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星者”号如同受创的游隼,拖着无形的叙事波纹,跌跌撞撞地冲回同盟宇宙的预设锚点。其归航的轨迹并非去时的隐秘平滑,而是带着一丝仓促与紊乱,舰体表面流转的“虚空棱晶”光泽也黯淡了许多,仿佛蒙上了一层难以擦拭的尘埃。
当它悄无声息地滑入根源塔外围的专属船坞时,早已等候在此的艾拉、空衍(本体)以及军事委员会高层,立刻感受到了那股扑面而来的、混杂着异界熵增与冰冷敌意的残留气息。
舱门开启,凯洛斯率先走出,他的步伐依旧稳定,但眉宇间凝聚着化不开的凝重。项龙紧随其后,周身凌厉的武魄尚未完全平息,眼神锐利如刚刚归鞘的宝刀。莉亚娜脸色有些苍白,手中紧紧抱着存储核心,里面是此行记录的全部数据。魔主的那缕化身则显得意犹未尽,甚至带着点兴奋,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刺激的冒险。
“欢迎归来,先驱者们。”艾拉的声音平稳,但目光锐利地扫过每一名队员,“汇报情况。”
没有寒暄,直接切入核心。
在高度加密的简报室内,“观星者”记录下的影像与数据被逐一呈现。那吞噬晶壁系的灰暗熵魔,那跨越时空、抹杀一切的恐怖巨掌,以及“晶壁系守护者”最后那道混合着希望与绝望的意念……所有的一切,都无声地诉说着“叙事之海”的残酷。
“……综上所述,”凯洛斯作为队长进行总结,“‘熵魔’是一种表现为极致熵增、推动万物走向热寂的概念性掠食者。其威胁等级,初步评估远超我们之前遭遇的‘静滞使者’,甚至可能不亚于‘虚空编剧’。它们并非玩弄剧情,而是在执行一种更基础、更冰冷的宇宙法则——秩序的终极消亡。”
“那个巨掌…”一位军方上将声音干涩地提问,“是‘熵魔’的本体吗?”
“无法确定。”莉亚娜接口,调出能量分析图谱,“那更像是‘熵魔’力量的高度凝聚体现,是其存在形式的延伸。其能量层级…足以在瞬间湮灭我们已知的任何防御,包括加强版的‘文明史诗屏障’。‘观星者’能逃脱,纯属侥幸,对方似乎并未全力追击,更像是一次…警告,或者随手的清理。”
简报室内一片死寂。刚刚战胜“虚空编剧”带来的信心,被这冰冷的现实狠狠撞击了一下。
“所以,‘晶壁系守护者’…”艾拉看向那片已彻底被灰雾笼罩的星图区域。
“在我们逃离前,接收到其最后一段断续信息。”莉亚娜低声道,“内容是…‘感谢回应…快走…告诉其他光…小心…黑暗…不止一处…’”
又是一阵沉默。一个可能延续了亿万年的文明,就在他们眼前( albeit 远程)走向了终结,而他们无能为力。
“不止一处黑暗…”空衍大师缓缓开口,打破了沉寂,“阿弥陀佛。看来这‘叙事之海’中,掠食者并非孤例,其形态、理念、手段,皆各不相同。吾等灯塔之光,于彼等而言,或许是异物,是威胁,亦或是…新的食粮。”
魔主嘿嘿一笑,打破了沉重的气氛:“怕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次是没准备好,下次等老子本体过去,倒要看看那鬼爪子能不能捏碎我的混沌魔核!再说了,不是带回来一堆数据吗?赶紧分析,找到这‘熵魔’的弱点才是正理!”
他的话语虽然粗放,却点明了方向。
“魔主所言不错。”艾拉点头,目光恢复锐利,“哀悼与恐惧无济于事。莉亚娜,立刻组织所有叙事工程师与相关领域专家,成立‘熵魔’专项研究组,我要在最短时间内看到初步分析报告。凯洛斯,项龙,你们负责撰写详细的战术评估报告,尤其是对方攻击模式与防御规避的可能性。”
命令迅速下达,整个同盟高效的战争机器再次开始运转。
然而,“先驱者”归航带来的影响,远不止于一个强大的新敌人“熵魔”的发现。
就在“观星者”返回后不久,“灯塔站”监测到,之前那些相对微弱的、来自各个陌生文明的求救信号,突然出现了显着的变化!
