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实验室内,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不同寻常的紧张气息。
林副主任带着一大批身穿白色制服、表情严肃的技术人员,以“进行全方位技术安全大检查”的名义,浩浩荡荡地开了进来。
他走在最前面,脸上挂着公式化的、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先是装模作样地巡视了一圈实验室,对各种仪器的运行状态和安全规章问了几个问题,然后,便直奔主题。
他停在了存放着各种实验样本的超低温冷藏库前,目光落在了贴着“速效生肌膏-原液”标签的那几个样本盒上。
“苏晚晴同志。”林副主任转过身,用一种非常官方的、公事公办的口吻说道。
“为了确保国家最高机密技术的绝对安全,根据上级指示,所有‘速效生肌膏’的核心原液样本,必须立刻转移至由军方直接接管的最高保密等级环境中进行封存保管。”
他的措辞滴水不漏,句句不离“国家安全”和“上级指示”,充满了不容拒绝的强大压力。
周围那些他带来的技术人员,也立刻上前一步,隐隐形成了一个包围圈,那架势,仿佛苏晚晴只要说一个“不”字,他们就要立刻动手抢夺。
苏晚晴心中冷笑。
图穷匕见了。
这根本不是什么“安全检查”,这就是一场赤裸裸的、以国家名义进行的公开抢劫!他急于拿到真正的样本,去和他那个所谓的“夜莺”进行交易。
但她的脸上,却丝毫没有表露出反抗的情绪,反而恰到好处地展现出了一种对国家安全的“高度重视”和对程序的“一丝困惑”。
她微微蹙眉,问道:“林主任,这些样本的保存环境要求非常苛刻,转移过程中的任何一点温度波动,都可能导致其活性失效。您确定……?”
“这些不用你担心!”林副主任不耐烦地打断了她的话,语气变得强硬起来,“我们有最专业的设备和人员!你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执行命令!”
“好的,我明白了。”苏晚晴“顺从”地点了点头,“一切为了国家安全。请您稍等,我需要亲自去清点和封装。”
她转身,走进了里间的样本准备室。
关上门的瞬间,她心念一动,整个人进入了创世空间。
她没有去动那些真正的、凝聚了空间最高科技结晶的生肌膏原液,而是径直走到了另一个架子前。
架子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批贴着同样标签的样本。
这正是她当初在日内瓦峰会上,用来做演示的那一批。它们在外观、气味、甚至基础的化学成分上,都与真品一般无二,足以骗过现有一切检测设备。
但它们的核心结构,却是“毒化报告”的实体版本。
苏晚晴用空间能量,在这些样本的分子层面,悄悄植入了一个极其微弱的、只有在特定电磁频率下才会被激活的“能量标记”。
这个标记平时毫无反应,但一旦被激活,这些样本就会开始发生极其微弱的、不可逆的衰变反应。这种反应在短期内不会被察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让样本的活性彻底丧失,变成一堆毫无用处的蛋白质溶液。
她将这些精心准备的“假货”,小心翼翼地取出来,放入一个带有专业生物安全标签的金属保险箱中。
然后,她用封条将保险箱层层封好,并在封条的每一个接缝处,都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做完这一切,她又在空间内,对那些真正的生肌膏样本,进行了“二次封存”。她用空间能量构建了一个多重生物锁,设置了只有她本人的虹膜和精神力波动完全匹配时才能打开的权限。
这是她的底牌,绝对不容有失。
苏晚晴提着那个沉甸甸的保险箱,走出了准备室。
她将保险箱亲手交到林副主任手上,脸上带着一丝“科研成果被夺走”的失落和不舍,但语气却依旧保持着对组织的“绝对忠诚”。
“林主任,这里面是我们现阶段能提取出的、纯度最高的一批样本了。它们的价值,无法估量。请您务必保证它们的安全。”
林副主任一把接过保险箱,紧紧地抱在怀里,那沉甸甸的重量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
他用一种胜利者的姿态,居高临下地看着苏晚晴,嘴角勾起一抹虚伪的笑容。
“苏同志,你做得很好。你的大局观,组织上都看在眼里。”
“你放心,国家,是绝对不会辜负任何一个有功之臣的!”
他不知道,他此刻紧紧抱在怀里的,根本不是什么通向权力巅峰的宝藏,而是一块已经被设定好爆炸时间的、滚烫的山芋。
在指挥部的监控屏幕上,陆长风清晰地看到了林副主任抱着保险箱,如获至宝般匆匆离去的背影。
他拿起通讯器,对早已待命的机动审查小组下达了指令。
“‘鱼儿’已经咬钩,带上了‘鱼饵’。A组,b组,立刻启动最高级别追踪预案,秘密跟上。我要知道这个保险箱,最终会被送到哪里,交到谁的手上。”
放下通讯器,陆长风的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讥诮。
“林副主任,你以为你得到了全世界。但其实,你只是拿到了打开自己地狱大门的钥匙。”
为了拖住林副主任,不让他那么快就发现样本的问题,苏晚晴立刻启动了她的拖延计划。
她主动给林副主任的秘书打去电话,表示自己为了更好地配合后续的“技术转化”,需要闭关一段时间,来撰写一份关于“生肌膏”深层作用机制的补充报告。
这份报告涉及大量复杂的生物学理论,听起来合情合理,无懈可击。
电话那头的林副主任,正急于拿着“宝藏”去向境外的“夜莺”交差,听到苏晚晴还要“拖延”时间,语气里明显表现出了一丝不耐烦。
“报告的事情可以慢慢来!现在最重要的是成果转化!”
这正是陆长风希望看到的效果。他越急,就越容易出错。
苏晚晴挂断电话,嘴角浮现出一抹计划得逞的微笑。
她在通话记录的备注上,轻轻敲下几个字。
“林主任,科学是严谨的。您越是想让这份技术成果在国际上站稳脚跟,就越不能急于求成啊。”
这句看似劝慰的话,此刻却充满了致命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