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帅,唐军誓死抵抗。”
“我军,又被杀退了!”
一小卒身披铠甲,进帐禀报战情,军帐之中,炭火迸发着火星子,肆意散发着暖意。
张九皋端坐在主位,处理着军中事务,最近他也在为不良人的事情发愁。
唐军发起的情报战、地下战完全超脱了叛军体系的情报组织,无奈只能加强人力,增加识别身份的程序。
才稍稍抵挡住不良人的渗透,但问题是,随着程序愈发复杂,所消耗的人力也越发繁多。
同样增加的便是他作为主帅的工作量。
但是只要能证明自己,张九皋对于这一切,甘之如饴。
听闻士兵来报,张九皋稍稍显得有些烦躁,但还是继续道:“传令下去,按照计划,继续猛攻,日夜不停!”
“遵命!”
张九皋的立场坚定,战意昂然。
随着士卒领命行礼后直接告退返身离开军帐,军帐中又陷入寂静。
“唐军果然是个难缠的对手。”
“不过,想单单凭借两万人就想挡住我?”
“太小看我了!”
张九皋信心满满,闻仲和伍子胥二人皆是忠臣、烈臣,水平也在一流名将,但只在中流之间。
此时天赋全开的张九皋,虽然和top榜还有一定差距,但也属于一流顶级,何况在永王阵营中还有其他玩家。
在数个玩家协作下,伍子胥二人只能死守。
闻仲和伍子胥二人皆是全能选手,闻仲四项全能,没有一项属性低于85。
伍子胥除却武力值偏低外,也毫不相差。
全能固然是一个好处,两人都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儿搬。
但问题是全能也意味着不精,在专精攻伐的狠人面前,两人还是有些不够看。
在永王阵营中,且不说其他玩家。
但单论数倍于己的兵力,就让连个疲于奔命,只能退守。
况且,还有张九皋坐镇帅位。
同时张九皋为了此次复仇可是不惜代价,抽取到的补给乃是前燕名将慕容恪。
此人名气或许不大,但论实力丝毫不弱于闻仲和伍子胥二人,不仅仅出将入相,是个全能人物,道德品行也是上等。
十五岁起随父征战,临机多奇谋,常获胜。其后败麻秋、连环马擒冉闵、定齐地、克洛阳,战功赫赫!
文可,“兢兢循礼,进止有常……虚襟待物,诹纳善言,量才授任,人不逾位”,维护前燕政局稳定。
王猛也赞其“古之遗爱”,并设太牢以祀。
除此之外,张九皋手下另有薛举、王翦这等狠人,绝对称得上一句兵强马壮。
另一边随着安史叛军整军出战,原本整备的防线,立刻松垮起来。
由于唐军后缩,安禄山、史思明二人并不焦急,缓步抽调,推进战线。
而在虎牢关中,赵浔正在筹划一场突袭。其身侧更是有一熟面孔,正是此前北伐回纥的秦王李倓。
没错,他又返回虎牢了。
同时带回来的还有万余精骑,另一边在漠北设城坚守的,则换成了宗泽。
自开战以来,宗泽留守长安。
可是半点没闲着,关中拉起一支十万人敌军队,经过数月训练,总算初具战力。
这也为缺乏兵力的大唐,增添一份力量。老实说这也是赵浔会直接兑换宗泽的原因。
宗泽军政万金油的属性先不谈,就是这个爆兵能力,赵浔找遍整个历史,真想不到比他更强的。
也就现在大唐还有余钱,能配置装备,发放军饷。
在明末剧本之时,只要有一口饭吃,宗泽都能拉起一支十万的义军,再加上天赋加成,还有一定战斗力。
或许进取不足,但防守绰绰有余。
再说第三个原因,宗泽也擅守,此时突然将其拉到前线,面对敌军精锐,也能挡上那么一挡。
何况此前回纥在与李倓交战时连连败退,虽然损兵不过两万,尚有一战之力。
但迫于李倓威名,估计也不会轻易南下。
“秦王,此战可就靠你了。”
赵浔看向李倓,拍了拍李倓肩膀,从最初剧本相识,李倓便是赵浔身侧最靠得住的队友。
任劳任怨不说,无论放在那个战场,都是绝对的大杀器。
果然,冠军侯威名之盛,无人可匹敌其锋芒!
“放心吧,王兄。”
“交在我手里就是!”
这般说着,李倓翻身上马,直接自虎牢关而出,虎牢关他可太熟悉了。
数次交战,俱在此处。
山川地势,了然于心。
“好,出征!”
说着赵浔也上马备战,可就在大军出征之际,忽然被颜良上前直接击晕。
“陛下,好好休息就是。”
“待醒来,便是一场大胜!”
将赵浔安置妥帖之后,李隆基从身后走出,由于年老,此番李隆基只身穿轻甲。
“颜良,将军多亏你了。”
李隆基看向颜良满是欣赏,从最初他见到颜良一般。
“陛下,该出发了。”
“嗯。”
“我在看一眼我大唐的新君。”
晚年的李隆基被酒色掏空了身子,好在年轻底子还不错,经过半年的修养,身子骨要好上不少。
但这半年来,李隆基满身折磨。
看着大唐纷争四起,没有谁比他这个一手筑就盛唐的“总工程师”更加难受。
这半年,虽每日休养,同时也每日忧心忡忡。就在赵浔再度接他上前线时,李隆基忽然做出一个决定。
老头子,没几年好活了。
但死前,留给大唐的最后一份礼物。
或者说,是亲手更正自己的错误!
此战,大唐先帝太上皇李隆基,御驾亲征!
待李隆基离开后,赵浔才缓缓睁眼,看着李隆基誓死如归的背影有些感慨。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颜良于他死忠,李隆基的谋划,他一早就知道……
唐军正出虎牢关布阵,以五万兵马摆开阵势,而唐军主将立于阵前时,安史叛军纷纷议论纷纷。
“圣人!”
“是圣人?”
“先帝?”
“就是先帝。”
安史叛军,见到李隆基都有些惊讶,战斗还未打响,叛军阵中便已经遍起骚乱。
“许久不见了安禄山,还记得朕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