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他们故意做给易中海和贾家看的,营造出家里粮食紧张,只有二大爷能吃鸡蛋的假象,以此来防备他们的窥视和进一步逼迫。
在忙碌的同时,刘光鸿也没有忘记收集易中海和贾家勾结的证据。他留意着他们的一举一动,每当贾家在院里闹事或者易中海暗中指使的时候,他都会悄悄地记录下来。
他知道,这些证据将是日后反击的有力武器。
然而,刘光鸿也清楚,他们的行动如同在钢丝上行走,稍有不慎就会被易中海和贾家发现。易中海老谋深算,贾家又急于得到粮食,他们肯定不会坐视刘家如此平静地应对。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荒年的影响会越来越明显,四合院中的矛盾也会愈发尖锐。刘光鸿不知道易中海和贾家还会想出什么更恶毒的手段来对付他们,他只能步步为营,小心应对。
日子一天天过去,地窖逐渐挖好,水泥也顺利运了回来。
刘光齐和兄弟们正忙着用水泥加固地窖。
周六,阳光懒洋洋地洒在四合院的中院,可院里的气氛却异常凝重。
全院大会在易中海的主持下召开,众人或蹲或站,脸上都带着几分无奈与警惕。
易中海站在人群前,表情严肃,清了清嗓子说道:“各位街坊邻居,现在这形势大家也都知道,粮食定量削减,大院里不少人都吃不饱饭。尤其是贾家,更是困难。咱们四合院向来讲究互帮互助,今天把大伙叫来,就是想让大家想想办法,帮贾家度过这个难关。”
说完,易中海率先从兜里掏出五块钱和一小袋粮食,递给贾东旭,说道:“贾家的情况大伙都清楚,我就先带个头,捐点钱和粮,希望大伙也能出份力。”
贾东旭感激涕零,点头哈腰地接过,“谢谢一大爷,谢谢一大爷!您真是我们家的大恩人呐!”
易中海接着把目光投向二大爷刘海中,皮笑肉不笑地说道:“老二啊,你身为院里的领导,更要起到带头作用,给大伙做个表率。当官嘛,就得学会为人民服务,你说是不是?”
这话看似在鼓励二大爷捐款捐粮,实则暗藏威胁,仿佛二大爷要是不表示表示,他这个二大爷的职位都保不住了。
二大爷气得脸色通红,刚要发作,刘光齐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二大爷,在他耳边低声说道:“爸,先别冲动,等三弟出手。”同时,刘光齐用眼神向刘光鸿示意。
刘光鸿与刘光齐眼神交汇,心领神会。
他扫视了一圈人群,然后把目光落在后罩房的李婶子身上。
李婶子一家五口,丈夫身体不好,全家就靠她做清洁工那点微薄的收入维持生计,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刘光齐瞬间明白刘光鸿的意思,他紧紧捂住二大爷的嘴,以刘家长子的身份站出来说道:
“一大爷,各位街坊,我们家经过商量,决定帮扶后罩房的李婶子一家。李婶子家的情况大家也都知道,丈夫生病,孩子又小,实在是困难。我们觉得,他们比贾家更需要帮助。”
易中海脸色一沉,没想到刘光鸿他们会来这一招。
他刚想反驳,许大茂却抢着说道:“一大爷,我们家可没办法帮贾家了。之前为了赔给二大爷家,钱都花光了,现在就剩下一点棒子面,自家都不够吃呢。”
说着,许父许母也在一旁跟着哭穷,一把鼻涕一把泪的。
一大爷看着三大爷,阎埠贵推了推眼镜,尖着嗓子说道:“我家六口人,一共就 27.5块钱,还得过日子呢,实在是拿不出多余的钱来帮扶贾家,我就不参与了啊。”
这时,傻柱挠了挠头,一脸憨厚地站出来,掏出十块钱递给贾家。
“得嘞,一群没有爱心的家伙,一大爷,贾家确实不容易,我就捐十块钱吧。”
刘光鸿见状,立刻说道:“柱子哥,你这十块钱捐给贾家还不如捐给贫困户马大爷一家呢。马大爷的儿女都死了,一个人带着三个年幼的孩子,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苦。贾家虽然粮食定量少了点,但他们还能去黑市买高价粮,可马大爷一家连买高价粮的钱都没有啊。”
这话一出,众人纷纷点头。大家心里都清楚,马大爷家的情况确实比贾家更可怜。
易中海脸色愈发难看,他没想到原本计划好的让大家给贾家捐款捐粮的局面,被刘光鸿三言两语搅得一团糟。
他强压着怒火,说道:“刘光鸿,你别在这胡搅蛮缠。贾家现在是真困难,你不能见死不救吧?”
刘光鸿不卑不亢地回应道:“一大爷,我怎么是胡搅蛮缠呢?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都有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家选择帮扶李婶子一家,傻柱哥选择帮助马大爷一家,这都是出于好心。而且,我也没说不帮贾家,只是觉得应该把资源用在更需要的人身上。”
贾东旭急了,跳出来说道:“刘光鸿,你别在这说风凉话。我们家都快揭不开锅了,你还在这挑三拣四。”
刘光鸿冷笑一声,说道:“贾东旭,你也别在这装可怜。你平时游手好闲,挣得钱都拿去挥霍了,不好好和一大爷学习,提升工级,现在有困难了就想起让大伙帮你。再说了,你真要是困难,怎么不见贾大妈出去找份正经工作,多挣点钱?”
贾东旭被刘光鸿说得哑口无言,脸涨得通红。
贾张氏更是气得使用野猪冲撞,可惜刘光鸿使出十二路弹腿,瞬间避开,接着躲在一大爷身后。
易中海见势不妙,想要强行扭转局面,说道:“不管怎么说,贾家现在是困难,大伙都得帮。二大爷,你家条件也不错,就不能捐点?”
刘光鸿看着易中海,心中明白他这是不死心,还想逼自己家捐款。
他灵机一动,说道:“一大爷,既然您这么坚持,那不如咱们来个公平的方式。每家都把自己的收支情况和困难程度说清楚,然后大伙投票决定,到底该帮哪家。这样既公平,又能让真正困难的家庭得到帮助,您觉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