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场休息就像是一个短暂的魔法时刻,它无情地带走了上半场那种令人肾上腺素飙升的滚烫手感。
当下半场比赛开始的哨声吹响时,印第安纳市场广场球馆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那种怎么投怎么有的神仙局面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沉重的呼吸声和球鞋摩擦地板的刺耳尖啸。
雷吉·米勒撑着膝盖,感觉肺部像是塞进了一团吸饱了水的棉花。背靠背作战的疲劳感开始在双方球员的身体里蔓延,尤其是上半场那种近乎疯狂的折返跑和高强度对抗,让每个人的体能条都在疯狂闪烁红灯。
这就是竞技体育最残酷的地方。当天赋和手感退潮之后,剩下的就是赤裸裸的意志力比拼。
“看来上帝也得歇会儿。”林枫看了一眼记分牌,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既然大家都投不进了,那就换个玩法。
步行者队的防守依然扩得很大,他们还在忌惮上半场骑士队那恐怖的三分雨。瑞克·施密茨这个荷兰巨人不得不把防守位置提到了罚球线附近,这就导致步行者队的内线空虚得像个凌晨四点的停车场。
林枫持球推进。这一次他没有找掩护,也没有寻找外线的射手群。他面对米勒的防守,没有任何花哨的动作,直接降低重心,第一步启动!
快!
那种快不是单纯的速度,而是一种在极静与极动之间瞬间切换的爆发力。米勒只觉得眼前一花,林枫就已经抹过了他的半个身位。
“补防!”步行者主帅鲍勃·希尔在场边大吼。
施密茨笨拙地移动着庞大的身躯想要封堵禁区,但他太慢了。林枫就像是一把烧红的餐刀切进牛油里一样,丝滑地杀入内线。面对补防,他甚至没有起跳,只是在行进间手腕轻轻一抖。
篮球像长了眼睛一样,从施密茨的腋下钻了过去,精准地落到了跟进的克里斯·加特林手中。
“轰!”
加特林接球暴扣,连人带球挂在篮筐上,发出一声野兽般的怒吼。
“这球传得……”米勒咬了咬牙,“真贼啊。”
这仅仅是个开始。
第三节的比赛彻底变成了林枫一个人的教学局。他不再执着于和米勒对飚三分,而是化身为一台精密的战术计算机。他似乎总能比所有人早一步看到那个稍纵即逝的空档。
突破,急停,假投真传。
背身,晃肩,切入上篮。
抢断,快攻,单手劈扣。
林枫展示了什么叫做“全能”。他在进攻端无所不能,而在防守端,他也像是一张大网,罩住了已经有些力不从心的米勒。
步行者队彻底乱了。他们习惯了上半场那种你一枪我一炮的对攻节奏,突然面对林枫这种降维打击般的全面掌控,显得手足无措。他们的防守顾此失彼,包夹林枫?他就传球。不包夹?他就得分。
这就是“王”的审判。
他不跟你赌运气,不跟你拼手感。他用最扎实的技术、最冷静的头脑和最全面的能力,一点一点地拆解你的防线,把你所有的希望都碾碎。
“该死!拦住他!别让他进去!”
步行者队的内线被冲得七零八落。戴尔·戴维斯被造了犯规,施密茨被晃得找不着北。而一旦内线防守坍塌,骑士队的外线射手群虽然手感下降,但大空位的机会依然能把握住。
戴尔·库里在底角命中一记冷箭。
肖恩·埃利奥特空切上篮得手。
分差开始被拉开。
3分,5分,8分,10分……
当第三节结束时,骑士队已经领先了12分。
第四节,步行者队试图反扑。米勒咬着牙强行出手了几个高难度三分,虽然进了一个,但在林枫那种令人窒息的节奏掌控下,这点反扑就像是投入大海的小石子,连个浪花都没翻起来。
林枫太稳了。他就像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杀手,每一次触球都能转化为骑士队的得分机会。
终场前两分钟,林枫在弧顶持球。他看着面前气喘吁吁、眼神中透着绝望的雷吉·米勒,没有选择突破,也没有传球。
他就在那里,慢慢地运球,消耗着时间。
进攻时间还剩5秒。
林枫突然干拔。
这一球没有丝毫的道理可言,就是纯粹的个人能力展示。
“唰!”
篮球空心入网。
这一球彻底杀死了比赛。
最终,克利夫兰骑士队在客场以115比105战胜了印第安纳步行者队。他们用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结束了这轮疯狂的背靠背。
大屏幕上打出了林枫本场比赛的数据。
40分,15个篮板,15次助攻。
超级三双。
全场一片寂静。印第安纳的球迷们看着那个数据,甚至连嘘声都发不出来了。这就是现役联盟第一人的统治力吗?在上半场跟你们玩对攻,下半场认真起来直接一波流带走。
赛后,骑士队的球员们在场上庆祝。
雷吉·米勒坐在替补席上,手里抓着一条毛巾,死死地盯着不远处的林枫。他的眼神很复杂,有不甘,有愤怒,但更多的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他以为自己和米西维奇组成的“双枪”已经足够强大,足以挑战骑士队的霸权。他在上半场甚至觉得自己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但下半场那个无所不能的林枫,就像是一盆冰水,把他所有的幻想都浇灭了。
“还是不行吗……”米勒喃喃自语。
林枫似乎感觉到了米勒的目光。他转过头,并没有露出胜利者的狂傲,只是平静地看了米勒一眼,然后转身走向球员通道。
那个背影并不高大,但在米勒眼中却像是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
他知道,自己和自己的球队,距离真正的总冠军,还差了一个真正的“王”。
一个像林枫这样,能在任何时刻、用任何方式接管比赛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