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讲熹宁盛世的两位缔造者——祁珣和郁离,便需要从这对明君贤臣对彼此的双向选择开始说起。】
博主停顿几秒,举起一块小黑板。
小黑板上详细地记载着祁珣和郁离相互扶持开创盛世的时间点。
第一个时间点就是昌隆十五年。
【昌隆十五年夏,时年十五的郁离在去年丧母后再度丧父,因着三年孝期而无法参加乡试,艰难地养着少不更事的二弟和尚在襁褓的小妹。】
【可惜的是他不通厨艺难养弟妹。】
【三个月后,父母双亡的郁离变卖田产带着六岁的二弟郁禾和一岁的小妹郁楹离开邺丘城前往洛禹城。】
【他初入景朝国都,安顿好弟弟妹妹便开始为自己物色明主。】
【彼时正值高宗皇帝膝下四子相争,虽然二五六皇子更具夺嫡优势,但他却为了年幼的弟弟妹妹而选择了护佑胞弟祁瑞的四皇子祁珣。】
【在十五岁的郁离眼里,弟弟妹妹的安危比他的未来前途更重要。因为郁禾和郁楹是他仅剩的家人,也是亡父亡母留给他唯一的遗物。】
【为此,郁离舍弃了文人傲骨,自愿入四皇子府为其出谋划策。】
【四皇子本来只是出门捡了个秀才入府当谋士,顺手派点人替新来的同龄谋士照顾一下家人而已。】
【但他没想到这个小秀才那么猛!】
【短短四年,他便实现了身份跨越,从势单力薄的夺嫡皇子成为景朝新帝,还有了一个大胖儿子。】
【此子是宪宗与齐皇后的嫡子,一岁便被封为皇太子,三岁拜郁离为师,后来成长为景朝下任皇帝。】
【太子祁戟便是未来的仁宗皇帝。】
高宗皇帝越听越开心,望向四皇子的眼里满是欣赏和赞许。
老四和老四未来的儿子都是好的!
宪宗和仁宗都是最上等庙号,由此可见这对父子做得很好!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jpg)
二五六皇子跃跃欲试地准备抢人。
——郁离,生于邺丘城,现年14岁,又有弟弟(郁禾)妹妹(郁楹)。
据此寻人,他们肯定可以找到人!
等到他们出宫,就立刻派手下亲信邺丘城接他的贴心谋士!
(爱卿,等着朕来找你.jpg)
三七八九皇子:四弟\/四哥好会捡!
随随便便捡个贫寒秀才,便给自己捡来了一个大大的皇位!
(小狗羡慕.jpg)
【众所周知,大景王朝自宪宗、仁宗开始往下数五代皇帝,都是励精图治、勤政为民的贤明圣君。】
【——史称七圣临朝镇天下!】
【按照封建王朝存在约300年的兴衰循环规律来说,到了宪宗皇帝这代景朝本该开始走下坡路,偏偏接连出了七代明君延续了景朝国祚。】
【景朝是我国古代寿命最长的朝代,共历38帝,没有半路断代分为两半,从始至终都是连续的!】
【这都是熹宁盛世打下的根基。】
自从天幕开始,高宗皇帝嘴角的笑就没有下去过,现在笑得更是很欢快,眼角的褶子都笑出来了。
“好好好!朕的江山传下去了!景朝四百年基业已然足矣!”
相比较于前朝江山二世而亡,景朝传承三十八世真的很好了。
毕竟世上哪有万年不灭的王朝!
(朕心甚慰.jpg)
二五六皇子纷纷对祁珣怒目而视。
——好你个浓眉大眼的老四,接连七代子孙都是明君让我咋比!
他们三兄弟谁也不能确保七代子孙都出息,但眼前却有现成的七代圣君,老头子用脚趾头想都知道该选谁为储,他们收拢郁离亦是徒劳。
(仿佛失去了所有力气和手段.jpg)
部分大臣纷纷开始跳船,打定主意抛弃旧主改为支持四皇子。
现在不尽早做决定,以后就晚了。
但仍有一部分朝臣固执己见,不肯舍弃沉没无数成本的旧主子,甚至试图把四皇子扼杀于摇篮里。
(另投明主and坚守阵营.jpg)
遭遇各种目光洗礼的四皇子没功夫搭理这些各怀鬼胎的朝臣,专心地查看天幕刚刚赠送的大礼包。
——全面防御护盾x1、大陆地图x1、宪宗(盛世版)治国经验卡x1
同为宪宗皇帝,天幕更偏向于他。
也许他重活一世就是上天的恩赐,还得了一个成功案例借鉴。
得此机遇,他此生必能再创盛世!
对了,他要认真听听仁宗皇帝(未来太子)是谁生下的,绝不能再让贵妃生的二皇子继承皇位葬送江山。
哦不对,他这次不会再生下老二。
包括那个垂帘听政却害得景朝灭亡的贵妃都要给他死一死!
(信心满满.jpg)
郁怀远在天幕提到自己所在的城池和弟弟妹妹的名字之时便准备带着家人离开清水村前往洛禹城。
但他却忽然收到了一个大礼包。
镜面盾x1(能反射所有攻击者伤害并将其扭转为未知攻击的盾牌挂坠,可以作用于你的血脉亲人)
虚拟领域磨砺场x1(创造一个虚拟训练场进行文武对抗演练)
郁离(盛世版)辅君理政经验卡x1
他果断停下步伐,不再急于赶路,取出镜面盾挂坠戴在颈间。
——保护我和我的爹娘弟妹!
那串盾牌挂坠项链闪过一道银光,以无形之姿护住一家五口。
镜面盾生效,一家人顿得庇佑。
单手抱着郁禾的郁父歪头望向妻子右侧呈搀扶状的大儿子,“儿子,咋了?你怎么突然不走了?”
怀胎九月的郁母被丈夫和长子左右搀扶着停在自家院中,若有所感地摸着忽然变得热乎乎的心口。
“儿啊,咱们不去洛禹城了?”
郁怀远抱过自家父亲怀里的郁禾,心中稍安地看着身旁父母。
“先不去了,看完天幕再去不迟。”
既然他的家人已经没了性命之险,他自然不会再拖家带口地冒着生命危险远赴洛禹城投靠四皇子。
毕竟他的母亲再过不久便要生了。
他希望母亲和小妹都能平安活着,不愿再体会家人早逝的痛苦。
(且先观天幕,再静待后续.jpg)
各地黎民百姓议论纷纷,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天幕讲的事情。
“古代?我们是古人?”
“天上的男子不是仙人,是后人。”
“这个后生讲的是咱们景朝,还说咱们景朝出了七代明君,那位开创熹宁盛世的宪宗皇帝是当今圣上的四皇子,景朝日后实现了大一统。”
“前朝丢的疆土,宪宗抢回来了!”
“我听这个后生说熹宁盛世的缔造还有一位郁大人的功劳。”
“郁离?他在邺丘城?我也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