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桃花汛漫过江南堤岸时,阿菀正在整理兰家账册的最后一页。被撕掉的那部分边缘,在潮湿的空气中微微卷曲,露出几缕残存的纸纤维,像极了桃花的根须。
“姑娘,江南送来的新茶。”侍女捧着茶盘进来,青瓷碗里的碧螺春舒展着,茶汤上浮着一层细密的白沫,“说是今年的头茬,用桃花汛的水泡的,格外清甜。”
阿菀放下账册,指尖拂过茶碗边缘。水汽氤氲中,她仿佛看到李灵蹲在桃花谷的溪边,用竹筒接泉水,裙角沾着的桃花瓣被水流冲得打转。
“放着吧。”她轻声道。
侍女退下后,阿菀重新拿起账册。被撕掉的字迹处,隐约能辨认出“桃花汛”三个字。兰芷当年写下这三个字时,是在提醒什么?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打在芭蕉叶上,发出沙沙的声响。秦风披着蓑衣走进来,身上带着雨气:“江南的汛情比往年大,王太傅说要派官员去巡查河堤。”
“谁去合适?”阿菀抬头。
“柳家的小儿子,柳明轩。”秦风解下蓑衣,“他是柳清风的堂弟,去年考中了进士,为人稳重,又熟悉江南水土。”
阿菀想起那个温和的年轻书生,点了点头:“也好。让他带上兰家账册的副本,上面记载着江南的古河堤位置,或许有用。”
柳明轩出发前,特意来辞行。他穿着件月白长衫,手里捧着一卷地图:“晚辈临行前,在叔父的旧书里找到这个,或许对防汛有用。”
地图是手绘的江南水系图,上面用朱砂标着几个红点,旁边注着“桃花汛易发处”。阿菀看着其中一个红点,突然想起账册上的“桃花汛”——正是桃花谷下游的三岔口。
“这里的河堤要格外加固。”阿菀指着红点,“兰家账册说,此处地下有暗河,汛情大时容易溃堤。”
柳明轩认真记下,又从袖中取出个小小的锦囊:“这是家母做的桃花符,说能保平安。姑娘也留一个。”
锦囊里装着晒干的桃花瓣,散发着淡淡的清香。阿菀接过,突然想起李灵总在衣襟里藏桃花瓣,说闻到这味道就安心。
“一路保重。”她轻声道。
柳明轩离开后,雨势渐大。阿菀站在窗前,看着雨帘中的桃树,花瓣被打落了一地,像铺了层粉色的地毯。她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取出那条鲛珠项链——珠子表面蒙上了一层水汽,隐隐发暗。
“出事了。”阿菀的心沉了下去。
三日后,江南传来急报:三岔口河堤果然溃堤,柳明轩为了组织百姓撤离,被洪水卷走,至今下落不明。
阿菀拿着急报的手微微颤抖。她想起柳明轩温和的笑容,想起他说要完成叔父未竟的心愿,眼眶忍不住发热。
“我去江南。”阿菀站起身。
秦风拉住她:“雨太大,路上危险。我已经派影卫去搜救了,会有消息的。”
“不行,”阿菀摇头,“兰家账册里记着暗河的出口,或许能找到他。”
她执意要去,秦风无奈,只好陪她一起动身。
赶到三岔口时,洪水已经退了些,留下满目疮痍。百姓们在废墟上搭建临时棚屋,脸上满是疲惫与惶恐。
“柳大人呢?”阿菀抓住一个正在清理淤泥的老丈。
老丈叹了口气:“柳大人把我们推上树,自己却被浪卷走了,往东边去了……那里有个漩涡,进去的人就没出来过。”
东边正是暗河的出口。阿菀心头一紧,拉着秦风往东边跑去。
暗河出口处果然有个漩涡,水流湍急,泛着浑浊的黄色。阿菀拿出鲛珠项链,珠子在水汽中发出微弱的蓝光,指向漩涡深处。
“他还活着。”阿菀肯定地说。
秦风找来当地最有经验的渔民,租了艘坚固的渔船,慢慢靠近漩涡。船行至漩涡边缘时,突然被一股巨大的力量往下拽。
“抓紧!”秦风声大喊,将阿菀护在怀里。
渔船旋转着坠入漩涡,阿菀只觉得天旋地转,耳边全是水流的轰鸣声。不知过了多久,船身猛地一震,停了下来。
四周一片漆黑,只有鲛珠项链发出的蓝光照亮了周围——他们身处一个巨大的溶洞,洞顶垂下的钟乳石上,挂着密密麻麻的桃花符,与柳明轩给的锦囊一模一样。
“是柳家的人来过。”阿菀惊讶地说。
顺着蓝光往前走,溶洞深处传来微弱的呼救声。阿菀和秦风跑过去,发现柳明轩被困在一块突出的岩石上,腿被掉落的石块压住了。
“柳大人!”阿菀喊道。
柳明轩看到他们,虚弱地笑了笑:“我就知道……会有人来的。”
秦风搬开石块,阿菀检查了一下他的伤口,还好只是擦伤。“你怎么会在这里?”
