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单被抢,让整个专案组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被动。
赵德彪虽然还活着,但他脑子里记下的内容有限,而且缺乏实物证据,很难对那些隐藏在幕后的巨鳄形成致命打击。
所有人都知道,那份被抢走的名单原件才是真正的关键。
而抢走名单的利益集团也一定会想方设法灭掉赵德彪这个唯一的活口。
一时间,边境小城风声鹤唳,暗流涌动。
就在专案组一筹莫展的时候,看守所里发生了一件事。
那个一直表现得楚楚可怜的曼丽突然提出要见专案组的最高负责人。
她说她或许有办法能帮他们找回名单。
这个要求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
但死马当活马医,专案组的负责人还是决定见一见她。
在戒备森严的审讯室里,曼丽见到了专案组的组长,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公安。
“你有什么办法?”组长开门见山地问。
曼丽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提出了自己的条件。
“我要无罪释放,还要一笔足够我下半辈子衣食无忧的钱,和一个全新的身份,送我到一个安全的国家。”
她平静而自信。
组长冷冷地看着她。
“你凭什么认为你有资格跟我们谈条件?”
曼丽笑了。
她的笑容里带着魅惑和嘲弄。
“就凭我手里有你们想要的东西。”
她缓缓地说。
“那份名单,我有一份完整的备份。”
这句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组长目光锐利起来。
“东西在哪里?”
“我不会告诉你们的。”曼丽摇了摇头,“除非你们答应我所有的条件。”
“而且我只相信从我嘴里说出去的话。”
“我需要一个人帮我传话。”
她指定了一个人选。
是看守所里一个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男看守。
那个年轻人从见到曼丽的第一天起就被她的美貌和柔弱所迷惑,对她百般照顾。
曼丽知道,这种涉世未深又充满英雄主义幻想的年轻人最好控制。
专案组经过紧急商议,最终还是同意了曼丽的要求。
他们现在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
在专案组的严密监控下,那个年轻看守走进了曼丽的监室。
曼丽在他耳边低声说了一个地址和一个取东西的方法。
她说话的时候用了一些晦涩的词语和比喻。
“你告诉外面接应我的人,让他去兰台,找到那本最厚的石渠,我要的东西就藏在金匮里。”
年轻的看守被她这番云山雾罩的话搞得一头雾水。
但他还是将这几句话原封不动地传达给了专案组。
专案组立刻对这几个词进行了分析。
兰台、石渠、金匮,都是汉代皇家收藏图书和档案的宫殿名称。
这显然是某种暗语。
他们立刻对本市所有以这几个词命名的地点,如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进行了布控。
同时也对那个年轻看守的通话进行了全程监听。
很快,那个看守就联系上了曼丽在外面唯一的亲信。
他将那段暗语告诉了对方。
专案组立刻展开行动,准备在对方取东西的时候人赃并获。
而另一边,案件的所有卷宗,包括曼丽的审讯记录也都作为参考资料送到了顾言洲和肖芷涵的手里。
毕竟他们是这起案件最初的发现者和关键人物。
顾言洲对这些卷宗只是粗略地翻了翻。
他更关心的是前方的抓捕行动。
而肖芷涵却被曼丽的那段审讯记录吸引住了。
作为一名中文系的高材生,她对文字有着天生的敏感。
兰台、石渠、金匮。
这几个词让她觉得有些熟悉。
她仔细地回忆着。
突然,她的脑海中灵光一闪。
她想起来了!
在她大二的一门华夏目录学史的选修课上,老师曾经讲到过这几个典故。
它们不仅仅是宫殿的名称。
在古代的目录学里,它们还被用来代指不同类别的书籍。
兰台通常指史书,石渠和金匮则多指经部和子部的典籍。
而曼丽说,那本最厚的石渠。
这很可能不是指一个叫石渠的地方。
而是指在某个地方,书架上经部或子部典籍里最厚的那一本书!
而那个地方最有可能的就是市立图书馆!
曼丽故意用这个冷僻的典故制造了一个烟幕弹。
她告诉她亲信的是一个错误的或者说不完整的线索。
而真正的藏匿地点,她只告诉了那个她认为可以被她迷惑的年轻看守。
但她千算万算,没算到一个中文系的女大学生,竟能听懂她隐藏在典故背后的秘密。
肖芷涵的心猛地跳动起来。
她立刻将自己的这个推断告诉了顾言洲。
顾言洲听完后,神色一凛。
他知道芷涵的这个猜测有极大的可能性是真的。
顾言洲没有犹豫,立刻拿起电话打给了远在边境的专案组组长。
“组长,行动计划可能有变!”
“真正的目标很可能不是你们布控的那些地方!”
“而是市立图书馆!”
他的话让电话那头的专案组组长也愣住了。
一个女大学生的、听起来有些离谱的、基于一个冷僻典故的推断。
这能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