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
这个数字如同丧钟,在方明和所有知晓内情的核心成员脑海中轰鸣。放弃生活保障模块,意味着即使前哨躲过打击,首批驻留人员也将面临极其严酷的生存环境。但此刻,生存高于一切。
地球:最后的疯狂与“静默”
方明如同一个冷静的疯子,在地球上下达了最后一系列指令:
1. “金苹果”终极收割: 所有仍在进行的灰色金融操作被强行平仓,不计成本地回笼资金。数笔规模惊人的资金被直接注入几个早已准备好的、技术含量最高的幽灵工厂,命令它们不惜代价,在96小时内,生产出所有库存材料能制造的最后一批“星尘合金”和关键部件,通过唯一一条尚未暴露的、风险最高的快速运输线路(动用了一艘实验性的空天飞机原型机),赌上一切,送往星海坐标。
2. 集团“静默”: 明珠集团对外宣布,因“全球性不可抗力因素”及“集团战略调整”,将暂停所有非核心业务,并进行为期数周的“内部架构优化”。此举在市场上引发了巨大震动和猜测,但方明已无暇顾及。他需要在地球层面制造一个“收缩防御”的假象,尽可能降低自身的存在感,避免在最后时刻刺激到“守夜人”,或者引来其他秃鹫的围攻。楚月和小林受命稳住大局,应对可能出现的挤兑、做空和合作伙伴的恐慌。
3. 信息“自杀式”净化: 所有与“方舟计划”相关的非核心数据、备用联络节点、甚至部分次要的“幽灵工厂”,被启动自毁程序。物理销毁,数据彻底擦除。如同壁虎断尾,只为保全最重要的主体。这是痛苦的抉择,意味着无数的心血和资源化为乌有,只为抹去尽可能多的痕迹。
星海:倔强的焊接与能量过载
在遥远的柯伊伯带边缘,那片被“隐匿核心”微微扭曲的空间内,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 放弃与加固: 如同方明命令,那个尚未对接的生活保障模块被无情地推离,如同宇宙垃圾般飘向深空。工程团队将所有精力投入到对已对接模块的连接处进行紧急加固。利用刚刚送达的最后一批“星尘合金”,他们对关键结构进行了“焊接”,并围绕着“隐匿核心”,搭建起一个临时的、超负荷的能量导流网络。
· “隐匿核心”的悲鸣: 为了在“守夜人”到来前尽可能提升隐蔽效果,“隐匿核心”被命令超载运行。模块内部回荡着能量过载的嗡鸣,冷却系统发出刺耳的警报,随时可能崩溃。但它在坚持,将那片空间的“存在感”努力降到最低。
· 绝望中的微光: 来自地球的最后一批补给,在那艘冒险穿越小行星带的空天飞机几乎解体的代价下,成功送达!虽然数量远少于预期,但里面包含了一些紧急研发的、一次性的“能量诱饵”和“空间干扰装置”。这是工程师们能想到的,唯一可能干扰“守夜人”打击精度的手段。
方明:独守的孤峰
在地球总部,方明遣散了所有非必要人员,独自守在那间布满屏幕的密室里。屏幕上,一边是地球各地传来的混乱报告(市场恐慌、合作伙伴质询),另一边是星海前哨传来的、充满警报数据的实时画面。
他的精神力高度集中,一边通过《星墟引气初解》维持着自身状态,一边与【文明商业融合引擎】保持着深度连接,疯狂计算着“守夜人”可能采取的打击方式、路径以及前哨那简陋防御体系的薄弱点。
他脸色苍白,眼中布满血丝,但眼神却如同淬火的钢铁。
他知道,自己能做的已经全部做了。剩下的,只能交给命运,交给那些在深空中咬牙坚持的工程师,交给那台正在悲鸣的“隐匿核心”。
最后的时刻
第六天,星海前哨报告:“隐匿核心”稳定度下降至47%,部分外部传感器因能量散射开始失效。
第六天午夜,引擎预警更新:【检测到超光速粒子扰动,打击载体已进入太阳系奥尔特云!预计接触时间:18标准时!】
第七天,清晨。前哨传来最后一条清晰信息:“所有非必要系统已关闭,能量集中于隐匿与防御。我们已做好准备。愿文明永存。”
通讯随即中断,并非被破坏,而是前哨主动进入了最深度的“无线电静默”。
方明独自坐在寂静的密室中,看着屏幕上变成雪花的星海频道,以及那个代表着毁灭载体、正以一种超越物理常识的速度逼近太阳系内部的红色光点。
他缓缓闭上眼睛,不再去看。
该做的,都已做尽。
现在,他能做的,只有等待。
等待审判的降临。
等待那簇在深渊边缘艰难点燃的星火,是被无情掐灭,还是能……倔强地,继续燃烧下去。
帝国的命运,人类文明自主未来的希望,都系于这最后的等待。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走向那个注定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