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华妃冷哼一声,拍了拍黑豹的头,“好了,本宫回翊坤宫继续陪黑豹玩去,你继续研究你的瓶瓶罐罐吧,缺什么再来跟本宫提。”
安陵容连忙起身相送,指尖拂过案上的玻璃药瓶,轻声道:“谢娘娘体恤。嫔妾这儿暂时不缺什么,若是真有需要,定会去叨扰娘娘。”
华妃抱着黑豹往外走,披风扫过廊下的朱红柱子,留下一阵馥郁的熏香。走到门槛处,她忽然回头,目光落在那些贴着标签的小瓶上,语气里带了点漫不经心的叮嘱:“那些针管瓶子看着锋利,摆弄时仔细些,别伤了手。真要是扎着了,本宫可没闲心管你。”
安陵容心口一暖,屈膝应道:“谢娘娘关心,嫔妾记下了。”
华妃没再说话,抱着黑豹大步流星地离开,身后的宫女太监们鱼贯跟上,浩浩荡荡的队伍很快消失在宫道尽头,只留下几声黑豹的轻吠,渐渐远了。
宝鸢端来刚换的热水,见安陵容望着门口发怔,忍不住笑道:“小主,华妃娘娘嘴上厉害,心里倒是向着您呢。”
安陵容回过神,拿起一支青霉素瓶对着光看,瓶身映出她眼底的笑意:“她是刀子嘴豆腐心。”
与此同时,景仁宫内。
“安嫔?”皇后喉间溢出一声冷笑,目光扫过阶下垂首侍立的剪秋,“一个出身微末的答应,不过制出两味新药,就越过常在、贵人两级,直封嫔位,还得了永寿宫正殿和专宠的特权,皇上这是……要把后宫的规矩都踩在脚下了?”
剪秋连忙上前,声音压得极低:“娘娘息怒。安嫔虽得势,终究是靠着那本‘异书’,说到底是个摆弄药罐子的,哪比得上娘娘母仪天下的尊荣?依奴才看,皇上许是一时新鲜,等这股子劲过了,未必还能记得她。”
皇后却摇了摇头,佛珠在掌心转得更快:“新鲜?能治恶疮、疗风寒,还能救边关将士的命,这可不是新鲜玩意儿,是能攥住人心的利器。你没瞧见太医院那些老东西的奏报?说什么‘西药一开,沉疴立愈’,这是要把太医院的脸面都掀了去!”她忽然停住动作,眼底闪过一丝阴鸷,“更要紧的是,皇上特许她不随众请安,还不许旁人擅入永寿宫……这是把她当成了藏起来的宝贝,连本宫都不能随意探视了?”
剪秋见皇后动怒,忙又道:“娘娘,咱们也不能坐以待毙。不如先探探这安嫔的底细,看看她那‘异书’里究竟还有多少宝贝。”
皇后眼神一凛,缓缓开口:“既然永寿宫咱们进不去,那就让人盯着太医院那边,本宫倒要看看这安嫔还能弄出什么花样。”剪秋领命,悄声退下。
其他各宫反应不一,但也纷纷派人送了贺礼,安陵容安排安排宝鸢全部一一回礼。宝鸢笑道:“小主,如今各宫都来讨好咱们,可见小主如今在皇上心里的分量。”
安陵容轻轻摇头,神色冷静:“这宫里的人情冷暖,哪是那么简单。各宫送礼,不过是看皇上的面子罢了。”
——————————分界线
东汉末年时空
刘备和袁绍联军大败并归降曹操的消息像长了翅膀,沿着官道、商路,向着四面八方飞速传播。
司空府内,荀彧正捧着一份刚从各地传来的急报,眉头紧锁地站在曹操面前。
“主公,”荀彧声音沉稳,却难掩一丝忧虑,“消息已经传遍兖、豫、徐、冀四州,各地反应……很不平静。”
曹操坐在案后,手中把玩着一枚青铜酒樽,闻言抬眼:“哦?说说看。”
“袁绍旧部反应最烈。”荀彧展开卷宗,“冀州别驾田丰、审配等人,听闻袁绍归降,在邺城闭门不出,麾下数千甲士屯驻城外,虽未明言叛乱,却已切断了通往许都的粮道。”
“一群跳梁小丑。”曹操冷哼一声,“本初尚且俯首,他们还能翻起什么浪?”
“怕就怕有人借题发挥。”荀彧叹了口气,“江东孙策,还有西凉马腾、韩遂,都已遣使送来贺表,言辞间却多有试探,询问‘通臂仙长’的来历。尤其是孙策,其麾下谋士张昭上书,说‘仙长非我族类,恐为祸乱之源’,明着是提醒,实则……”
“实则是怕了。”曹操接过话头,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们怕我有仙长相助,下一个就轮到他们。”
正说着,门外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六耳猕猴扛着一根比他身形还粗的铁杆兵,嘴里叼着颗野果,大大咧咧地闯了进来。
“老曹,你这儿的果子没山里的甜。”他把铁杆兵往地上一杵,震得屋顶落下几片灰尘,“刚才听外面人吵吵嚷嚷,说什么神仙妖怪的,是不是在说俺?”
曹操连忙起身,脸上堆起笑容:“仙长说笑了,他们是在赞叹仙长神通广大。”
“赞叹就赞叹,咋还嘀嘀咕咕的?”六耳猕猴挠了挠耳朵,忽然眼珠一转,“俺知道了,肯定是有人怕俺,想背地里搞小动作!”
荀彧在一旁听得心惊——这位仙长虽看似随性,洞察力却如此敏锐。
曹操干咳一声:“仙长明鉴。些许宵小之辈,不足为虑。”
“不足为虑?”六耳猕猴撇撇嘴,抓起案上的西域葡萄就往嘴里塞,“刚才俺在后院听见那几个送信的兵卒说,冀州有几个家伙不服气,还断了你家的粮道?要不要俺去一趟,把他们的城池也砸平了?”
荀彧脸色一变,正要劝阻,却见曹操摆了摆手。
“仙长稍安勿躁。”曹操缓缓道,“田丰、审配皆是河北名士,若一味强压,恐失冀州民心。不如先遣人劝降,若他们执迷不悟……”他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再劳烦仙长出手不迟。”
六耳猕猴无所谓地耸耸肩:“随你。不过俺可告诉你,别让那些人耽误俺喝酒。昨天那葡萄酒不错,再来两坛。”
“仙长放心,早已备好。”曹操笑着应下,待六耳猕猴扛着铁杆兵往后院去了,才转向荀彧,“文若,你觉得派谁去冀州合适?”