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长何方拜见曹议郎……”
送了美酒,得曹操相邀,何方拱手迈步。
他的做法就礼貌多了。
后世的ktv,何方喝到一半,总有一些经理什么的过来敬酒。
这些人带着两个大膀子就进来了,也不敲门,也不送酒啥的......
刚踏入雅间,何方话音便戛然而止,脚步也顿在原地。
他进去之后看到很多人,下意识的系统扫描了下。
主位上是曹操,其侧坐着一身布衣、气质沉静的刘备。
而刘备身旁不远处,豹头环眼的壮汉张飞正捧着猪蹄大快朵颐,另一个面如重枣、长髯垂胸的关羽则手持甜瓜,细细咀嚼。
一个吃卤菜,一个吃果盘。
刘备?
张飞?
关羽?
何方心中掀起波澜:曹操与刘备竟此时便相识,还熟络到一同来逛窑子?
这与他印象中的历史轨迹,似乎有些偏差。
当然那段历史记载,本就杂乱无序,不知道哪件事在前,哪件事在后。
而且史书也不止一本。
“你便是那言凉州平叛必败,又为大将军儿媳尹氏出头,收编津口之侠的何方?”
曹操目光如炬,先是锐利地上下审视何方,随即脸上绽开爽朗笑意,起身相迎,“早闻何屯长年纪轻轻,却有勇有谋。
今日得见,果然气度不凡!”
在系统的图鉴中,何方名声已达 148,可是郡中之杰,市级大 V,粉丝后援会初具规模......
说白了,在雒阳士人圈中已有大名。
曹操眼下虽无实职,却极重各方讯息,尤其对何方收编津口之侠一事颇为赞赏。
汉末士大夫推崇“主辱臣死”,行事越有棱角、越敢担当,越易成名。
何方身为尹姝麾下,未循规蹈矩,反而果断为女主出头,强势收编组建津帮,规整津口秩序,这份魄力,已具备“能臣”之姿。
在曹操看来,换作自己处于当时情境,或许会直接诛杀为首的游侠立威。
而何方却能化敌为友,借势建立势力,还在船只淤塞时迅速组织豪族奴仆修建码头仓库,让津口成为雒阳首个恢复畅通的渡口,这般手腕,已比他看的还远一些,绝非寻常部曲可比。
“正是在下。”
何方收回思绪,拱手作答,语气谦和,“不过是为主母分忧,做了些分内之事,不值曹议郎挂齿。”
话音落,他转向刘备,故作惊讶道:“这位莫非是中山靖王之后、涿郡刘玄德兄?”
此言一出,曹操神色微变,刘备却依旧镇定。
倒是身后的关羽、张飞猛地起身。
张飞扔下猪蹄,怒目圆睁,伸手按向腰间佩刀。
关羽放下甜瓜,丹凤眼微眯,脚步一晃便挡在门前,两人一前一后,隐隐将何方围住,杀气毕露。
何方心中了然:看来这个时候,刘备已鞭打督邮,弃官而去。
不过刘备此次弃官,却并没有回涿郡去找师兄公孙瓒,而是来到了雒阳。
这是要运作运作呢......
正处于逃难之中,身为朝廷通缉犯,却敢在雒阳与曹操同席,这并不是胆子大,而是背后有士族人脉支撑。
大人物瞧着卢植的面子,不会动手。
小人物吧,恐怕根本不是刘备的对手。
系统图鉴之中,刘备的武力值高达91,比大将军府双花红棍吴匡还高!!
处于头部主播区——操作秀到飞起,但偶尔翻车。
更别说关羽和张飞,两个人一个98,一个97,都是超一流的高手。
处于人形外挂区——建议官方紧急削弱。
至于背景,刘备也不仅仅是卢植学生这一点。
后世常以“卖草鞋”称刘备为草根,却不知其出身绝非寻常。
祖父刘雄曾官至县令(汉末大县县令掌军政法,品阶堪比后世正厅级,和地级市市委书记平级),父亲刘弘亦曾为官吏,妥妥的士族。
只是刘备父亲早死,在家族中沦为旁支,或者本身就是旁支。
与曹操、孙坚等庶子旁支一样,选择了“从军”这条风险高却易逆袭的路。
他早年“合徒众”与曹仁“阴结少年”,本质都是士族子弟积蓄力量的手段,只不过刘备起点更低,需更隐匿行事。
刘家在涿郡,那也是大族!
不然的话,也没有资格一下子拿到两个卢植的招生名额。
“住手!”
见何方面不改色,刘备才缓缓起身,沉声喝止关张二人,“何帮主乃侠义之士,岂会行告密之举?
你们且退下,继续用食。”
“唯!”
关张二人躬身应命,退回案边。
只是张飞依旧怒瞪何方,关羽则眯眼凝神,目光始终不离他左右,威慑之意溢于言表。
“玄德,你怎知何屯长定是侠义之人?”
曹操笑着打圆场,打破这略显紧绷的气氛。
刘备端起酒爵,笑道:“我听闻河内有老妪,途经邙山遭山贼劫掠,儿子被杀、儿媳被掳,流落津口,无人敢管。
是何屯长兴建的义舍收留了老妪,还放言要荡平邙山山贼,为其报仇。
能为流民出头,这份心,便是侠义之证。”
“竟有此事!”
