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熠对于他的这位徒儿祝愿,心中颇为满意。他观察到祝愿不仅天赋异禀,而且勤奋好学,年纪轻轻便已取得不俗的成绩,虽略逊于自己当年,但也实属难得。
云熠深知祝愿尚未定亲,而此前祝家来信催婚之事,他也略有耳闻。经过深思熟虑,云熠决定近期试探一下祝愿是否有意与自家结亲。
云熠并非优柔寡断之人,一旦下定决心,便会果断行事,经过他几年来的观察,他发现祝愿很适合当一位女婿。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他面带微笑,召唤着祝愿前来。
待祝愿踏入房门,他便毫不拖泥带水地直接发问:“徒儿啊,为师有一事相问,不知你是否愿意与云肸结为道侣呢?”
这突如其来的问题犹如一道晴天霹雳,直直地劈中了祝愿。他瞬间呆立当场,双眼猛地睁大,满脸都是惊愕之色,难以置信地看着云熠,仿佛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一般,结结巴巴地问道:“师……师傅,您……您为何会选择我呢?”
云熠见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缓声道:“徒儿啊,为师之所以如此选择,并非毫无缘由。你天赋异禀,未来可期,且为人踏实勤勉,实乃值得托付终生的良人啊。”
当然,云熠并没有逼迫徒儿祝愿一定要迎娶自己的女儿,他只是提出一个建议,希望两人可以先相互接触、了解一下彼此。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彼此心意相通,那么再定亲也为时不晚。
祝愿在听了师傅的话后,心中稍安,他知道师傅并非是要强加于人,而是真心希望他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伴侣。
于是,他略作思考,便点头表示同意,愿意先与云肸师妹接触看看,如果真的有缘分,再进一步发展两人的关系也未尝不可。
云熠看着眼前这个通情达理的徒儿,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喜悦之情。他觉得这个徒儿不仅天赋过人,而且为人处世也十分得体,实在是难得的人才。
想到这里,云熠决定今晚邀请祝愿到他的院子里一同用膳,这样一来,祝愿和云肸就能有更多的相处机会了。
祝愿自然明白师傅的良苦用心,他欣然点头答应。不过,在答应之后,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似乎应该给云肸师妹准备一份见面礼才好。
于是,祝愿开始仔细查看自己的储物袋,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件合适的礼物送给云肸师妹。然而,让他有些失望的是,储物袋里并没有发现特别适合送女子的物品。
而且,由于时间紧迫,他也来不及去购买一份合适的礼物。经过一番思考,祝愿觉得还是等以后有机会再送礼物比较好,毕竟仓促之间准备的礼物可能并不够用心。
想通这一点后,祝愿迅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再纠结于礼物的事情,而是继续闭目入定,潜心修炼起来。
时间过得很快,夜幕降临,到了用膳的时间。祝愿按照约定,准时来到了云熠师傅的住所。
这并不是他第一次来师傅家,所以他对这里的环境还算熟悉。他凭借着记忆中的方向,一路前行,没过多久便来到了正厅。
一进正厅,祝愿就看到师父云熠和师母欧阳妤正坐在那里悠闲地喝着茶,等待着他的到来。
祝愿见状,赶忙快步上前,向师父和师母行了个礼,然后在师父的左手边找了个位置坐下。
一刻钟后,传来一阵轻盈的脚步声,就看见一身浅蓝色的女子正在缓缓靠近。
云肸照例跟父母行礼后就准备在饭桌前落座,突然听到母亲咳嗽一声,说:“肸儿,这是你父亲的徒儿祝愿,过来行礼一下。”
云肸走进房间后,目光缓缓扫过屋内,当她的视线落在父亲左手边时,突然发现那里竟然坐着一个人。她不禁心生好奇,于是抬起头来,仔细端详起这位不速之客。
只见那男子身着一袭玄色长衫,身姿挺拔如松,剑眉星目,丰神俊朗,气质高雅,宛如仙人下凡一般。
他正悠然自得地品尝着杯中的香茗,举手投足间都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息。
云肸心中暗自惊叹,这还是她第一次见到如此出众的男子。她不禁想起平时师兄弟们提起过的父亲的亲传弟子,心想:“难道他就是那位传说中的祝师兄?”