一部分信号变得更加急切、更加卑微,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灯塔!强大的灯塔!请拯救我们!我们愿意奉献一切!知识!信仰!乃至文明火种!】
**【我们感知到了您使者的气息!您拥有在‘海’中航行的能力!请派来舰队!任何代价我们都愿意支付!】
【坐标‘微光之森’…我们…我们快撑不住了…求求您…】
而另一部分信号,则变得…复杂起来。少了几分纯粹的绝望,多了一丝审视、试探,甚至隐藏的算计:
**【未知的灯塔文明,你们声称秉持‘自由’与‘互助’…如何证明?】
**【你们能提供何种程度的援助?军事介入?技术支援?还是仅仅道义声援?】
【据我们观测,你们的使者似乎刚从‘熵魔’领域逃离?贵方与‘熵魔’这等掠食者,是敌对关系吗?是否会因此引来更大灾祸?】
更有甚者,监测到一些极其隐秘、几乎无法捕捉的陌生信号,如同幽灵般在同盟的叙事边界外一闪而逝,带着明显的窥探意图,却又不留下任何可追溯的痕迹。
“灯塔站”仿佛瞬间变成了宇宙级的外交舞台与情报中心,无数或明或暗的视线,聚焦于此。
“情况比预想的更复杂。”艾拉在最高议会紧急会议上陈述,“我们亮明身份并展示(尽管是被迫的)跨叙事航行能力后,在那些求救者眼中,我们从‘可能的希望’变成了‘必须抓住的救命浮木’,甚至是‘可以利用的强大外力’。而一些潜在的、或许自身实力不弱的文明,则开始审视我们,评估我们的意图、实力以及…可能带来的风险。”
“这是必然的结果。”一位资深外交官叹息,“怀璧其罪。我们拥有他们渴望的‘稳定’与‘航行能力’,就必然要承受随之而来的渴望、依赖、猜忌与窥探。”
“那我们该如何回应?”另一位议员问道,“全力救援?可我们能力有限,救谁?不救谁?标准是什么?若救援失败,是否会影响我们的威信?若只提供有限帮助,是否会被视为虚伪?”
难题一个接一个。
主张积极干预的“救援派”认为,同盟既然高举《希望宣言》旗帜,就不能见死不救,应尽快组织力量,选取最危急、最值得拯救的文明进行干预,以此树立灯塔的威信,结交盟友。
主张谨慎保守的“本土派”则强调,同盟自身尚未完全消化前次战争红利,对“叙事之海”认知浅薄,贸然介入外部冲突,极易引火烧身,甚至可能被拖入多个战争的泥潭,应将资源主要用于自身发展与防御。
还有中间派建议,提供有限的技术和情报支持,建立信息共享网络,而非直接军事介入,以降低风险。
争论异常激烈。
魔主听得不耐烦,拍案(虚影)而起:“吵什么吵!要我说,想救就救,看谁顺眼就帮谁!不想救就关门放狗,谁敢来烦就揍谁!哪来那么多规矩!”
空衍大师摇头:“魔主陛下,此非混沌魔域,不可全凭喜怒。众生皆苦,我等着实有心无力,亦需量力而行。然,若因惧风险而紧闭门户,任由灯塔蒙尘,却也有违我等待播之精神。”
艾拉听着众人的争论,目光投向那仿佛蕴含着无尽风暴的星图,陷入了沉思。她知道,作为最高执政官,她的决策将决定同盟在“叙事之海”这盘大棋上的初步落子。
是成为有求必应的“救世主”?
是固步自封的“堡垒”?
还是……一条更加艰难,却可能走得更远的……第三条路?
“先驱者”的归航,没有带来简单的答案,只带来了更加汹涌的暗流与更加沉重的抉择。灯塔已然点亮,但照亮的前路,却比想象中更加迷雾重重。
(第1432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