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纽约这一段的剧情算是告一段落了。先停笔跟大伙儿唠两句,首先必须得把感谢的话说明白——谢谢每一位追更的读者,也谢谢番茄平台给咱这个地方。咱不搞虚头巴脑的,那些天天催更、追着章节评论,还有顺手打赏的朋友,是真的托着这本书往前走,这儿给大伙儿鞠个躬(鞠躬ing)。
聊正题,说说已经写完的内容,还有我写这些的时候心里的想法。可能有些老读者听我念叨过,但新来的朋友估计还不清楚,先把我的核心想法摆出来:我打心底里拒绝无脑爽文。
咱不是说小说不能加工,历史线稍微动一动、加几个艺术化的爽点,这都没问题,毕竟是小说不是纪录片。但最根本的逻辑得站得住脚,不能为了爽就瞎编乱造。那种主角横空出世就无敌,对手全是傻子的写法,是二十年前市场刚起来时的红利风格,现在读者的眼光早高了,我要是那么写,自己这关就过不去。
就说主角李特帮米勒夺冠这事儿,这儿再跟大伙儿掰扯清楚:03到05那三年的步行者,是真的强到离冠军就差一层窗户纸,可运气这东西太折磨人。03年碰到基德的三叉戟,篮网那时候攻防体系成熟;04年更可惜,小奥尼尔突然伤了,核心少了一块,直接断了争冠的路;到05年,先是奥本山宫殿那档子事把球队心气儿搅没了,接着廷斯利又伤了,等于内外线全崩了。
我个人认为,04年的步行者其实是这三年里最稳的,主力健康、磨合到位,就差个能捅破窗户纸的关键角色,所以李特的作用就在这儿体现出来了,帮米勒圆了冠军梦——这也是老米勒该得的,打了一辈子,总不能带着遗憾退役。
然后是李特去纽约的剧情,有读者问“为啥非得走,留在步行者接着打不行吗?”,NbA说到底是生意场。印第安纳那地方本身市场就小,球队薪资空间就那么点儿,步行者首发五虎要是全给大合同,工资帽直接就爆了,根本留不下李特这种级别的球员——总不能让球队老板做亏本买卖吧?所以李特离开是必然的。
选05年夏天这个时间点也有讲究,正好能体现李特的成长。他在步行者是冠军拼图,到了纽约就得挑大梁,从“关键球员”变成“球队核心”,这个转变过程才好看。说句实话,最开始我还想过让李特去热火,混个05-06赛季的戒指,但越想越觉得没意思——跟着奥尼尔和韦德躺赢,那李特这个角色还有啥价值?不如让他去纽约自己闯,这样写出来才够劲儿。
再说说几个关键赛季的设定。06年mVp给李特,不是我瞎改历史,实在是当年纳什拿mVp这事儿争议太大了,李特在纽约又当爹又当妈,得分、助攻、防守一把抓,把一支鱼腩球队带到季后赛,这种统治力不给mVp说不过去,也符合读者的期待。
07年李特崛起,特意安排了他打科比和麦迪的剧情,就是要突出“攻防一体”这个特点。科比那时候多横,得分如探囊取物,麦迪的巅峰的尾巴也是无解,但李特既能跟他们对轰,又能防得他们难受,这才是超级巨星的样子。而且那年东部确实没什么特别强的队伍,李特带队冲出去顺理成章。到了总决赛打马刺,我抓的点就是“邓肯出不来”——邓肯在内线是巨无霸,但李特的中距离和突破正好能打他的软肋,这个战术安排是合理的,不是随便写的。
08年东决输凯尔特人,这事儿真没啥可杠的。那年的凯尔特人三巨头有多狠,大伙儿应该都有印象,加内特、皮尔斯、雷阿伦,再加上隆多,防守端跟铁桶似的,进攻端又不缺得分点。而且那年湖凯总决赛打得太经典了,“老兵不死”的那股劲儿,李特输在他们手上不丢人,反而更真实——总不能让主角年年赢,那不成之前我骂的无脑爽文了?
09年尼克斯夺冠,我查资料的时候也挺意外。那年湖人的阵容不是绝对的强,再加上李特已经完全成熟,能把全队捏合起来,打硬仗的时候有人站出来,夺冠真不是天方夜谭,是有现实基础的。
2010年让李特走,主要是三个原因。第一是想突出他“孤雄”的特性,他不是那种依赖球队体系的球员,走到哪儿都能带队,离开纽约正好能体现这一点。第二是日常篇埋的伏笔,李特在纽约不光打球,还搞商业,跟娱乐圈的人也有交集,影响力早就超出篮球圈了。不要小瞧那会国内的人口红利和购买力,再加上他在纽约的曝光度,影响力是呈指数增长的——再留在纽约,他真不用打球了,直接当老板都够了,这就偏离体育文的核心了。
第三就是为了写2.0版本的詹姆斯。2010年的NbA本来就是个分水岭,之前是群雄割据,科比、邓肯、纳什、麦迪各领风骚,之后就是巨星抱团的时代了。我选的队友都是之前埋过线的角色,这样李特去骑士无缝衔接,剧情也不突兀。
还有08年奥运那段,我就浅浅写了几笔,不是我不想写,是真不能深写。这东西写深了容易踩线,过不了审反而耽误更新,咱这是体育文,核心还是篮球,奥运当个背景板,点出李特的国家队经历就行。不过要是下本写历史文,我肯定往深了写——那可是我最爱的题材(笑)。
最后说说李建国这个角色,有读者问“他是挂”。简单说,他就是李特的“保护伞”。NbA里种族歧视这事儿一直都在,不是说现在没有,以前更明显。李特一个中国球员在NbA闯,没点人脉根本不行。李建国和斯特恩交好,有顶级的人脉关系,能帮李特避开不少坑,获得一些隐性福利,比如裁判的判罚尺度、商业合作的资源等等。这些内容我也不细写,点到为止就行,毕竟本书大概150-200万字,核心还是篮球,没必要在这些旁支上设门槛,耽误主线剧情。
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最后还是得再谢谢大伙儿。追更、评论、打赏,每一个支持都能让我多写几章。不过有个事儿我是真没搞懂,这书评分怎么就降到6点几了,要是大伙儿觉得哪儿写得不好,尽管在评论区说,我都看,能改的肯定改——只要别骂得太狠就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