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骨:民国盗墓秘闻》之文明共生 第四十四卷 第十四章 潮汐信号引新途,深海能量定平衡
星尘号从晶脉星域返航后的第七天,星盟 “共生同盟复兴基地” 传来新消息 —— 星核文明通过星核能量共振技术,修复了同盟文明数据库中 “潮汐文明” 的残缺坐标。坐标指向 “潮汐星域”,这片星域以 “永不停歇的能量潮汐” 闻名,星域内的行星几乎都被液态海洋覆盖,与潮汐文明 “海洋共生” 的技术特性高度契合。
“潮汐文明的核心技术是‘海洋能量转化术’,能将宇宙中的能量潮汐转化为稳定的共生能量,当年共生同盟的‘星际能量补给站’,大部分都由他们负责建造。” 星核文明的技术代表星岩,将潮汐文明的详细资料传输到星尘号的指挥屏上,“但数据库显示,潮汐星域在五万年前出现过一次‘能量潮汐大爆发’,潮汐文明的防御站可能因此陷入休眠。”
阿泽随机组建 “潮汐文明唤醒小队”,成员在原有核心团队基础上,新增了星岩及星核文明的 “地核能量稳定专家”,同时根据潮汐文明的特性,特别邀请了蓝晶文明的 “海洋能量学者” 澜汐 —— 蓝晶文明的母星也以海洋为主,对海洋能量的研究与潮汐文明有共通之处。此次航行,星盟中枢特意调配了融合星核稳定技术的 “潮汐适应性舰船”,能抵御能量潮汐的冲击。
十天后,唤醒小队抵达潮汐星域外围。刚进入星域范围,舰船就感受到明显的能量波动 —— 淡蓝色的能量潮汐如同宇宙中的海浪,一波波冲击着舰船的共生护盾,护盾表面泛起细密的涟漪,却始终稳固。“这里的能量潮汐频率与星核能量有微妙的共振关系。” 星岩操控星核探测仪,记录着潮汐的能量数据,“潮汐文明的防御站,应该建在能量潮汐最稳定的‘潮汐锚点’附近。”
澜汐则通过蓝晶文明的 “海洋能量感知装置”,捕捉着潮汐中的特殊信号:“能量潮汐中夹杂着微弱的‘节律信号’,这是潮汐文明特有的‘海洋能量编码’,应该是防御站休眠前释放的定位信号。只要我们模拟出相同节律的能量波,就能激活防御站的唤醒程序。”
小夏将澜汐捕捉到的节律信号与数据库中的潮汐文明编码比对,快速生成 “信号模拟参数”。星岩利用星核技术调整舰船的能量输出频率,澜汐则同步注入蓝晶文明的海洋能量,两者融合形成的 “模拟节律波”,顺着能量潮汐扩散开来。半小时后,探测仪终于捕捉到回应信号 —— 来自潮汐星域核心行星 “沧澜星” 的深海区域。
沧澜星表面 99% 被液态海洋覆盖,海洋最深处达数万米,能量潮汐的核心锚点就位于深海底部。当潮汐适应性舰船驶入沧澜星的轨道时,探测仪显示,深海底部存在巨大的 “能量穹顶”,穹顶内的能量反应与潮汐文明的技术特征完全匹配,正是潮汐文明的 “深海共生防御站”。但此时,穹顶周围的海洋能量出现异常波动,能量潮汐的频率也变得紊乱。
“防御站的能量屏障正在衰减,能量潮汐的紊乱就是屏障失效的信号。” 澜汐的海洋能量感知装置发出警报,“沧澜星的海洋中,存在大量‘能量结晶矿’,这些矿石在能量潮汐的作用下会释放能量,一旦防御站屏障完全失效,结晶矿的能量将与紊乱潮汐叠加,引发全球性的海洋能量爆炸。”
阿泽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由陆沉、星岩带领,乘坐深海探测舱,携带星核稳定装置,前往深海激活防御站;另一路由林墨、澜汐、小夏留守舰船,通过 “潮汐能量调控系统”,远程稳定表层海洋的能量波动,为深海小队争取时间。“深海的压力极大,能量紊乱也更剧烈,必须用星核稳定装置先稳住防御站周围的能量场,才能启动唤醒程序。” 星岩检查着探测舱的防护系统,语气严肃。