就在云肸暗自揣测之际,男子似乎察觉到了她的目光,转过头来,与她对视一眼。那一瞬间,云肸只觉得自己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吸引,不由自主地对上了他深邃的眼眸。
短暂的对视过后,云肸回过神来,连忙上前行礼,轻声说道:“云肸见过祝师兄。”
祝愿微微一笑,也起身回礼道:“祝愿见过云师妹。”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如同一股清泉流淌而过,让人听了倍感舒适。
云肸微微颔首,然后走到父亲身旁坐下。这时,云熠也笑着招呼两人一同入座,四人各坐一方,形成一个小小的正方形。
云熠坐在上方,欧阳妤坐在他的左手边,云肸则坐在他的右手边,而祝愿则坐在他的对面。
四人围坐在一起,一边用饭,一边闲聊着修仙途中的各种趣事和问题。云肸虽然话不多,但偶尔也会插上一两句,与大家分享自己的见解和经验。
用过饭后,祝愿并没有立刻起身离去,而是陪着师傅一家三人又用了一会儿饭后茶。大约过了两刻钟,祝愿起身告辞,准备离开。
云熠微笑着对他说:“以后有时间再来用膳吧。”然后转头对女儿云肸道:“云肸,你去送送祝师兄。”
云肸点点头,站起身来,与祝愿一同走出了房间。
云肸开始还没有感受到父母的意图,知道让她送祝愿时她就知道父母想撮合他们。
祝愿知道是师傅想让两人独处,没有扫了师傅的意思,和云肸并排相距一米向大门方向走去。
祝愿想了想还是开口说:“云师妹可知师傅今晚的用意?”
云肸不按套路回答:“祝师兄,知道又怎样?不知道又怎样?”
祝愿顿时不知道怎么回答,停顿了好一会儿才说:“师傅想让我们两人先接触,如果合适就让我们定亲结为道侣。云师妹有什么想法?”
云肸说:“祝师兄是自愿还是因为我爹被迫答应?”
祝愿诚实的回道:“起初不是,现在是自愿。师妹对我还可满意?”
云肸心中有些诧异,她实在没有想到祝师兄这样一个平日里只知埋头修炼的人,竟然会如此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她稍稍思考了一下,然后微笑着回答道:“对于祝师兄,我并没有什么特别不满意的地方。只是,人生大事毕竟非同小可,不能如此仓促地做出决定。师兄,你认为呢?”
