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上裹着麻布,身上裹着羊皮,像个木乃伊,即使沙尘暴在半夜停止了,在第二天早上,刘智在难受中醒来,嗓子干又疼,眼睛粘又疼,几乎睁不开眼睛。
2个城防军及时地送上凉开水,说是用来洗眼、洗鼻和漱口。洗去眼屎一堆,刘智等人终于睁开了眼睛,然后,互相嘲笑,人人都是红眼睛,像是15只大兔子。
城防军的伙夫,沙陵人,有经验,早早地准备了本地的特产三叶青绿豆汤。几碗三叶青绿豆汤下肚之后,刘智等人舒爽了很多,嗓子的刺痛感渐渐地消失不见了。
马匹已经洗刷干净,刘智正想带队离开,251队员匆忙前来报告:“校长,1000有余老百姓聚集在营门外,想要见你,他们的领头人自称张扬张稚叔。”
张扬张稚叔?刘智小跑着奔向营门,阳光刺眼,于是,眯着眼睛看着营门外的众人,只见他们破袍烂履、灰头土脸、满面笑容、两眼期待。站在最前面的一位少年,长发披肩,剑眉深目,高鼻阔口,面黄无须,高大瘦削,破袍烂履,腰间系着一条麻绳。
“俺是校长,你是张扬张稚叔吗?”
“嗯,校长好!俺张扬有礼了。”
“跟俺进来吧,咱们俩好好地谈一谈!”
原是奴隶的张扬是个愤青,极度仇恨鲜卑人、乌桓人和匈奴人,因为,这是家仇;对朝廷极度不满,因为,朝廷腐败、软弱无能、宦官乱政,这是国恨;对前程极度渴望,这是男人的志向。
刘智告诉他,这里是清平世界,没有朝廷。张扬秒懂,立即以清平教徒的身份宣誓效忠。
张扬是个文盲,但是,极度渴望自学语文三册和《四则运算》,有很强的上进心。
云中郡城,看这个名字,就知道它的地势高高在上,像是在云中。以后,重建成为防御型的堡城,不再适合成为郡城,
于是,刘智宣布:沙陵湖改名为翠湖,沙陵县改名为翠湖县,沙陵县城改名为翠城;从今以后,云中郡的郡城是翠城,而不是云中;张扬,担任城防营营长,兼翠城市长。
现在,欢天喜地,不仅仅是张扬,还有老百姓。全天下,哪里的老百姓最容易出人头地?答案是清平世界,因为,只要追求上进、一心为民、忠心爱国,平民都能当市长;哪里的老百姓最容易幸福?答案还是清平世界,因为,这里的老百姓只要团结一心、遵纪守法、共同努力,荒漠都能成为人间天堂。
翠城偏远,工程队还未到来,刘智也没有下令,张扬已经在组织老百姓选址建窑,还是以工代赈的方式;同时,申请调用鲜卑太监2000名采煤、干苦力。
任何地方的重建和发展,离不开“三窑”:砖窑、石灰窑和水泥窑;更离不开煤矿。
刘智立即予以同意,由251队员去执行命令:从美稷等地调取工程技术人员6人,从劳改营调取鲜卑太监2000名。
张扬主动报告:“荒天河一带,有煤,有铁矿,还有其他俺不认识的矿脉。”
刘智满意地拍拍他的肩膀,予以赞赏,仅说了一句:“有序开发,保护环境!”
作为聪明人,张扬秒懂。
2天后的凌晨,刘智带队离开翠城,张扬和许多老百姓前来送行。
小驼背兴奋得鼻涕冒泡:“乌骓马、马尾辫、休闲装、小白脸,就是校长,错不了!”
一个老百姓鄙夷:“你才知道啊,俺们早就知道了!”
小驼背回怼:“俺个小又矮,每一次都被你们挤到最后面,看你们放屁。现在,俺看到校长了,也不算晚!”
大家哈哈大笑,张扬走向小驼背,伸手邀请:“做俺的助手,有驴骑,有月俸,有婆姨,还有青砖大瓦房。”
孤苦伶仃、聪明伶俐的小驼背哭了,哭着,哭着,又开心地笑了。
后世,有人看了《三国演义》之后,如此评价张扬:不投曹操帮吕布,愚蠢至极!
在校长心里的评价,却是完全不同:张扬崛起于社会底层,说明他有能力;打胡人,灭盗匪,说明他的三观正确;不投曹操,发兵响应帮吕布,说明他是忠义之人。
在任何年代,忠义难得!
张扬唯一的错误,是交友不慎,忠义喂了狗!
校长不收吕布,就是因为吕布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