“我被卷进来后,就顺着水流漂到了这里,”柳明轩指着岩壁上的刻字,“你们看这个。”
岩壁上刻着几行字,是柳长庚的笔迹:“暗河通东海,桃花汛时与归墟结界相连。此处乃两界缓冲之地,可避水患,亦可……”
后面的字被凿掉了,只留下深深的刻痕。
“亦可什么?”阿菀追问。
柳明轩摇了摇头:“我不知道。但我在这附近找到了这个。”他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半块玉佩,刻着“柳”字,与赵显旧宅里的那半块正好吻合。
阿菀将两块玉佩拼在一起,突然明白了什么:“柳家和赵家,当年都参与了兰家的事!柳长庚留下这暗河,是为了在危急时刻能通往东海,借助归墟结界避难!”
“那赵显……”秦风皱眉。
“他或许也知道这个秘密,”阿菀道,“只是他想利用暗河做别的事,才被柳长庚阻止,凿掉了后面的字。”
就在这时,溶洞突然剧烈摇晃,暗河的水位开始上涨。鲛珠项链发出急促的蓝光,指向溶洞深处的一个石门。
“快走!”秦风背起柳明轩,“洪水要灌进来了!”
石门后是一条狭窄的通道,尽头有微弱的光亮。三人顺着通道往前走,最终从一处悬崖下的洞口钻了出来——外面竟是桃花谷!
谷里的桃树在雨水的冲刷下,开得愈发灿烂。柳明轩看着眼前的景象,突然想起什么:“家母说,叔父年轻时总来桃花谷,说这里有能让人平静的力量。”
阿菀望着雨中的桃花,突然明白兰芷为何选择在这里埋下兵符,李灵为何执着于这片桃林——这里不仅是兰家的根,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
洪水退去后,柳明轩按照兰家账册的记载,组织百姓加固了河堤,并疏通了暗河,让桃花汛的水流得以顺利汇入东海,再也没有发生溃堤。
回到京城后,柳明轩将暗河的秘密上奏给七皇子。七皇子下令将暗河入口封存,只留少数人看管,作为应对水患的最后手段。
阿菀将那对“柳”字玉佩放进紫檀木盒,与其他信物放在一起。木盒里的东西越来越多,每一件都串联着一段往事,像一串珍珠,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雨停后,阿菀去御花园看那棵桃树。经过雨水的滋润,枝头的桃子又长大了些,青涩的果皮上沾着水珠,像一颗颗等待成熟的希望。
她知道,桃花汛还会年年来临,但只要守住心中的那片桃林,守住那些珍贵的记忆,就没有什么困难是过不去的。
只是,柳长庚刻在岩壁上的最后几个字,到底是什么?阿菀总觉得,那背后还藏着一个未被揭开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