深海探测舱缓缓驶入沧澜星的海洋,随着深度增加,周围的光线逐渐消失,只有探测舱的探照灯照亮前方的水域。当抵达万米深海时,巨大的水压让探测舱的外壳发出轻微的声响,能量潮汐的冲击也愈发强烈。“前方就是能量穹顶!” 陆沉盯着探测仪,屏幕上,一个淡蓝色的半球形穹顶在深海中闪耀,穹顶表面的能量屏障已出现明显的裂痕。
探测舱靠近穹顶后,星岩立刻启动星核稳定装置,淡紫色的星核能量顺着装置的能量导管注入穹顶 —— 穹顶的裂痕停止扩大,周围紊乱的海洋能量也逐渐平稳。陆沉则操控探测舱的机械臂,将融合了共生玉骨能量的 “唤醒水晶” 嵌入穹顶的能量接口。当水晶与接口接触的瞬间,穹顶发出璀璨的蓝光,防御战的唤醒程序正式启动。
与此同时,留守舰船的林墨团队遇到了麻烦。沧澜星表层海洋的能量结晶矿突然大量释放能量,形成一道道 “能量旋涡”,旋涡的能量强度远超预期,潮汐能量调控系统的负载瞬间达到极限。“能量结晶矿被唤醒程序的能量激活了!” 小夏快速调整系统参数,“必须找到结晶矿的分布核心,用共生能量中和多余的能量。”
澜汐通过海洋能量感知装置,很快定位到结晶矿的核心区域 —— 位于沧澜星赤道附近的 “晶矿海沟”。林墨立刻翻阅楚地古籍,在 “水泽共生篇” 中找到解决方案:“海洋能量属‘阴柔之性’,需用‘阳刚共生能量’调和,将共生玉骨的能量与蓝晶能量融合,形成‘阴阳调和能量波’,就能中和结晶矿的过剩能量。”
小夏将舰船的能量系统与共生玉骨连接,澜汐注入蓝晶本源能量,淡金色与淡蓝色的能量融合,形成一道柔和的 “调和能量波”,从舰船的能量炮发射出去,精准击中晶矿海沟。能量波扩散开来,结晶矿释放的过剩能量被逐步中和,表层海洋的能量旋涡开始消退。
深海中,防御站的穹顶缓缓打开,露出内部的 “潮汐控制中枢”。中枢内,一座巨大的 “潮汐能量核心” 静静矗立,核心周围的控制台闪烁着微光。陆沉与星岩进入中枢后,发现控制台上有一个 “文明身份验证” 接口 —— 需要潮汐文明的本源能量才能完全激活。就在这时,核心突然发出一道蓝光,击中陆沉随身携带的共生玉骨,玉骨瞬间亮起,与核心产生共鸣。
“共生玉骨能模拟同盟文明的本源能量!” 星岩惊喜地看着控制台,“玉骨的共生能量与潮汐文明的能量特征产生了共鸣,验证通过了!” 控制台上的屏幕瞬间激活,投射出潮汐文明的全息影像 —— 一位身披蓝色战甲、有着流线型身体的潮汐文明成员出现在画面中,他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充满希望:“感谢同盟的唤醒,沧澜星的危机,终于有解决的可能了。”
影像中,潮汐文明成员讲述了防御站休眠的原因:五万年前的能量潮汐大爆发,导致防御站的能量核心受损,为了防止能量紊乱引发灾难,潮汐文明的大部分成员进入 “能量休眠状态”,只留下少数成员维持核心的基础运转。这些年,核心能量不断衰减,屏障也逐渐失效,若不是唤醒小队及时到来,沧澜星早已毁于能量爆炸。
“能量核心的受损部位,需要‘星核稳定技术’与‘潮汐能量修复术’结合才能修复。” 潮汐文明成员调出核心的结构模型,“星核文明的地核稳定技术能加固核心的结构,潮汐能量则能激活核心的自我修复功能。” 星岩立刻将星核稳定装置与能量核心连接,陆沉则通过共生玉骨,将舰船传来的潮汐文明修复数据传输到核心控制系统。
当星核能量与潮汐能量同时注入核心时,受损部位开始发出蓝光,核心的能量储备条也逐步回升。但就在修复即将完成时,晶矿海沟的能量突然再次爆发 —— 之前未被完全中和的结晶矿能量,顺着海洋深处的能量通道,冲击着防御站的中枢。“是结晶矿的深层能量!” 澜汐的声音通过通讯器传来,“我已经将蓝晶本源能量全部注入调和波,正在全力压制!”