祝愿显然明白云肸的意思,他点了点头,回应道:“嗯,我也赞同你的看法。那么,我们不妨先多接触、多了解一下彼此,如果觉得合适,再继续深入发展……”
云肸轻声应了一句:“好。”接着,她指了指前方不远处的大门,说道:“前面就是大门了,祝师兄请慢走,我先回去了。”
祝愿站在大门口,静静地望着云肸渐行渐远的身影,那道身影在他的视线中不断缩小,直至最终消失不见。然而,他的目光却依然停留在云肸离去的方向,仿佛能够穿透那扇门,看到她远去的背影。
云肸自然也感觉到了身后那道灼热的目光,它如同燃烧的火焰一般,紧紧地跟随在她的身后,随着她的移动而移动。直到她走到转角处,那道目光才像被突然掐断的烛火一般,骤然消失。
云肸停下脚步,缓缓地坐在走廊的凳子上,用手轻抚着胸口,试图平复那如鼓槌般咚咚咚直跳的心脏。
过了好一会儿,她的心跳才逐渐恢复正常,她深吸一口气,像往常一样站起身来,朝着自己的院子走去。
祝愿和云肸两人每隔五日便会相约见面,每次见面时间约为一个时辰。起初,两人只是简单地互相问候,熟悉彼此。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开始逐渐深入地交流修炼心得,探讨一些修炼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祝愿和云肸对彼此的了解越来越深,彼此之间的默契也与日俱增。半年后的某一天,当他们再次相聚时,两人终于决定正式在一起。
确定关系后,祝愿迫不及待地写了一封信回家,告知父亲这个好消息,并请求父亲前来商量订婚的相关事宜。
半个月后,祝父带着五箱礼品如约而至。这些礼品包括一箱珍珠、一箱头饰珠宝、两箱法衣、一箱字画以及一张云霄城里的四进院子的地契和
块下品灵石。
云熠与祝父见面后,先是进行了一番简单的寒暄和社交,然后便直接切入正题,开始讨论订婚的具体细节。
对于这份定亲礼,虽然对于普通修仙者来说已经算得上是十分厚重,但对于云熠来说,只能算是一般。毕竟,云熠的家族背景和自身实力都非同小可,这样的定亲礼在他眼中并不算特别出众。
祝母将一块温润的暖玉玉佩轻轻地放在云肸的手中,微笑着说道:“这块玉佩可以蕴养心神,对你的修炼大有裨益。”
这块暖玉可是祝家的祖传之宝,据说是祝家祖先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购得的宝玉。当时的家主对这块宝玉爱不释手,于是请来了能工巧匠,将其打造成了二十块精美的玉佩,然后平均分给了四兄弟,每家各得五块。
随着时间的推移,祝家不断发展壮大,家族成员也逐渐增多。为了更好地管理家族事务,祝家的四兄弟决定分开居住,各自迁往不同的府城。
然而,随着距离的拉远和生活的繁忙,兄弟四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少,最终渐渐失去了联系。
如今,传到祝父这一代时,只剩下了三块暖玉佩。
大哥定亲之后,祝母毫不犹豫地将其中一块传家玉佩送给了大儿媳,作为对他们新婚的祝福。
祝母小心翼翼地帮云肸戴上玉佩,只见那玉佩散发出淡淡的光芒,仿佛与云肸的肌肤融为一体。云肸立刻感受到一股暖流从胸骨下段源源不断地向四周扩散开来,仿佛全身的疲惫都在一瞬间被驱散了。
而在另一边,云熠表现得非常大度,并没有对祝家提出任何过分的要求。他唯一的期望就是,在双方父母的共同见证下,祝愿能够全心全意地呵护云肸,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离不弃。
两家人在愉快的氛围中签订了婚书,随后便开始盘算一个吉祥的日子来举办婚礼。经过一番商议,他们决定将成亲的日子定在来年的六月初八。算一算,距离那一天还有整整十个多月呢!
祝父他们并没有在云霄城里过多逗留,毕竟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回家筹备。毕竟结婚可是人生大事,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可不少呢!
由于两家距离较远,经过深思熟虑后,两家人决定各自在本地举办一场婚礼,这样既方便又能让更多亲朋好友参与其中。
于是,他们先计划回到祝家举办一场盛大的婚礼,然后再前往云缈宗,为云肸和祝愿举行另一场隆重的婚礼。
自从两人订下婚约后,他们之间的相处变得更加亲密无间,关系也比以前有了质的飞跃。
祝愿更是满心欢喜,他决定多炼制一些高级符箓,然后拿去兑换珍贵的结金丹,作为给云肸的新婚礼物,以表达自己对她深深的爱意。
而李初一得知祝愿和云肸师姐订婚的消息后,不禁感叹这简直就是强强联合啊!他心里也暗自期待着,希望自己也能早日遇到那个与他相伴一生的有缘人。
灵草园经过半年的时间修复,已经逐渐恢复到往日的生机勃勃。
丹峰的弟子们开始频繁出入炼丹房,宗门内的丹药交易一片欣欣向荣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