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孙策于江东苦战之际,千里之外的长安,暗流涌动得更加强烈。
李傕与郭汜之间被李儒勉强调停的战火,因争夺天子控制权和积累的猜忌以及沈练暗中的煽风点火,再次猛烈爆发。此次规模远胜从前,双方军队在长安城内及周边反复厮杀,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普通士卒与无辜百姓死伤枕籍,怨声载道。
李儒穿梭于两营之间,唇焦舌敝,却再也无法劝服杀红了眼的李傕与郭汜。眼见局势彻底失控,李儒心灰意冷,知长安不可久留,遂悄然离开,前往弘农投奔同乡张济,以求自保。
而在李傕军中,骑都尉杨奉的地位却因战功而水涨船高。这背后,自然少不了沈练的谋划。他多次为杨奉献策,助杨奉接连取得几场小胜,使得杨奉在李傕集团中越发受到重用。
一日,李傕听闻皇甫郦在背后议论自己,勃然大怒,欲斩杀皇甫郦以立军威。帐中诸将皆不敢言,关键时刻,杨奉在沈练的提醒下,出列劝谏:“皇甫郦虽言语不当,然其乃皇甫嵩侄儿,在西凉军中素有威望。若因言杀之,恐寒了西凉旧部之心,于大局不利。不若小惩大诫,以示宽容。”
李傕对杨奉正倚重,闻言觉得有理,这才压下怒火,饶了皇甫郦一命。此事过后,沈练借机接近惊魂未定的皇甫郦。
僻静处,沈练对皇甫郦低语:“皇甫将军,李傕、郭汜之所以猖獗,所倚仗者,无非西凉军力。将军亦出身西凉,皇甫家族在西凉军中名望卓着,军中将士,真心愿随李傕行此囚禁天子、屠戮同僚之事的,终究是少数。”
皇甫郦叹息:“然则其势大,如之奈何?”
沈练眼中闪过一丝冷光:“李傕扣押天子,形同叛逆,天下共知。将军何不借此,在西凉军中扬言,说李傕早有自立之心,故囚禁天子,欲弑君自立。从之者即为贼党,后患不浅,西凉军卒闻此必心生离析!军心一散,李傕如无根之木,其势自衰!”
皇甫郦闻言,眼中重新燃起希望,深以为然。此后,他便暗中活动,利用自身影响力,在西凉军中将“李傕欲自立”的传言悄然散播。谣言如同瘟疫,在早已对连年内斗和前途感到迷茫的西凉士卒中迅速蔓延,李傕军的凝聚力开始悄然瓦解。
与此同时,沈练又与侍中杨琦、刘艾搭上了关系。他对二人分析道:“李傕贪婪无谋,今西凉军心已散,其势已衰。天子何不以高爵诱之?可正式册封其为大司马,满足其虚荣,使其放松警惕。”
杨琦、刘艾觉得此计甚妙,便寻机向汉献帝进言。饱经磨难的少年天子此时只要能有一线挣脱牢笼的希望,无不采纳。不久,正式册封李傕为大司马的诏书下达。李傕果然大喜过望,更加骄横,并重赏那些常常在军中装神弄鬼、为他鼓吹“天命”的女巫。
此举引起了军中许多凭军功晋升的将领强烈不满。李傕帐下将领宋果私下对杨奉抱怨:“我等出生入死,血战沙场,功劳尚不如那些击鼓跳舞的妖巫!大司马如此行事,岂不令人心寒?”
沈练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他暗中对杨奉和宋果煽风点火:“李傕扣押天子,重用妖邪,军中早已怨声载道。二位将军皆乃朝廷栋梁,岂能坐视国贼横行?何不奋起一击,诛杀李傕,解救天子,立不世之功,青史留名?”
杨奉本就对李傕的某些做法不满,加之沈练描绘的“救驾功臣”前景实在诱人,宋果更是积怨已深,两人很快被说动。在沈练的周密谋划下,他们决定趁李傕因获封大司马、麻痹大意之际,发动兵变。
是夜,月黑风高。宋果率领心腹精锐于李傕中军大营内放火为号,杨奉则率领一支兵马发难突袭。杨奉与宋果目标明确,直扑囚禁天子的营帐。守卫天子的是李傕侄子李暹,他措手不及,被宋果当场斩杀。杨奉则趁乱冲入帐中,护住惊惶失措的汉献帝和伏皇后。
“陛下勿惊!臣杨奉,特来护驾!”杨奉朗声道。
汉献帝看着眼前混乱的场面和浑身浴血的杨奉,又惊又喜,几乎落下泪来。
李傕被营中骚乱惊醒,得知杨奉、宋果叛乱,天子被劫,又惊又怒,立刻集结兵马追赶。当李傕气急败坏地率军追来时,一声梆子响,两侧箭如雨下,早已埋伏在此的徐晃跃马挺斧,直取李傕中军。李傕军猝不及防,又被伏兵截断阵型,顿时大乱,被杀得丢盔弃甲,大败而回。徐晃也不恋战,迅速脱离战场。
汉献帝终于暂时脱离了李傕的魔爪。在侍中杨琦、刘艾的安排下,沈练得以秘密面见天子。
面对这位看似忠勇、智谋过人的“义士”,惊魂未定的汉献帝充满了感激。沈练趁机进言:“陛下,眼下虽脱虎口,然李傕、郭汜势力犹在,长安周边危机四伏。当务之急,需以爵位厚赏杨奉、宋果、徐晃等救驾功臣,稳定军心。同时,臣请陛下授臣临机决断之权,臣欲冒险游说其他尚未依附李、郭的将领,如杨定、董承等人,晓以大义,邀其前来护驾,共抗国贼!如此,陛下身边兵力方能增强,安全可保!”
汉献帝此刻已将沈练视为救命稻草,对其言听计从,不仅立刻下诏封赏杨奉等人,更赐予沈练一道可以便宜行事的密诏。
得到授权后,沈练找到杨奉和宋果,对他们说:“二位将军救驾之功,彪炳史册。然李傕、郭汜必不肯甘休,定会纠集兵力反扑。我等现有兵力仍显薄弱。我欲乘此机会,凭陛下密诏,游说杨定、董承等素与李、郭不和之将领,邀其前来共保圣驾。若能成功,我军实力大增,方可确保陛下万全!”
杨奉、宋果新获封赏,正欲巩固地位,闻听此计,自然赞同。于是,沈练带着天子的名义和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再次潜入暗流汹涌的长安政局,开始编织一张更大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