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残,年味渐淡。元宵的花灯还未完全收起,离别的愁绪便已悄然笼罩了陈家。春闱会试定于三月中旬在京城洛阳举行,而从清河县到洛阳,山长水远,即便紧赶慢赶,至少也需一个多月的行程。算算日子,最迟正月二十之前,陈彦就必须动身了。
出发前的几天,陈家上下弥漫着一种既骄傲又不舍的氛围。张氏和王氏恨不得将整个家都给陈彦装上,崭新的被褥、厚厚的冬衣、耐放的干粮、自家腌制的腊肉咸菜、甚至还有一大坛子张氏亲手做的酱菜……林林总总,竟是装满了整整一辆马车。
“京城米贵,居大不易,多带些,有备无患。”奶奶王氏拉着陈彦的手,一遍遍地叮嘱,“路上千万小心,吃住都要当心,莫要着了风寒。”她又特意转向石头和苏幕婉,语气郑重:“石头,幕婉,彦儿这一路,就托付给你们照顾了。”
石头把胸脯拍得砰砰响:“老太君放心!有石头在,绝不让公子掉一根汗毛!”苏幕婉则微微福礼,声音轻柔却坚定:“奶奶,夫人,幕婉省得。”
陈彦看着那被塞得满满登登的马车,又是感动又是无奈,却也知道这是家人的一片心意,只能再三保证会照顾好自己。
正月二十,黄道吉日,宜出行。
晨曦微露,陈家大院门前,陈彦、苏幕婉和石头向送行的家人郑重拜别。陈满仓老爷子拍了拍孙子的肩膀,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放宽心,尽力就好。”张氏和王氏则红了眼眶,不住地抹泪。陈松、陈秀等弟妹也知大哥要出远门,个个面露不舍。
挥别家人,一辆载满行囊和牵挂的马车,在清冷的晨风中,缓缓驶离了陈家沟,踏上了前往京城的漫漫长路。
马车先到了清河县城, 与早已等候在此的赵修远汇合。赵修远只带了一个书童和简单的行李,看到陈彦这“搬家式”的阵仗,不由得打趣道:“彦弟,你这是去赶考,还是去京城开杂货铺啊?”
陈彦苦笑:“家母和祖母盛情,难以推却。”
赵修远哈哈一笑,目光扫过安静坐在车内的苏幕婉,又冲陈彦挤了挤眼,低声道:“有美同行,便是再多一车行李,也是乐事啊。”
陈彦耳根微热,只作未闻。
两辆马车并作一行,又前往县学教谕柳云卿的宅邸。柳云卿早已准备停当,他轻车简从,只带了一个老仆。见到陈彦一行人,尤其是看到马车里的苏幕婉时,他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笑意,却并未多言,只是温言勉励了两位学生几句。
于是,五人(陈彦、苏幕婉、石头、赵修远及书童)两辆马车(陈彦的行李车和赵修远柳云卿合乘一辆),正式启程,向着北方,向着那座汇聚了天下英才的煌煌帝都——洛阳,迤逦而行。
路途漫漫, 枯燥在所难免。但有了赵修远这个活宝和柳云卿这般温润长者,行程倒也并不沉闷。大多数时候,陈彦和柳云卿会在车中探讨经义文章,或是欣赏沿途风光。苏幕婉则安静地在一旁烹茶、做些针线,或是翻阅书卷,举止娴雅。
而赵修远,最热衷的便是寻机调侃陈彦和苏幕婉。
比如,途中在驿馆打尖时,他会故意大声道:“彦弟,你看这驿站的床板硬得很,苏姑娘身子弱,怕是睡不惯,不如你发扬风格,将你那车上的厚被褥让与苏姑娘?” 说罢,便促狭地看着两人。
苏幕婉顿时面飞红霞,低头不语。陈彦只能无奈地瞪了赵修远一眼:“修远兄,休得胡言!”
又比如,路过一片梅林,赵修远又会摇头晃脑地吟道:“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此等景致,正合才子佳人并肩同赏。彦弟,还不快陪苏姑娘去走走?我们在此等候便是。” 直说得苏幕婉连脖颈都染上粉色,借口去帮石头查看马匹,匆匆走开。
柳云卿通常只是捻须微笑,偶尔才会不轻不重地说赵修远一句:“修远,莫要总是打趣维岳(陈彦的字)和苏姑娘。” 但那语气里,也并无多少责备之意,反而带着几分纵容和看热闹的意味。
陈彦起初还有些窘迫,后来脸皮也渐渐“厚”了些,有时甚至能反将赵修远一军。苏幕婉虽羞,但见陈彦坦然,赵修远又并无恶意,只是性格诙谐,久而久之,也渐渐习惯,只是那脸颊上的红晕,却总是不听使唤。
就这般, 一路晓行夜宿,跋山涉水。看过江南的草长莺飞,也经历了北地的春寒料峭。沿途的城镇、村庄、关隘、河流,都成了他们谈论的话题和眼中的风景。一个多月的时光,就在车轮的轱辘声、赵修远的玩笑声、以及偶尔的诗词唱和中,悄然流逝。
这一日,时近三月,空气中已带了些许北国春日的干燥与暖意。马车攀上一处高坡,驾车的石头忽然兴奋地大喊:“公子!赵公子!柳先生!你们快看!”
车内众人闻声探出头去。只见远方地平线上,一座无比恢弘巨大的城池轮廓,在略带朦胧的春光下巍然屹立!城墙绵延如山峦,屋宇楼阁如蜂巢蚁穴,无数道路如织网般汇聚于此。虽相隔甚远,已能感受到那股吞吐天下的磅礴气势与繁华气息!
“洛阳!是洛阳城!”赵修远激动地喊道。
柳云卿抚须颔首,眼中亦有感慨:“天下辐辏,帝王之州。终于到了。”
陈彦望着那座传说中的京城,心中亦是心潮澎湃。一路的疲惫仿佛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跃跃欲试的激动与隐隐的压力。科举的最高舞台,天下英才的汇聚之地,他,陈彦,来了!
苏幕婉静静地看着陈彦凝视远方的侧脸,能感受到他平静外表下汹涌的斗志。她轻轻握紧了袖中的手,心中默念:愿公子此去,金榜题名,如愿以偿。
两辆马车加快了速度,向着那座象征着机遇与挑战的巨城,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