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顿了顿,正欲进一步部署细节,堂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身披铠甲的士兵快步闯入,单膝跪地,双手抱拳禀报道:“启禀主公!冀州刘备麾下使者张仪,已至府外,声称有要事求见,望主公定夺!”
此言一出,堂中众人皆面露诧异。方才还在商议是否遣使游说刘备,如今对方使者竟主动上门,这变故来得猝不及防。嬴政眉头微挑,手指在案几上停顿片刻,目光扫过堂下谋士:“刘备遣张仪前来,诸位以为,其来意何在?”
司马懿率先开口,羽扇轻摇的动作慢了半分,眼神中多了几分审慎:“张仪乃纵横家出身,昔年凭口舌之利搅动列国局势,刘备派他前来,绝非寻常通好。依属下推测
刘备必是已知杨滔吞并兖州,察觉自身处境危急,故而主动示好,欲与我军结盟抗杨。毕竟杨滔若再向北扩张,首当其冲便是刘备的冀州之地,他比我军更急着寻得盟友。”
吕不韦抚掌笑道:“司马先生所言极是!刘备此举,恰是‘雪中送炭’,却也藏着‘趁火打劫’的心思。他主动派使者来,既是想借我军之力牵制杨滔,也是想试探我军的底气与诚意。
若我军表现出急切结盟之态,他反倒会抬高条件;若我军从容应对,方能掌握谈判主动权。”
商鞅面色依旧严肃,补充道:“无论刘备来意如何,张仪此人言辞犀利,极善攻心。待会接见时,需有专人应对其说辞,不可被其牵着鼻子走。
且需明确我方底线——结盟可以,但绝不能让刘备借结盟之名,插手我军在淮南、徐州的事务,更不能答应过于苛刻的利益划分条件。”
蒙恬上前一步,语气带着武将的果决:“主公,张仪既来,不妨先请他入堂。一来可探其口风,二来也能向刘备传递我军的态度。只是需在府中布置甲士,以防不测——毕竟张仪身为敌国使者,难保无其他图谋。”
嬴政微微颔首,对堂外士兵下令:“传我命令,引张仪入堂,沿途不得怠慢,但需严加看管,禁止其窥探府中布防。”士兵领命退下后,
嬴政又看向苏秦:“苏秦先生,你素通纵横之术,待会便由你主理与张仪的对话,务必摸清刘备的真实意图,同时守住我军的利益底线。”
苏秦躬身应道:“属下遵令!定不辱使命!”
不多时,堂外传来脚步声,一名身着青色儒衫、腰佩玉饰的中年男子缓步走入。此人面容清瘦,双目炯炯有神,正是刘备麾下使者张仪。他刚踏入堂中,便目光扫过两侧文武,最后落在主位上的嬴政身上,随即拱手作揖,语气恭敬却不失从容:“冀州使者张仪,见过秦王。久闻秦王雄才大略,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嬴政端坐于主位,语气平淡:“张先生远道而来,辛苦了。不知刘公遣先生前来,有何见教?”
张仪直起身,目光落在堂中悬挂的《九州舆图》上,语气凝重起来:“秦王明鉴,如今杨滔吞并兖州,坐拥八州之地,兵马数十万,其野心昭然若揭。近日杨滔已在并州、冀州边境增兵,显然有北上之意。我家主公深知,单凭冀州之力,难以抗衡杨滔;
而秦王坐拥淮南、徐州,兵强马壮,若秦、冀两国能结盟,共抗杨滔,则不仅能保两国疆土不失,更能瓜分杨滔之地,成就霸业。此乃唇亡齿寒之理,还望秦王深思。”
苏秦上前一步,接过话茬,语气从容:“张先生所言,我等亦有考量。只是结盟之事,关乎两国存亡,需详议细节。不知刘公可有具体的结盟之策?比如两军如何配合作战,战后疆土如何划分,粮草如何供给?”
张仪早有准备,从容答道:“我家主公之意,秦、冀两军可分三路出兵:冀州军由关羽、张飞统领,攻打杨滔的并州、幽州边境,牵制其北方主力;秦军则由王翦、蒙恬将军统领,攻打杨滔的豫州、兖州边境,截断其南方粮草通道,
此外,可遣使联合江东朱元璋,令其出兵攻打杨滔的西川、南郡,形成三面夹击之势。至于战后疆土,并州、西凉归冀州,豫州、兖州归秦国,汉中、南阳则由两国共分,如何?”
此言一出,堂中文武皆面露异样。杨滔麾下的并州、西凉地处北方,虽地域辽阔,但多为草原荒漠,粮草匮乏;而豫州、
兖州乃中原腹地,土地肥沃,人口众多,显然刘备想以相对贫瘠的土地,换取秦军出兵牵制杨滔主力,这算盘打得不可谓不精。
韩擒虎当即冷哼一声:“张先生此言,未免太过不公!冀州军攻打并州、西凉,多是荒无人烟之地,而我军攻打豫州、兖州,却是杨滔的核心腹地,需面对其精锐主力。如此分配,岂不是让我军白白送死?”
张仪神色不变,从容辩解:“韩将军此言差矣。并州、西凉虽地处偏远,但却是杨滔的骑兵发源地,其麾下最精锐的西凉铁骑便驻扎于此,冀州军攻打此地,难度丝毫不亚于秦军攻打豫州、兖州。况且,若秦军能拿下豫州、兖州,便能占据中原腹地,日后进可攻、退可守,这对秦军而言,亦是天大的好处。”
司马懿此时开口,语气带着一丝深意:“张先生,我军听闻,近日冀州境内已有旱情迹象,粮草供应恐有不足。若结盟之后,冀州军因粮草短缺而延误战机,该如何是好?此外,朱元璋素有‘江东猛虎’之称,其野心不亚于杨滔,若我等联合朱元璋,他日杨滔覆灭,朱元璋反戈相向,又该如何应对?”
张仪闻言,心中暗叹司马懿心思缜密,却依旧从容答道:“司马先生所虑,我家主公早已想到。冀州虽有旱情,但已提前囤积了足够的粮草,足以支撑半年战事;若战事延长,我军可从鲜卑六城调运粮草,绝不会延误战机。
至于朱元璋,我家主公已遣人前往江东,与其商议结盟之事,朱元璋深知杨滔若灭,下一个便是他,必然会答应出兵。且结盟之时,可立下盟约,若日后任何一方背叛盟友,秦、冀两军可联手讨伐,如此便无后顾之忧。”
嬴政一直沉默倾听,此时终于开口,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张先生,结盟之事,我军可以答应,但需修改两个条件。其一,战后疆土划分,除豫州、兖州归秦国外,汉中之地亦需归我军——汉中乃西川门户,若落入他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