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原诸侯勾心斗角之际,青州之地,已因州牧焦和的庸碌无能而彻底糜烂。
当初焦和见诸侯讨董,风头无两,也想凑个热闹,提升声望,便点齐州郡兵马,嚷嚷着要西进酸枣会盟。此举本是好大喜功,却愚蠢地惊动了盘踞青州的黄巾余部渠帅司马俱与管亥等人。
司马俱此人,狡诈多疑,闻听焦和大张旗鼓出兵,误以为是要来清剿自己,岂肯坐以待毙?他与管亥商议,决定先发制人。二人巧妙设伏,于险要处突然袭击焦和军。焦和本就不通军事,麾下兵将亦多羸弱,遭此突袭,顿时溃不成军,伤亡惨重,粮草辎重尽失。
焦和狼狈逃回治所临淄,非但不思整军再战,反认为此败乃天意,是鬼神不佑。从此更加沉迷于巫祝之事,日日设坛祭天,祈求神灵降罚,消灭黄巾,闹得乌烟瘴气,威信扫地。
屋漏偏逢连夜雨。不久,董卓鸩杀少帝的消息传至青州,本就脆弱的朝廷权威彻底崩塌。各郡郡守如齐国相、乐安太守等,纷纷拥兵自重,对焦和的命令阳奉阴违,甚至置之不理。各县士族豪强更是凭借坞堡私兵,划地自治,相互攻伐,大肆兼并土地,压榨百姓,以求乱世自保乃至扩张势力。
青州百姓苦不堪言,赋税徭役沉重,更有豪强欺压,生灵涂炭。无数人家破人亡,或辗转逃亡他郡,或被迫铤而走险,加入了司马俱、管亥等人的黄巾队伍,使得黄巾势力如同滚雪球般急速膨胀。
一些实力较弱的士族豪强,见官军无力庇护,黄巾势大,为求生存,竟转而与司马俱、管亥等渠帅暗中勾结,输送钱粮,甚至提供情报,以求黄巾军不来攻打,形成了某种畸形的“合作”关系。司马俱狡黠地利用这种关系,左右逢源,实力与野心与日俱增。
听闻刘备率精锐离开平原讨董,司马俱受一些与平原国有利益冲突的豪强蛊惑,又垂涎平原国相对安定的环境和可能囤积的粮草,竟纠集数万兵马,意图趁虚而入,攻打平原国!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平原国并非不设防。贾诩坐镇中枢,“夜枭”小组早已将情报网络渗透至青州各地。司马俱大军尚未出动,其动向、兵力配置乃至与豪强勾结的信息,已摆在了贾诩案头。
贾诩冷笑一声,并未慌张。他深知平原兵力不足,不宜硬拼。遂定下疑兵之计:令太史慈、张合率小股精锐,多设旌旗,昼夜巡哨,广布疑兵;令麴义率先登营及主力依托城防工事,严阵以待;同时故意泄露“刘备大军不日即回”的假消息。
司马俱大军逡巡至平原边境,见对方防守严密,军容整肃,又听闻刘备即将返回,疑为诱敌深入之计,加之其本意在于劫掠而非攻坚,犹豫再三,终不敢贸然进犯,悻悻退兵。贾诩略施小计,便化解了一场兵灾,保全了平原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