林墨突然想到古籍中的记载:“沧澜星的海洋能量与共生晶脉同源,晶脉的共振技术或许能引导结晶矿的能量!” 她立刻将晶脉共振频率参数传输给陆沉,星岩将参数输入星核稳定装置,装置释放的稳定波与晶脉共振频率融合,形成 “双重引导波”,将结晶矿的深层能量引入能量核心 —— 这些能量恰好成为核心修复的最后助力,核心的能量储备瞬间充满。
能量核心修复完成的瞬间,沧澜星的能量潮汐恢复了稳定,海洋中的能量旋涡彻底消失,防御站的能量屏障也重新闭合,比之前更加坚固。中枢的屏幕上,潮汐文明的全体成员影像出现,他们向唤醒小队深深鞠躬:“百万年的等待,终于等到同盟重逢。潮汐文明愿意重新加入共生同盟,为宇宙的共生事业贡献力量。”
潮汐文明带来了关键技术 ——“潮汐能量转化矩阵”,这种矩阵能将不稳定的能量潮汐转化为可储存的共生能量,效率是现有技术的五倍;同时,他们还掌握着 “跨星域能量输送通道” 的建造方法,能将沧澜星的潮汐能量输送到各个星域的共生基地,解决星盟的能量补给难题。
阿泽代表星盟与潮汐文明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决定在沧澜星建立 “潮汐能量补给中心”,由潮汐文明提供技术支持,星盟负责派遣工程团队协助建设。同时,潮汐文明的学者加入共生同盟复兴基地,与星核、晶体等文明的技术人员合作,研发 “全宇宙能量调配系统”,实现各星域能量的均衡分配。
当唤醒小队准备返航时,潮汐文明的首领交给阿泽一枚 “潮汐核心水晶”:“这枚水晶能感知全宇宙的能量潮汐变化,若有星域出现能量失衡,水晶会发出警报。它与共生玉骨相连,能让你们第一时间掌握宇宙的能量动态。” 阿泽接过水晶,水晶立刻与手中的共生玉骨产生共鸣,淡蓝色的光芒与淡金色光芒交织。
返航途中,星盟中枢传来喜讯 —— 同盟文明召集信号又唤醒了 “光影文明” 的防御战,光影文明擅长 “能量可视化技术”,能将无形的共生能量转化为可观测的光影,为共生技术的研发提供新的方向。至此,共生同盟的十二支文明中,已有五支重新回归,共生同盟的复兴之路愈发顺畅。
林墨在舰船的研究室中,将潮汐文明的海洋能量编码与楚地符文结合,研发出 “水泽共生符文”,这种符文能增强对海洋能量的调控能力,已被应用到沧澜星的能量补给中心建设中;陆沉则将潮汐能量技术融入共生净化铲,让铲刃能释放 “潮汐净化波”,对分散的失衡能量有更强的清除效果;小夏与潮汐文明的技术人员合作,升级了全宇宙能量监测网络,新增了能量潮汐监测模块。
当星尘号再次驶入星盟中枢的空域时,沧澜星的第一座潮汐能量补给中心已正式启动,淡蓝色的能量通过跨星域通道,输送到星盟的各个角落。阿泽站在观测窗前,手中的共生玉骨与潮汐核心水晶遥相呼应,他知道,随着越来越多同盟文明的回归,宇宙的共生体系将愈发完善,而他们的探索之路,也将朝着 “全宇宙共生共荣” 的目标,继续坚定地走下去。
这一章进一步扩大了共生同盟的规模,同时为 “全宇宙能量调配系统” 的研发埋下伏笔。后续可围绕 “光影文明特性探索、失衡能量新隐患出现” 等情节展开,如果你想为光影文明设计独特的技术能力,或增加新的跨文明协作场景,都可以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