧平静,但指尖却微微收紧,这笔钱是他赴京最重要的底牌,有了它,他才能在京城的谈判中拥有足够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