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琟那里归来,林溯感觉自己像是从一场关于宇宙本质的狂想曲中跌回现实。异宇宙材质的铁锈,非局域共振的星辰低语,还有那充满敌意的意识残留…这些发现如同拼图,将他之前的猜测一块块夯实,勾勒出一个庞大而危险的轮廓。
敌人不仅存在,而且掌握着超越现有科学认知的技术。他们渗透进了研究站,目标明确——与“先行者遗物”相关的一切,包括他这个意外的“适配者”。
他不能再被动等待,也不能再孤军奋战。李琟是一个意外的助力,但老科学家专注于点,对全局的阴谋和站内的暗流似乎并不关心。他需要另一个盟友,一个对信息、对网络、对研究站深层秘密有更多了解的人。
伊芙琳·陈。
他必须冒一次险,与她进行一次更直接、更深入的接触。
但如何绕过监控?如何确保交流的隐秘?安娜·格雷和内部审查部的目光,或许正透过无数摄像头和数据流,静静地注视着他。
他想起了伊芙琳实验室外围那个非标准的后门通道,以及她上次传递信息时使用的、夹杂在正式参考文献中的隐秘索引。她精通此道。或许,她早有准备。
他需要一种只有她能理解,即使被监控到也无法作为直接证据的沟通方式。
他回到了自己的实验室,关闭了所有非必要的网络连接,甚至物理断开了主控台与站内主干网的接口,只保留最低限度的内部设备通讯。他启动了一台老旧的、主要用于处理本地数据的图形工作站。
然后,他调出了研究站的公开结构图,找到了神经连接工程部(第9区)的楼层平面图。他将伊芙琳实验室所在区域的地图放大,目光锁定在代表她实验室核心服务器机柜的一个微小图标上。
他开始了他的“绘画”。
他不是在编写代码,也不是在输入文字。他是在利用图形工作站的矢量绘图功能,极其精细地绘制一个极其复杂的、由无数细微线条和节点构成的几何图案。这个图案看似抽象,但如果任何一个熟悉古老神经拓扑学或者非标准信息编码理论的人看到,会立刻认出这是一种用于表示“安全连接请求”和“信息交换协议”的视觉符号。
这个符号的核心结构,借鉴了伊芙琳上次提供的参考文献目录中,那几个隐秘索引编码的排列规律。他将 **“Arxiv-7783-Gamma”** 的编码结构变形后,作为图案的基底框架;将 **“Frag-Report-prometheus-Ignition”** 的字符序列转换为特定的节点频率;最后,用 **“Log-Entry-ForeRunner-Artifact-07”** 的访问路径特征,勾勒出连接通道的加密边界。
整个图案耗去了他近三个小时。完成后,他将其导出为一个高分辨率的静态图像文件,文件名随意地命名为“神经网络拓扑练习-模型7.png”。然后,他通过研究站内部一个用于共享非敏感研究数据(如图表、示意图)的低权限文件传输协议,将这个图像文件发送到了伊芙琳·陈的公开资料接收端口。
这个行为本身毫无异常。研究人员之间共享图表、模型进行交流是常态。即使被监控到,也只是一次普通的学术文件传输。关键在于,接收者能否解读出图像中隐藏的讯息。
信息发出后,便是焦灼的等待。林溯无法预测伊芙琳何时会查看她的公开接收端口,也无法保证她一定能看懂并回应这个极其隐晦的请求。
他继续着手头关于古老微生物基因序列的分析工作,试图用重复性的劳动平复内心的波澜。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实验室里只有仪器运行的恒定声响。
四个小时后,就在林溯几乎以为这次尝试石沉大海时,他实验室那台用于接收低优先级系统通知和公共信息的辅助终端,屏幕边缘闪烁起一个极其微弱的、几乎难以察觉的蓝色光点。光点按照一种复杂的、三短一长的莫尔斯码变体节奏闪烁着。
这个闪烁模式,与他绘制的那个几何图案中,代表“确认接收,准备就绪”的节点频率完全一致!
伊芙琳不仅收到了,看懂了,而且用了一种同样隐蔽的方式回应!她显然早有准备,甚至可能一直在等待他的联系!
林溯深吸一口气,走到那台辅助终端前。终端屏幕依旧显示着常规的系统状态信息,那个蓝色光点仿佛只是屏幕的一个微小瑕疵。他伸出左手,掌心轻轻覆盖在光点闪烁的区域。
掌心的光脉微微发热,一股细微的能量波动顺着手臂传导至指尖,再与终端屏幕产生极其微弱的交互。这不是电子信号,而是一种更底层的、基于生物能量场的信息耦合。
一瞬间,辅助终端的屏幕内容如同水波般荡漾了一下,原本的系统界面被一个极其简洁、只有纯文本输入行的黑色窗口覆盖。窗口顶端,显示着一行小字:
**[加密通道已建立 - 协议:神经静电共鸣 - 持续时间:预计180秒 - 监控规避:有效]**
成了!
