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叶凡提出放弃董事会投票权,转而寻求建立“联合技术委员会”时,谈判室内紧绷到极致的气氛,仿佛被投入一颗石子的冰面,先是凝滞,随即漾开了细微却决定性的裂纹。
沈岱渊那总是紧锁的、带着审视和戒备的眉头,第一次真正地松弛下来。他没有立刻回应,而是低下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面前那份几乎被他翻烂的技术简报,仿佛在确认刚才听到的话语是否真实。
窗外的阳光偏移,将他的侧影拉长,在那张写满疲惫与执拗的脸上,投下明暗交织的复杂光影。会议室里安静得能听到中央空调低沉的送风声,以及彼此并不平稳的呼吸。
叶凡没有催促。他同样沉默着,给足对方消化和权衡的空间。他知道,自己刚才的提议,无异于一场豪赌。他将擎天资本巨大的资金和战略期待,押注在了一个技术狂人的理想和信誉之上。这违背了太多商业投资的常规准则,甚至显得有些……疯狂。
但他相信自己的判断。他看到的不仅仅是“灵汐计算”那极具潜力的技术,更是沈岱渊这个人——他那份近乎偏执的纯粹,对技术本质的深刻洞察,以及眼底深处那份不曾被现实磨灭的、对改变世界的炽热渴望。这份渴望,叶凡曾经在自己身上也清晰地感受过。
不知过了多久,沈岱渊终于抬起头。他眼中那些尖锐的、防备的冰刺似乎融化了些许,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被触动的波澜。
“叶总,”他的声音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低沉,也更为郑重,“您……确实和我想象中的投资人,不太一样。”
叶凡微微颔首,没有自得,只是平静地回应:“我只是认为,真正伟大的合作,源于彼此价值的认同和目标的趋同,而非简单的资本与控制。”
沈岱渊深吸了一口气,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联合技术委员会……这个提议,我可以接受。但是,我也有一个条件。”
“请讲。”
“委员会的任何建议,尤其是涉及核心技术路线的,必须经过我们团队内部充分的技术论证和民主决议。擎天可以提出需求,可以分享场景,但不能以任何形式,包括通过资源倾斜施加隐性压力,来迫使我们的研发偏离既定方向。”沈岱渊的目光重新变得锐利,这是他在扞卫他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堡垒。
“理所当然。”叶凡毫不犹豫地同意,“技术的归技术。擎天需要做的,是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数据,帮助‘灵汐’的技术在实践中迭代和成熟,而不是扭曲它。”
这一刻,空气中那无形的坚冰,似乎“咔哒”一声,彻底碎裂了。
接下来的谈判,氛围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虽然依旧在条款细节上字斟句酌,争论不休,但那种理念层面的对抗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为了共同目标而梳理细节的务实与合作。
苏雨墨和陈默等人被重新请回会议室。当得知叶凡与沈岱渊达成的核心共识框架时,苏雨墨的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惊讶,随即化为一种更深层次的欣赏。她迅速调整了策略,带领法务和投资团队,开始在这个前所未有的合作框架下,填充具体的商业条款、知识产权归属、资金拨付里程碑等具体内容。
谈判持续了整整一天一夜。
期间,有为了某个专利授权范围的激烈讨论,有为了资金使用监管尺度的反复拉锯,也有为了未来商业化收益分成的谨慎测算。但无论争论多么具体和琐碎,那个由叶凡和沈岱渊共同奠定的“信任与技术驱动”的基石,始终未曾动摇。
在最为疲惫的深夜时分,当双方团队因为一个技术成果优先使用权的定义再次陷入僵局时,叶凡没有继续在条款上纠缠。他让助理送来了咖啡和简单的宵夜,然后走到会议室一角的电子白板前,拿起笔。