曹操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厉色,重重拍了下案几,“某些人身居高位,却只知带着宾客招摇过市,连京畿之地的山贼都治不住,真是尸位素餐!
我若为雒阳令,定将这伙贼寇连根拔起!”
“孟德兄若真任雒阳令,恐怕用不了多久,又会被调去外地当郡守了。”
何方忽然开口,语气带着几分调侃。
曹操一怔,随即反应过来。
自己当年任北部尉时,因用五色大棒打死宦官亲信,虽震慑了宵小,却也触怒权贵,最终被调离实权岗位。
何方这话,可谓一语中的。
他朗声大笑:“何屯长倒是知我!
罢了,不说这些烦心事!”
刘备也跟着笑起来,雅间内的紧张气氛瞬间消散。
曹操提起酒爵,对何方道:“是某失礼了,何屯长来了这许久,竟还未共饮一杯。
来,幸酒!”
“幸酒!”
刘备也举起酒爵,又转头对关张二人道,“云长、益德,方才多有冒犯,快给何屯长敬酒赔罪。”
关羽、张飞虽依旧面有不善,却还是依言端起酒爵,走到何方面前,沉声道:“方才多有失礼,还望何屯长海涵。”
何方笑着起身,与二人示意:“二位壮士也是护主心切,何谈冒犯?
我麾下有一个关中大侠鲍出,武艺出众,往后若有机会,倒想与二位切磋一二。”
“哈哈哈,那感情好!”张飞大笑道,谁知又被刘备瞪了一眼,老老实实的返回案边。
酒液入喉,暖意渐生。
不管怎么说,几轮酒下来,何方从图鉴上也看到几人对自己的亲密度都有增加。
好家伙,和前世玩的一款游戏有点像,到酒店里摆宴。
然后参加酒宴的武将们,亲密度都会增加......
酒过三巡,案上的佳肴也已添了两回,雅间内的气氛愈发融洽。
曹操放下酒爵,目光看向何方,忽然问道:“何屯长先前对凉州之事,见解独到。
不知对如今天下形势,有何看法?”
何方闻言,先转头瞥了刘备一眼。
只见刘备也放下酒爵,眼中带着几分好奇,显然也想听听他的见解。
何方沉吟片刻,缓缓开口:“依我之见,幽州必乱。”
“幽州必乱?”
刘备猛地坐直身子,脸上满是惊色,他老家可就是幽州的。
于是连忙追问道,“何屯长何出此言?
幽州近来虽有小股贼寇作乱,却都被官府平定,且乌桓素来安分,鲜卑正自相攻伐。
怎会突然生乱?”
曹操也微微蹙眉,点头道:“玄德所言极是。
何屯长说幽州必乱,可有凭据?”
何方端起酒爵,浅饮一口,缓缓道:“二位且听我细说。
如今凉州叛乱已持续数年,朝廷数次派兵征讨,却始终未能平定,反而让叛军势力愈发壮大。
此次更是数郡几乎全部叛变。
此事不仅天下百姓看在眼里,各地的豪杰、部族更看在眼里。
连朝廷都奈何不了凉州,他们心中,岂能没有对朝廷的轻视。
或者说,有没有那种对朝廷本就心怀怨恨的人?”
何方顿了顿,语气沉了几分:“再者,凉州之乱,离不开内附羌人的助力;
而幽州之地,内附的乌桓人不在少数。
且多聚居在边境,与朝廷的关系本就微妙。
先前朝廷征发三千乌桓兵助战,却因军粮克扣、军饷拖欠,导致乌桓兵全数叛归本国。
此事虽已过去,可乌桓的大人、部落首领,岂能不心存顾虑?
他们定会担心,朝廷日后会不会秋后算账,找他们算这笔‘叛逃’的旧账。”
刘备眉头紧锁,沉吟道:“你是说,乌桓人会因忌惮朝廷,而与地方豪杰勾结作乱?”
“正是如此。”
何方摇头,继续道,“凉州的豪杰借羌人之力起事,幽州的豪杰看在眼里,难免会有样学样。
他们若想作乱,只需稍加挑唆,便能说动对朝廷心存不满的乌桓部落一同起兵。
乌桓人善战,又熟悉边境地形,一旦起事,朝廷想平定,绝非易事。”
曹操抚着胡须,眼中闪过思索之色:“你这话倒是有理。
朝廷对凉州用兵多年,粮草、兵力皆已损耗不少,若幽州再乱,两面受敌,局势怕是会愈发棘手。”
刘备则是断然道:“若有人要叛变,则必然是张纯张举兄弟也!”
何方倒是有些讶异,问道:“何以见得?”
刘备忿忿道:“此二人本就野心勃勃,又因免职一事耿耿于怀。
当初征发三千乌桓兵,朝廷已命伯圭带兵,那张纯却想趁机起复,上书请求带兵。
被否之后,因一己之私,罔顾国家大事。
暗中蛊惑乌桓人,导致他们叛归本国......
若有三千乌桓勇士相助,恐怕凉州叛乱早已平定,哪里还有今日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