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八,年味渐浓。京城笼罩在一层薄薄的喜庆与静谧交织的氛围中。位于城西一家不显眼但格调雅致的私房菜馆“静园”内,最大的包间“听松阁”却暖意融融。
退休多年的前清河政法大学政法系教授陈建国,穿着一件半旧的深灰色中山装,笑容和煦地坐在主位。虽已华发丛生,但眼神依旧清澈睿智,精神矍铄。
今天,他难得地抽出空档,邀请了几位他时常念叨、如今已散布在各条战线并颇有建树的“得意门生”共进晚餐,也算是提前吃个年夜饭。
门被轻轻推开,率先走进来的是祁国栋。他脱下厚重的呢子大衣,露出里面简单的深色毛衣,脸上带着难得的、卸下重担的轻松笑容。
“陈老师!”他快步上前,紧紧握住陈建国伸出的手,语气中满是尊敬与亲近。
“国栋来了,好,好!”陈建国用力回握,上下打量着他,眼中满是欣慰,“气色不错,就是眼神里的担子,又重了几分啊。”
紧随其后的是孙陆雨,他依旧是那副儒雅模样,只是眉宇间少了些往日的跳脱,多了几分主政一方的沉稳。
“老师!”孙陆雨也笑着问候。
“陆雨也到了,快坐。”陈建国看着他,打趣道,“咱们的‘花手书记’,现在可是家喻户晓咯!”
孙陆雨顿时有些窘迫,连连摆手:“老师您就别取笑我了,那是被逼上梁山。”
接着,另外几位学生也陆续到来,有在最高法任职的资深法官,有在核心智库担任要职的研究员,也有在大型国企掌舵的负责人。
无一例外,他们在陈建国面前,都收敛了在外界的威严,回归了学生的本真,包间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和追忆往昔的感慨。
菜是地道的家常菜,酒是温和的黄酒。没有山珍海味,没有推杯换盏的喧嚣,只有师生间温暖随意的交谈。
大家聊着工作近况,聊着家庭琐事,聊着国内外形势,陈建国偶尔插话,总能一针见血,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让在座的各位“高徒”都受益匪浅。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气氛愈发热络。陈建国缓缓放下酒杯,目光慈祥地扫过在座的每一位学生,脸上的笑容渐渐沉淀为一种更深沉的期许。
“又是一年将尽,”他声音温和,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看着你们一个个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担起重任,为国家、为社会尽职尽责,我这个当老师的,心里比什么都高兴。”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这辈子,教过的学生不少,但在座各位,是我一直引以为傲的。不是因为你们官做得有多大,地位有多高,而是因为我看到了你们无论在什么位置,都还保留着当年在清河政法时的那份初心——对法治的信仰,对公正的追求,对人民的责任。”
他的话语让在座所有人都收敛了笑容,神情变得庄重。
“新年将至,老师没什么贵重礼物送给你们,”陈建国说着,从身旁拿出一个朴素的布包,打开,里面是几个包装得并不华丽,却明显用了心的长条形盒子。
他首先拿起一个,递给那位在最高法的学生:“明轩,你掌管司法尺度,这支‘衡正’笔,愿你下笔千钧,裁断公允,守好社会公平的最后一道防线。”
法官学生郑重接过,肃然道:“谢谢老师,学生谨记。”
他又拿起一个,递给智库的研究员:“文远,你为国家建言献策,这方‘求真’砚,愿你研磨真相,洞察毫厘,提供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真知灼见。”
研究员双手捧过,目光坚定:“必不负老师期望。”
轮到那位国企负责人,陈建国送的是一枚“实干”印章:“建华,你掌控经济命脉,这枚印章,愿你脚踏实地,锐意创新,在市场竞争中彰显国之重器的担当。”
负责人深深鞠躬:“实干兴邦,学生明白。”
最后,他看向了祁国栋和孙陆雨。
他先拿起一个稍大的盒子,递给祁国栋。里面是一本精心包装、封面烫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扉页上,是陈建国苍劲有力的亲笔题字:“国之大者,栋梁之材。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国栋,”陈建国的语气格外凝重,“你如今位高权重,一言一行,关乎国计民生。望你时时以此宪法为镜,照鉴内心,校准方向。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用来为人民服务。切记,敬畏法律,敬畏历史,敬畏人民。”
祁国栋双手微微颤抖地接过这份沉甸甸的礼物,眼眶发热,声音哽咽:“老师……学生,永志不忘!”
接着,他拿出最后一个细长的盒子,递给孙陆雨。里面是一幅卷轴,展开,是陈建国亲笔所画的一幅水墨兰草,旁边题着一行小字:“空谷幽兰,清气长存。扎根沃土,香远益清。”
“陆雨啊,”陈建国看着他,眼神中带着慈爱与提醒,“你性子活,办法多,这是优点。但越是在聚光灯下,越要记得沉心静气,如同这空谷幽兰,不因无人而不芳,不因喧嚣而失节。永远扎根在人民群众的沃土之中,你的‘香气’才能传播得更远、更久。”
孙陆雨看着那幅清雅的兰草,听着老师语重心长的嘱咐,重重地点了点头,将卷轴小心收好:“谢谢老师,学生一定守住本心。”
礼物虽轻,情意和期许却重如山岳。每一份礼物,都蕴含着陈建国对学生们深刻的了解、精准的定位和殷切的祝福。
陈建国看着眼前这些已成为国家栋梁的学生,脸上露出了满足而安详的笑容,他举起酒杯:
“来,这杯酒,老师敬你们。不祝你们官运亨通,只愿你们——不忘初心,不负时代,不辱使命!祝大家,新年进步,阖家安康!”
“谢谢老师!”所有学生齐齐起身,恭敬地举杯,声音坚定而真诚。
杯中酒一饮而尽,暖流融入心田。这顿简单的年夜饭,因着这份来自恩师的、跨越了漫长岁月却愈发醇厚的祝福,而显得格外珍贵和充满力量。窗外是凛冽的寒冬与节前的喧嚣,窗内是薪火相传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