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城的暮色总带着水汽,王俊凯站在望江楼的飞檐下,玉笛横在唇边,却迟迟未吹。笛身上刻着的“青云”二字被摩挲得发亮,是他刚入青云书院时,师父亲手所赠。
“还在练那支《归雁》?”刁刁抱着个食盒从楼梯口探出头,肩胛的疤痕在夕阳下若隐若现,“张哥新做的紫薯糯米丸,给你留了一碗。”
王俊凯收了笛,指尖还残留着笛孔的凉意。他接过食盒,看刁刁踮脚去够栏杆外的桂花,忽然想起三年前在漠北——那时她也是这样,抢了他烤的红薯,跑起来像只受惊的小鹿,肩胛还没添那道疤。
“上次在破庙,多谢你。”刁刁咬着糯米丸含糊道,“要不是你用笛声引开流沙帮的人,我和贺儿早被发现了。”
他笑了笑,没提那晚自己为了护着她遗落的沙漏铜牌,被暗器划伤了手背。伤口现在还留着浅痕,像笛身上的纹路,不细看便瞧不见。
演武场的月光正好时,王俊凯总爱坐在老槐树下吹笛。笛声清越,能让暴躁的刘耀文静下来,能让熬夜查案的严浩翔松松眉头,连孙悟空都爱蹲在树梢听,说“比灵山的梵音顺耳”。
有次马嘉祺拿着卷宗过来,见他笛边放着半块紫薯糕,忍不住打趣:“首席弟子也偷嘴?”
“刁刁做的,”王俊凯坦然承认,笛声转了个弯,带着点笑意,“她说甜食能润笛。”
他的笛声里藏着江湖路——有漠北的风沙,有江南的烟雨,有破庙的烛火,还有伙伴们的笑闹。最妙的是那支新编的《紫薯谣》,调子简单,却总让刁刁跟着哼,贺峻霖说“比他的飞镖还能聚拢人心”。
去长安传经那日,街市上人山人海。王俊凯站在城楼上,看唐僧讲法,看悟空耍棒,看八戒抢食,忽然拿起玉笛吹起《归雁》。笛声漫过人群,刁刁在楼下挥着手,手里举着个紫薯形状的风车,转得像团小太阳。
他忽然懂了,师父为何赠他这支笛。江湖不止有刀光剑影,还有这般清声——能记取伙伴的模样,能吹散旅途的疲惫,能让每一段走过的路,都随着笛声,留在风里,留在心里。
归程的马车上,刁刁像一只安静的小猫一样,蜷缩在角落里,紧闭着双眼,似乎已经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她的怀里紧紧揣着一包桂花糖,那是他送给她的礼物。
王俊凯静静地坐在一旁,目光落在窗外飞速掠过的风景上。阳光透过车窗洒在他的脸上,勾勒出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他的手指轻轻搭在笛子上,仿佛在沉思着什么。
忽然,他深吸一口气,将笛子放在唇边,轻柔地吹奏起《紫薯谣》。笛声如泣如诉,低柔婉转,仿佛在诉说着一段遥远的故事。那声音在车厢内回荡,与车轮滚动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独特的韵律。
王俊凯的吹奏技巧娴熟而自然,每一个音符都像是被他赋予了生命一般,跳跃在空气中。笛声时而悠扬,时而低沉,时而激昂,时而舒缓,让人不禁沉醉其中。
随着笛声的流淌,王俊凯的思绪也渐渐飘远。他想起了与刁刁一起走过的点点滴滴,那些欢笑和泪水,那些温暖的瞬间,都如同电影般在他眼前闪过。
他知道,这江湖路还很长,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但只要有刁刁在身边,有这悠扬的笛声相伴,他便觉得这段旅程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