林溯立刻在输入行中键入信息,他没有使用任何客套话,直接切入核心:
`林溯:感谢回应。p-7事件是“普罗米修斯之火”收容失效的余波。我已成为目标。需要了解“锚定序列”和项目真相。`
信息发出后,短暂的延迟,回复出现:
`伊芙琳:已知晓。你的“幸存”非偶然。“锚定序列”是项目关键,旨在稳定“钥匙”激活的“印记”。原始序列设计基于对“遗物-03”的逆向工程,但存在致命缺陷——会逐渐被“印记”同化,最终失效。`
“遗物-03”?不止一个遗物!而且“锚定序列”会被同化?林溯心中巨震,立刻追问:
`林溯:同化后果?陈启的崩溃与此有关?`
`伊芙琳:陈启未接受“锚定”。他的崩溃是原始“印记”不可控表达的典型症状。同化后果更隐蔽:受试者初期稳定,但随着“锚定”失效,“印记”会更深层融合,可能导向…意识重构,或成为某种…容器。项目因无法解决同化问题及…外部干预…而被强制终止。`
容器?林溯感到一股寒意。他自己呢?他的光脉是另一种形式的“锚定”吗?还是说…
`林溯:外部干预?袭击者?他们是什么组织?`
`伊芙琳:自称“净化者”。视“先行者”力量为宇宙毒瘤,致力于搜寻并摧毁一切“遗物”及“污染个体”。他们也渗透进了站内。数据库深处的防御意识,可能是他们留下的“哨兵”,也可能是项目失控产生的“回声”。`
净化者!摧毁一切!这解释了袭击者的动机和决绝。而数据库的恶意意识,身份依然成谜。
`林溯:如何应对?我需要“锚定序列”的完整数据,寻找解决方案。`
`伊芙琳:完整数据封存在第13区核心服务器,物理隔绝,无法远程获取。“净化者”也在寻找。我无法直接介入,风险过高。但可提供一条路径:寻找dr. Aris。他是“锚定序列”的主要设计者之一,项目终止后疑似留下了一些…非正式备份。他目前在低温休眠舱,编号cryo-L7-22,名义上是“长期病假”。`
Aris博士!非正式备份!这或许是一条绕过第13区严格封锁的路径!
`林溯:如何唤醒他?权限?`
`伊芙琳:权限是关键。需要医疗中心主管和至少一名危机管理委员会成员授权。但Aris的休眠舱维护日志存在一个未记录的、基于生物能量签名的应急唤醒协议。这是他的私人后手,或许…你的“特殊性”可以触发它。位置:低温休眠区,次级维护通道b7。谨慎,监控严密。`
时间快到了。加密通道开始出现不稳定的波动。
`林溯:明白。感谢。保持联系?`
`伊芙琳:通道无法稳定维持。必要时,可用“星图-锚点”模式通过公共数据端口传递坐标,我会留意。小心安娜·格雷,她不仅仅是审查官。保重。`
信息到此戛然而止,黑色窗口消失,辅助终端屏幕恢复了正常的系统界面,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林溯站在原地,消化着刚才信息量巨大的交流。
“净化者”组织的存在和目的。
“锚定序列”的同化缺陷。
Aris博士和可能的非正式备份。
安娜·格雷的额外身份…
前路依旧迷雾重重,但他不再是盲人摸象。他有了更明确的目标——找到Aris博士,获取“锚定序列”的完整数据,理解自身变异的本质,并找到对抗“净化者”和潜在“同化”风险的方法。
而伊芙琳·陈,这个冷静而神秘的女性,已经用行动表明了立场。他们之间,达成了一种无声的、基于共同处境和利益的结盟。
他看向自己的左手,掌心的光脉平稳地搏动着。伊芙琳提到“你的特殊性”,显然她对他的状态有所猜测,甚至可能知道得更多。
“容器”…这个词在他脑海中盘旋,带来一丝不安的阴影。
他甩甩头,将杂念抛开。现在不是纠结的时候。
他需要制定一个计划,一个潜入低温休眠区,找到Aris博士休眠舱,并尝试触发那个应急唤醒协议的计划。
这比进入IdAc更加危险。低温休眠区是研究站的重要功能区,守卫森严,监控无死角。
他需要等待下一个机会,一个能制造混乱或者利用系统漏洞的机会。
他走到实验室的观测窗前,望着外面模拟的、永恒深邃的星空。
无声的结盟已经达成。
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将是刀尖上的舞蹈。
而他,必须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