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有了硬通货,肖芷涵的底气瞬间就足了。
不过,她也知道,那些邮票和硬币,现在还不能轻易示人。
在这个年代,搞投机倒把可是重罪。
她必须小心谨慎,谋定而后动。
眼下最要紧的,还是改善自己的生活,以及修复岌岌可危的人际关系。
第二天,肖芷涵起了个大早。
她从顾言洲留下的钱里,抽出几块钱和地方粮票,换上旧衣服,悄悄出了门。
她没有去供销社,而是凭着原主的记忆,七拐八拐地来到了县城边缘的一个自发形成的小集市。
这里,就是大家口中的黑市。
在物资匮乏的八十年代,黑市是唯一能买到一些紧俏商品的地方,当然,价格也要比供销社贵上不少。
肖芷涵的目的很明确,她要把手里的地方粮票,换成更值钱的全国粮票。
她装作一副怯生生的样子,在集市里转悠了好几圈,很快就锁定了一个看起来比较老实的中年男人。
经过小心翼翼地讨价还价,她用地方粮票加几毛钱,换到了十斤全国粮票。
又用剩下的钱,从一个乡下大娘手里,买了一只看起来很肥硕的老母鸡和一些在供销社买不到的细粮。
做完这一切,她才像做贼一样,把东西藏在篮子里,用一块布盖得严严实实,匆匆地赶回了家。
回到家,肖芷涵关好门,才长长地舒了口气。
第一次逛黑市,虽然有些紧张,但收获颇丰。
她看着篮子里的老母鸡和白花花的大米,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从今天起,她要告别过去那种食不果腹的日子了。
肖芷涵麻利地将老母鸡处理干净,放进家里唯一的一口大铁锅里,加上水和几片姜,用小火慢慢地炖着。
很快,一股浓郁的肉香味,就从厨房里飘了出来,弥漫了整个屋子。
这股霸道的香味,也顺着门缝和窗户,飘到了外面的走廊上。
在缺油少肉的年代,一锅鸡汤的诱惑力是无与伦比的。
走廊里来来往往的邻居,闻到这股香味,都忍不住使劲吸了吸鼻子,脸上露出羡慕的神情。
“这是谁家啊?这么香?炖鸡了?”
“还能是谁家,肯定是顾营长家呗。人家男人是军官,津贴高,就是不一样。”
“啧啧,这肖芷涵,可真会享受。男人前脚刚走,她后脚就给自己炖鸡汤喝。”
王翠花又酸溜溜地说道。
肖芷涵对窗外的议论声充耳不闻。
她守在锅边,看着锅里翻滚的鸡汤,心里已经有了盘算。
这锅鸡汤不仅是用来犒劳自己的。
它还有更重要的用处。
一个多小时后,鸡汤炖好了。
汤色金黄,油光闪亮,肉香四溢。
肖芷涵先给自己盛了一大碗,美美地吃了一顿。
鸡肉炖得软烂脱骨,汤汁鲜美浓郁。
吃完饭,她感觉自己浑身的每一个细胞,都舒展开来。
接着,她又盛出两大碗鸡汤。
一碗,她端着,敲响了对门赵秀莲家的门。
开门的是赵秀莲,她看到肖芷涵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鸡汤,有些惊讶。
“芷涵,你这是……”
“秀莲嫂子,”肖芷涵笑着说,“昨天谢谢你帮我说话。我今天炖了锅鸡汤,给你和孩子补补身子。”
赵秀莲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了爽朗的笑容。
她没有推辞,大方地接过了碗。
“你这丫头,太客气了。快进来坐。”赵秀莲热情地把肖芷涵拉进了屋。
赵秀莲家和肖芷涵家格局一样,但收拾得更温馨一些。
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正在地上玩积木,看到肖芷涵,奶声奶气地喊了声“阿姨好”。
“嫂子,我就不坐了,家里还炖着呢。”肖芷涵说道,“你快趁热喝吧。”
“那行,嫂子就不跟你见外了。”赵秀莲笑着说,“等改天嫂子做了好吃的,也给你送过去。”
通过一碗鸡汤,肖芷涵和赵秀莲的关系,瞬间拉近了不少。
从赵秀莲家出来,肖芷涵又端着另一碗鸡汤,敲响了婆婆张桂芬家的门。
张桂芬家就住在楼下。
开门的正是张桂芬,她看到肖芷涵,脸上立刻露出了警惕的神色。
“你来干什么?”她的语气依旧不善。
“妈,”肖芷涵把手里的碗往前递了递,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我今天炖了锅鸡汤,想着你和爸年纪大了,需要补补身体,就给你们送一碗过来。”
张桂芬看着那碗香气扑鼻的鸡汤,愣住了。
她怎么也没想到,这个一向跟自己针锋相对的儿媳妇,竟然会主动给她送吃的。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
更何况,对方还送来了这么一碗实实在在的鸡汤。
张桂芬就算再想找茬,也找不到理由。
她别扭地从肖芷涵手里接过碗,嘴里却还是硬邦邦的。
“谁稀罕你的东西。家里又不是没得吃。”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她的动作,却暴露了她的真实想法。
“妈,你趁热喝。”肖芷涵也不在意她的态度,笑着说,“那我先回去了。”
说完,她便转身走了。
张桂芬端着那碗还冒着热气的鸡汤,站在门口,看着肖芷涵的背影,表情复杂。
这个儿媳妇,是转性了?
还是又在耍什么新花招?
她想不明白。
但是,鼻尖萦绕的肉香味,却让她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回到家,肖芷涵心情大好。
她知道,想改变婆婆对自己的看法,不可能一蹴而就。
但今天这碗鸡汤,无疑是一个好的开始。
至少,它在张桂芬那颗坚硬的心上,敲开了一道小小的裂缝。
到了晚上,赵秀莲端着洗干净的碗,来还给肖芷涵。
她还带了一些自己家种的小青菜,说是给肖芷涵尝尝鲜。
两个女人,就着一盘青菜,坐在桌边,开始唠起了家常。
赵秀莲是个热心肠,也是个话匣子。
她给肖芷涵讲了许多家属院里的人和事。
谁家夫妻感情好,谁家婆媳关系紧张,谁家孩子学习好,谁家男人有前途。
这些琐碎的八卦,对初来乍到的肖芷涵来说,却是宝贵的信息。
它能帮助她,更快地了解这个陌生的环境,更好地在这里立足。
通过赵秀莲的讲述,肖芷涵也对家属院里的人际关系,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例如,王翠花之所以处处针对她,不仅仅是因为她爱嚼舌根,更是因为王翠花的男人,在部队里的级别,一直被顾言洲压着一头,她心里不平衡。
例如,住在走廊尽头的那家,男主人是后勤部的,有点小权力,平时大家都捧着他。
肖芷涵一边听,一边默默地记在心里。
她知道,这些人,未来都可能成为她生活中的一部分。
处理好与他们的关系,至关重要。
赵秀莲一直聊到很晚才走。
临走前,她拉着肖芷涵的手,语重心长地说:“芷涵,嫂子看你现在,是真心想好好过日子了。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别放在心上。以后有什么难处,就跟嫂子说,嫂子能帮的一定帮。”
“谢谢你,秀莲嫂子。”肖芷涵感激地说道。
送走赵秀莲,肖芷涵的心里,暖洋洋的。
一碗鸡汤,不仅初步改善了她和婆婆的关系,还让她收获了赵秀莲这样一个真心实意的盟友。
她看着窗外皎洁的月光,嘴角微微上扬。
在这个陌生的八十年代,她不再是孤身一人了。
她的新生活,正稳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