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域商队的第一趟行程定在三日后,出发前的最后一个傍晚,林野正在清点物资,赵峰突然策马奔来,马鞍上捆着个大包袱,老远就喊:“林野!落霞镇那边派人来了!”
林野放下手里的账册,只见赵峰身后跟着个穿青布长衫的年轻人,眉眼清秀,手里提着个竹篮,篮子里装着些干果点心。“这位是落霞镇的文书,姓秦,特地来接咱们的。”赵峰把人往前推了推,“秦文书说了,镇长已经把镇子东头的院子腾出来了,专供商队歇脚。”
秦文书连忙作揖,笑容腼腆:“林先生,赵队长,我们镇长说了,合域商队肯来,是落霞镇的福气。这点薄礼不成敬意,是镇上各家凑的土产,尝尝鲜。”他揭开竹篮盖,里面是蜜饯、果脯,还有几包香料,香气混着晚风飘过来,很是诱人。
林野请他坐下,泡了壶新茶:“秦文书客气了,我们也是来做生意的,本该登门拜访才是。”他示意赵峰把商队的货单递过去,“这是第一批要运的货,麻烦你给镇长过目,看看哪些需要调整。”
秦文书接过货单,看得十分仔细,时不时点头:“胭脂、花布、铁器……都是镇上缺的。就是这北漠的皮毛,怕是不太好卖,镇上人更爱穿棉麻布。”他指着货单上的一项,“不过可以换成北漠的草药,我们这儿的大夫说,北漠的防风、黄芪药效最好。”
“说得是。”林野立刻让人拿来笔墨,“赵峰,把皮毛换成草药,数量跟巴图大哥说一声,让他调整。”
赵峰应声而去,秦文书看着他的背影,笑着说:“早就听说合域城的人做事痛快,今日一见,果然不假。”他从怀里掏出张图纸,“这是镇上的布局图,红色标记的是市集,蓝色是客栈,咱们商队的院子在这儿——”他指着图纸中央的一处,“离市集近,又安静,院子里有井有柴房,方便得很。”
正说着,院外传来一阵喧哗,巴图的大嗓门格外显眼:“林先生!草药准备好了!我婆娘还塞了些她做的奶豆腐,说给商队的人路上吃!”
林野出去一看,巴图正指挥着几个牧民把捆好的草药搬上车,每捆上面都系着红绳,看得出来是精心整理过的。刘师傅也带着徒弟们来了,手里拿着刚做好的桥钉,个个磨得锋利。
“秦文书,一起吃晚饭吧?”林野热情相邀,“尝尝我们合域城的手艺,北漠的烤羊腿,东陆的糖醋鱼,西陆的海鲜汤,保证让你不虚此行。”
秦文书也不推辞,笑着应允:“那我就却之不恭了,正好带了镇上的好酒,咱们一醉方休。”
晚饭摆在院子里,几张桌子拼在一起,灯火通明。巴图烤的羊腿外焦里嫩,刘师傅的徒弟们炒的菜香气扑鼻,赵峰从西陆的船上拎来鲜鱼,苏晴亲自下厨做了糖醋鱼,酸甜的味道引得人直咽口水。
秦文书喝了口酒,脸颊微红:“说实话,刚开始听说三域要合开商队,我们镇长还犯嘀咕,怕你们……”他顿了顿,笑着摇头,“现在看来,是我们想多了。林先生,你们是真的把三域的人当自家人啊。”
林野举着酒杯,站起身:“秦文书,不只是三域,以后不管是哪个域的人,只要肯真心相待,都是自家人。”他看向在座的人,“来,为了合域商队,为了落霞镇,也为了咱们往后的日子,干杯!”
“干杯!”众人齐声应和,酒杯碰撞的声音清脆响亮,惊飞了院墙上栖息的夜鸟。
秦文书喝得兴起,说起落霞镇的趣事:“我们镇上有个绣娘,手艺绝了,能用丝线绣出三域的风光,就是性子倔,说什么也丝线离开镇子。要是苏晴姑娘能见见她,肯定投缘。”
苏晴眼睛一亮:“真的?我最爱跟绣娘交流手艺了!这次去一定要拜访她。”
酒过三巡,秦文书拉着林野的手,醉醺醺地说:“林先生,不瞒你说,落霞镇以前也来过商队,可都是各顾各的,哪像你们,东陆的帮着修工具,北漠的帮着运货,西陆的管着水路……”他打了个酒嗝,“这才叫商队啊,心齐!”
林野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夜渐深,晚风带着凉意,却吹不散院子里的暖意。巴图和刘师傅已经称兄道弟,正在比拼谁的力气大;苏晴和秦文书聊起了绣活,说得不亦乐乎;赵峰在给大家添酒,脸上的笑容比平时多了几分。
林野望着这热闹的景象,心里突然很踏实。他想起刚到合域城时的忐忑,想起第一次和赵峰、苏晴见面的场景,想起北漠的风雪、西陆的海浪、东陆的烟雨……这些原本散落各处的片段,如今像珠子一样,被“合域”这根线串在了一起。
他拿起酒杯,对着月亮轻轻晃了晃,酒液里映出点点星光,像极了三域人眼里的光。
“明天,会是个好天气。”他轻声说,仿佛在对自己,也在对身边的所有人。
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一下,两下……夜色温柔,连风都带着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