他没有画商业模型,也没有写法律条款。他在白板上画了一个简单的示意图——一边是代表星火科技的、封闭的、高耸的“专利高塔”,另一边,则是代表擎天与灵汐联合生态的、开放的、由无数节点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
“沈博士,你看,”叶凡的声音带着熬夜的沙哑,却目光炯炯,“星火科技试图用高塔垄断天空。而我们所做的,是在构建一片森林。每一棵树木——可能是你的灵汐芯片,可能是雨墨的智能星座管家,也可能是未来无数加入我们生态的开发者和合作伙伴——都拥有独立的根系和向阳生长的自由。但我们共享阳光、雨露(数据和资源),我们的根系在地下交织,彼此支撑,最终形成一片任何高塔都无法摧毁的、生生不息的生态。”
他转过身,看向沈岱渊,也看向在场所有人:“我们收购‘灵汐’,不是为了把它变成擎天这棵大树上的一根枝桠,而是为了共同种下这片森林里,第一棵,也是最独特、最具生命力的树苗。它的成长,会滋养整片森林;而森林的繁茂,也会为它提供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这番比喻,超越了商业,近乎一种哲学和生态学的阐述。
沈岱渊怔怔地看着白板上那个简单的图示,看着叶凡眼中那毫不作伪的、对未来的坚信和渴望。他感觉自己的心脏被某种东西重重地撞击了一下。一直以来,他抗拒资本,就是害怕自己的“树苗”被移植到不适合的土壤,被修剪成别人喜欢的形状,最终失去野蛮生长的力量。
而叶凡,却许诺给了他一片可以自由生长的森林。
这不是收购,这是……引为同道。
一种难以言喻的、找到同路人的激动和释然,涌上沈岱渊的心头。他猛地站起身,因为动作太快,甚至带倒了身后的椅子,发出“哐当”一声响。但他毫不在意,大步走到白板前,拿起另一支笔,在代表“灵汐”的那棵树下,重重地画了几条深入土地的根系。
“好!一片森林!”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眼神却亮得惊人,“叶总,就为了这片森林!细节条款,你们和苏总他们定!只要不违背刚才我们约定的原则,我沈岱渊和‘灵汐计算’,接受了!”
这一刻,所有的疲惫、所有的争执、所有的斤斤计较,仿佛都烟消云散。
苏雨墨看着白板前那两个男人——一个沉稳如山,目光如炬;一个激动如少年,赤诚如火——她的嘴角,缓缓勾起了一抹极淡、却真实无比的弧度。她知道,成了。不是靠压价,不是靠权谋,而是靠这种直击灵魂的格局与共鸣。
陈默等人也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而又充满期待的笑容。
接下来的流程变得异常顺利。在天色即将再次破晓之时,所有的法律文件终于准备就绪。
在签署最终协议的那一刻,叶凡和沈岱渊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摄像机闪光灯亮起,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一刻。但比镜头更真实的,是两人眼中那份无需言说的信任与期待。
“沈博士,欢迎加入这片森林。”叶凡微笑着说。
“叶总,希望我们这棵树,不会让你失望。”沈岱渊用力回握,郑重承诺。
当沈岱渊带着签好的文件,在晨曦中离开擎天资本大厦时,他回头望了一眼那高耸入云的建筑。这一次,他眼中不再有戒备和疏离,而是充满了一种归属感和前所未有的斗志。
叶凡站在顶楼的落地窗前,目送着那略显瘦削却步伐坚定的身影消失在街角。
苏雨墨走到他身边,轻声道:“很冒险,但……很值得。”
“是啊,”叶凡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肩头那份因星火科技带来的沉重压力,似乎减轻了不少,“有时候,最坚固的联盟,并非建立在合同条款之上,而是建立在灵魂的共鸣之中。”
初升的阳光穿透云层,洒满整个江城,也透过玻璃,将叶凡和苏雨墨的身影笼罩在一片温暖而充满希望的光晕里。
颠覆性的技术火种已然握在手中,接下来,就是如何让它在这片共同的“森林”里,燃成燎原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